張浩令 張浩龍 宋志靖
【摘 要】目的:分析手術結合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選擇所收集文獻內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2組,每組30例。對照組應用手術治療,觀察組以此為基礎,應用針灸治療,分析結果。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p<0.05。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在干預之后腰部功能評分、生活品質、Oswestry分數數以及VAS分數改善方面明顯更好,p<0.05。結論:對于符合手術指征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講,以常規(guī)手術為基礎聯合應用中醫(yī)針灸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此法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腰部功能分數,提升生活質量,因此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針灸;腰椎間盤突出;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2
腰腿痛為臨床常見的運動系統(tǒng)疾病。相關文獻證實,大約有6成到8成的人在一生經歷之中會存在腰腿痛的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腰腿痛疾病的較高發(fā)生類型。該疾病的發(fā)生,因為多因素所引致的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和髓核突出局部椎間盤移位。在這種情況之下,會針對于四周韌帶以及神經根受壓迫,進而體現出下肢疼痛以及腰部疼痛的現象。如果情況嚴重,患者還會出現肌肉萎縮以及下肢無力癱軟得等不良現象[1]。其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有文獻證實,對于此類患者應用手術結合針灸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為了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結合實際情況,本文以相關文獻中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患者應用了手術聯合針灸進行治療,得出心得,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相關文獻中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受試者自愿參加實驗調查,在此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F依照就診順序,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觀察2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區(qū)間為19.68~67.25歲,平均年齡為38.16±6.72歲,病程區(qū)間為1.89~6.94年,平均病程為4.36±1.37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共計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區(qū)間為20.36~68.35歲。平均年齡為39.72±5.16歲,病程區(qū)間為1.76~6.84年,平均病程為4.38±1.65年。
經對比證實,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利用后路手術途徑有效摘除受試者髓核組織。在此其中:全椎板切除術共計2例,半椎板切除術20例,擴大式開窗術者共計28例,開窗術10例。觀察組患者以此為基礎,在手術后3天之后開展針灸治療,具體方法為:由于受損的病變位置在腰部,應當去用委中穴以及人中穴為主穴。使用昆侖穴、懸鐘穴、陽陵泉穴以及環(huán)跳穴、大腸俞穴為配穴。受試者取用仰臥位,針刺人中穴捻轉全周。利用雀啄瀉法完成治療。以病患眼球濕潤為度。在此之后上抬受試者的患腿,針刺處理委中穴,令其下肢抽動3次為度,無需留針?;颊咴俅问褂脗扰P位,對大腸俞直刺處理,深度為3~5寸。對環(huán)跳穴直刺處理,深度為2~3寸。令針感向下肢放射至腳踝位置以及指端為適合。最后對受試者的昆侖穴以及懸鐘穴加以針刺,深度為0.5~1.0寸。令其局部存在酸麻感為適合。倘若受試者的疼痛嚴重沿著膽經方向放射,應當取用涌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以及風市穴進行處理[2]。結合具體選擇的針刺穴位疼痛范疇、規(guī)格。使用合適的鮮生姜片,將其制成厚度為0.2~0.3cm片狀物,艾絨點燃之后放在受試者患處直到皮膚潮紅為止。患者以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之間休息7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治療。病患共計治療2個療程。值得說明的是,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內,應當臥硬板床休息。
1.3 觀察指標(1)分析兩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情況。本實驗依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相關內容,評價受試者的治療效果。詳細可以分為臨床顯效、臨床有效以及無效3個項目,具體為:臨床顯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腱反射回歸正常。原有臨床癥狀與體征全部消失。經醫(yī)學影像學檢查證明椎間隙基本轉歸為正常。腰腿不可以正?;顒樱’d攣現象基本消失可以正常工作。通過直腿上抬實驗,證明為陰性。臨床有效:患者通過相關治療之后,原有臨床體征以及癥狀全部消失或者有所緩解。經過直腿上抬實驗可達60度,患者可恢復部分工作。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者,視為臨床無效。(2)分析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腰部功能分數對比詳情。本實驗利用日本骨科協會所制定的下腰痛評分標準(JOA),開展功能評定,總分為29分。分數越低,表示受試者腰椎功能障礙現象越為嚴重。(3)分析兩組受試者生活質量、改良后Oswestry分數以及VAS分數VAS分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證實受試者疼痛程度越明顯。改良后Oswestry分數越高,證實患者腰椎功能越差。本實驗利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全面分析。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原理 本實驗使用SPSS21.0軟件包,對計量資料使用T值計算,計數資料使用x2計算,當P<0.05.視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受試者治療效果對比情況
2.2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腰部功能分數對比詳情。
2.3 兩組受試者生活質量、改良后Oswestry分數以及VAS分數對比詳情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為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針對于存在手術適應癥的患者,為其開展手術治療,能夠取得一定效果。但值得說明的是,單純應用手術無法令所有患者解除臨床癥狀。相關統(tǒng)計證實,在對患者開展腰椎間盤拆出過程之中,有3成的病患在完成手術之后一直存在腰痛癥狀[3]。
腰腿痛為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和機械壓迫以及化學神經炎有一定關系。要想解除患者腰腿痛之癥狀,除卻要緩解機械壓迫之外,也要消除上述炎癥以及化學刺激。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但常規(guī)化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并不能去除手術后炎癥誘因,因此所取得的效果有限。
中醫(y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理病機為跌撲閃挫、寒濕熱入侵機體[4]。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之下,會導致受試者機體氣血阻滯、經絡受損、不通則痛。
解決此類疾病的關鍵點在于有效消除神經根水腫以及粘連等的無菌性炎癥。針灸能夠提高止痛消炎的效果。從作用機理方面來看,其能夠經過有效擴張受試者患處位置四周血管,進而達到改善微循環(huán)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加大此位置血流量,積極消除組織間隙間的水腫,增加組織代謝度。有效松懈四周組織黏連,進而令神經根無菌性炎癥全面去除,達到治療的效果。
本實驗中,觀察組患者開展了針灸治療,取得了滿意成效。從取穴方面來看,因為本病癥的疼痛位置多在督脈和膀胱經循行之處,因此多食用該兩經穴位和夾脊分布的夾脊穴,同時也啟用了任脈、腎經、脾經等等具有固本培元的穴位以及治療腰痛的特殊穴,可令受試者血氣得以暢通,疼痛得止。
本實驗研究結果證實,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p<0.05。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在干預之后腰部功能評分、生活品質、Oswestry分數數以及VAS分數改善方面明顯更好,p<0.05。
由此能夠看出,對于符合手術指征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講,以常規(guī)手術為基礎聯合應用中醫(yī)針灸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此法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腰部功能分數,提升生活質量,因此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廖松濤.中頻脈沖整體治療儀聯合針灸理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程度與生命質量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18,31(21):117-118.
胡爭.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和臨床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1):127-128.
吳曉飛,陳鋒,劉寧,陸佳辰,廖星棟,黃知見,吳?;福Z乾.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西醫(yī)治療方法選擇[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20(11):163-167.
朱海濱.經皮椎間孔鏡聯合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8,34(06):72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