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多模態(tài)理論”源于西方學者提出的“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發(fā)展,形成了當下教育界較為流行的“多模態(tài)理論”教學模式,指導著教育教學的高效進行。“多模態(tài)理論”教學模式具有多元性、多樣性和豐富性,其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一改以往英語詞匯教學單一、機械和呆板的現(xiàn)狀,將多種模態(tài)符號引入詞匯教學,以多元化的模態(tài)符號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細胞,調(diào)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點燃其學習詞匯的熱情。這樣,以多模態(tài)符號為橋梁搭建的詞匯教學比單純、單一地挨個解釋詞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多模態(tài)”這一概念始于20世紀末期,國內(nèi)外很多學者對其給出了一些主觀性、研究性的定義,雖然莫衷一是,但對于“多模態(tài)”的理解大抵具有相似性。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人們?yōu)榱吮磉_意愿,必然要借助于多種符號資源,而這些符號資源是基本的語言、行為媒介,但由于它們是多種形態(tài)和形式的,所以可稱之為“多模態(tài)”?!岸嗄B(tài)”不僅包括語言符號,還包括手勢符號等。社會功能語言學認為,人們在社會交際中所產(chǎn)生的一些話語、圖畫、視頻、聲音等形式,也是多模態(tài)的。
在國內(nèi),許多學者一致認為,關于“多模態(tài)”理論最值得肯定的說法是:人們在交際中運用視、聽、觸等多種感覺,并借助語言、圖像、動作、聲音、視頻等多樣化的手段,以及多種符號資源進行溝通、交流、學習,以達到特定交際目的的各種現(xiàn)象(賈曉彤2017)。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多模態(tài)理論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刺激他們更深刻、牢固地記憶和學習詞匯,強化其英語詞匯學習效果。但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優(yōu)化教法,構筑“多模態(tài)”的課堂情境,改善課堂效果。
詞匯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語言情境,“情境”是學生習得任何語言所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種氛圍。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構筑多元化“情境模態(tài)”,搭建詞匯理解平臺,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詞匯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盧夢 2017)。在傳統(tǒng)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往往割裂了詞匯與語境、情境的關系,單一地講解詞匯的構成、詞性、含義、用法、拓展等,并沒有將其與具體的句子、語篇、對話等相結合,或結合甚少,這不利于學生的詞匯學習。多模態(tài)理論認為,教師應構筑多種語用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觸覺,甚至是嗅覺,給予大腦充分的刺激,讓他們更高效、持久、清晰地理解和記憶詞匯。
第一,寓“詞”于篇、句,構筑“語篇、句子情境模態(tài)”。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 Lesson 4 Superhero Reading部分Christopher Reeve中,有一些新單詞,如promote(促進、提升)、disaster(災難)、pull through(使從受傷中活下來;渡過難關)、react(反應)等。這些單詞在教材最后的Vocabulary in each Unit和Word List部分都有呈現(xiàn)。在講解時,教師應一改單獨教學每一個單詞的傳統(tǒng)方法,將單詞納入具體語境。如將含有重要單詞、短語的句子羅列出來,一一講解:(1)He also raised a lot of money to promote medical research into back injuries.(2)Unfortunately,disaster came in 1995 when he fell from his horse and broke his back.(3)My wife Dana and I were in the hospital.The doctor said I was not going to pull through.(4)How did your parents react to the accident?
教師既可以按照語篇內(nèi)容的順序羅列含有新單詞、短語的句子,又可以直接從語篇入手,講解新單詞、短語,將單詞的詞性學習、含義學習、拓展性學習、詞匯運用等與Reading結合起來,做到“讀”與“詞”的和諧共生。對于句子(1)中的promote,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翻譯句子:“他還積攢了很多錢來改善背部受傷的醫(yī)療研究?!边@里的promote是改善、促進、提高,詞性為動詞。通過語篇句子分析,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更為深刻。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給出以下例子:You don't have to sacrifi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引導學生分析,促進他們理解、運用與拓展。
第二,寓詞于“對比和聯(lián)想”,構筑“對比與聯(lián)想”情境模態(tài)(于小荷 2018)。詞匯學習是非單一性的,以一個單詞進行機械式的理解、學習與記憶,不僅效果差,而且記得不牢,容易被遺忘。因此,詞匯學習需要創(chuàng)建一定的對比與聯(lián)想情境,以達到最高效的記憶。
仍以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 Lesson 4 Superhero Reading部分Christopher Reeve為例,教師可以將 react,charity,fantastic,confident,quality等詞匯羅列出來,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記憶并學會運用這些詞匯,鼓勵他們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用以上詞匯編寫一段話。這樣,學生在編寫對話時對詞匯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關于“對比情境模態(tài)”,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一些含義相關、外形相近的詞匯進行對比學習,加深記憶。如在教學fantastic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同時對比學習其近 義 詞 wonderful,fabulous,excellent,incredible,unbelievable等,加深他們對fantastic含義的理解??傊?,構筑不同的“情境模態(tài)”,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高效記憶和學習詞匯。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是由多種“手段模態(tài)”構成的,為了達到高效詞匯教學,教師會運用不同的手段,呈現(xiàn)不同的模態(tài),為學生營造趣味活潑、生機盎然的學習氛圍,強化他們對詞匯的理解、記憶和學習。在多模態(tài)理論下,英語詞匯教學應巧用多元化的“手段模態(tài)”,如圖片呈現(xiàn)手段、音視頻播放手段、手勢詮釋手段、圖表圖像展示手段等?!笆侄文B(tài)”是“教學手段”與“符號模態(tài)”的結合,是課堂智慧的體現(xiàn)(任夏青 2018)。
首先,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圖片、圖表展示這兩種“手段模式”的重要性。介詞是高中英語中的重要詞匯,看似簡單易懂,實則容易出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網(wǎng)絡上搜尋一些圖片,或者自制一些圖片,將不同介詞的區(qū)別一目了然地展示出來。如下圖很好地詮釋了in,into,to,out of,across,through 幾個介詞的區(qū)別。這樣,學生在學習與運用這些介詞時便更得心應手。當然,教師還可以將詞匯以圖表模態(tài)展示出來,讓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圖表一般用于復習課,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地復習詞匯。
其次,巧用音樂模態(tài)、動畫模態(tài)、手勢等肢體動作模態(tài),創(chuàng)設不同的詞匯教學“手段模態(tài)”(施東梅、周紅 2017)。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1 Lesson 1 A Perfect Day—A Workaholic的詞匯教學中,針對課文中一些形象化的詞匯,如cartoon(卡通片、動畫片)、talk show(訪談秀)、couch(長沙發(fā))等,教師在可用PPT展示一些卡通圖片,或者播放一些動畫片,加深學生對cartoon的記憶;播放一小段訪談秀視頻,讓學生感受、理解和記憶talk show。總之,以上的多元化“手段模態(tài)”為詞匯教學帶來了一股清泉,讓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更加形象、生動、智慧和高效。
雖然詞匯的理解、記憶與學習十分重要,但詞匯訓練、學以致用同樣重要。多模態(tài)理論認為,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組織多種“訓練模態(tài)”,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的詞匯學習加以訓練。詞匯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較常見且保守的訓練方式有拼讀法、默寫法,即教師隨意提問學生某個單詞的拼讀,并讓其默寫出來;常見且被廣泛應用的方法有課文填空法、詞根詞綴訓練法、首字母提示拼寫法、故事聯(lián)想法等(柳春蘭 2019)。
例如,在講授完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 Lesson 3 Sports Stars的詞匯后,教師可以綜合運用“課文填空法”“首字母提示拼寫法”兩種方式檢查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情況。給出以下課文句子:(1)In a recent i________(The key:interview),Venus s________ (The key:spoke)about the time when she and Serena were practising tennis.(2)He has always been very s_______(The key:strict)with his daughters,training them hard to c_______(The key:compete)against each other.
學生可根據(jù)所學詞匯知識,將以上的空白補充完整。最后,教師公布答案。這種詞匯訓練方式雖簡單卻有效,并對學生的詞匯掌握和語篇語感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如,教師在具體的詞匯教學中可運用詞根、詞綴訓練法來幫助學生鞏固詞匯。首先,可以讓學生組成探究小組,對Lesson 3 Sports Stars部分的詞匯進行探究,找出具有詞根、詞綴的單詞,并探究是前綴還是后綴。最后,讓學生總結詞根與詞綴之間的關系,詞根、詞綴與整個單詞的詞性有何聯(lián)系。如詞匯skilful,是由名詞skill加上形容詞后綴“-ful”構成的。如果要想改變詞的含義,使其意義相反,即“非熟練的,笨拙的”,則需要加上前綴“un-”,變?yōu)椤皍nskilful”。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小組以同樣的方式,結合所學詞匯知識,探討Lesson 3 Sports Stars部分其他類似詞匯,歸納“詞匯鞏固與記憶”的方法。如useless中的后綴“-less”,unusual中的前綴“un-”等。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聯(lián)系所學歸納出以前學過的有著同樣詞綴的單詞。這樣,學生通過探討、總結,對詞根、詞綴記憶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記憶和運用Lesson 3 Sports Stars部分的詞匯時便會游刃有余。總之,教師要采取不同的訓練模態(tài),訓練學生對詞匯的運用,促進其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在多模態(tài)理論下,高中英語詞匯更富有內(nèi)涵和靈性。多樣的“模態(tài)”讓詞匯學習不僅生動趣味,而且使學生對詞匯的記憶不再是淺層次記憶,而是實現(xiàn)了“拼讀、記憶、運用、拓展”的一體化,確保了詞匯學習的高質(zhì)、高效。多元的“情境模態(tài)”“手段模態(tài)”“訓練模態(tài)”等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感覺,刺激了學生的知覺,還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協(xié)作、探究、創(chuàng)新等精神,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