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關鍵詞:黃鶴樓書畫;樓藏管理;科學規(guī)范;與時俱進
一、館藏書畫基本情況
黃鶴樓是蜚聲中外的千古名樓,享有“全國旅游勝地四十家”的美譽,是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黃鶴樓自1985年重建開放至今,已累計收藏字畫近2000幅,內容包括:黃鶴樓及公園內楹聯(lián)匾額、碑刻石刻原作,全國名家慶賀名樓重建之作,黃鶴樓建筑設計與壁畫創(chuàng)作手稿,以及藝術家捐贈和雅集活動所留作品,還有國內外政要、社會各界名人登樓題字等等。既有知名的國內藝術家如劉海粟、啟功、李可染等大家的大作,也有享譽湖北的藝術前輩如聞鈞天、鄧少峰、周韶華等老師的作品,這些書畫一起見證和記錄了當代黃鶴樓的成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如何科學、規(guī)范、有效地保護、管理和利用好樓藏字畫,服務名樓文化建設,服務社會造福后代,是公園文博管理和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規(guī)范管理、科學保護
1.這些藏品既是藝術品,更是公園寶貴的文化財富,由于字畫是特殊的文物,隨著時間的久遠,容易受潮、蛀蟲、漬黃,發(fā)生霉變,為最大限度減少損害,延長其壽命,采用更為高效科學的技術管理,公園領導在庫房內安裝了智能恒溫恒濕空調,這樣,庫房常年溫度濕度處在可控范圍內,大大降低因溫濕度的不適宜對字畫藏品的傷害。同時還安裝了雙回路智能報警器、監(jiān)控儀、消防設備,為庫房的環(huán)境及消防安全提供了保障。
2.專人專職專責管理。由于字畫管理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自建樓開放以來,就一直由兩個部門的兩名工作人員專職負責,同時監(jiān)管,負責字畫的安全管理,以及入藏、登記、編目、整理、接待來訪等相關工作,相互督促,共同配合,對字畫的進、出嚴格按照字畫藏品入庫出庫手續(xù),凡入藏的字畫都應登入“字畫藏品總登記賬”,并按科學方法分類上架,貼上不同的檔案號,查找起來比較方便。
3.收藏保護與研究利用并重。在管理保護的基礎上,公園十分注重館藏作品服務社會的功能。字畫是精美的藝術品,精美的藝術品下是作者所傳遞的真情實感,展示著名樓及大自然的魅力,如果僅將珍貴的字畫藏于箱底秘不示人那就失去了它們的意義。為此,公園管理處秉承藏用并重的理念,十分注重藏品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策劃相關展覽讓這些藝術珍品公眾與眾,讓海內外游客登樓之余也能享受黃鶴樓豐厚的藝術內涵。但反復的展覽而長期懸掛,又會因空氣的污染和塵埃的侵蝕讓字畫慢慢蛻變破損。為此,公園領導將藏品中的部分制作成高精仿作品,視覺上與真品無異,這樣在展覽的同時既完好的保護原件真品,又能讓游客在參觀的同時享受到藝術品的視覺盛宴。
4.成立黃鶴樓南樓畫社,增強黃鶴樓文化軟實力。為繼承、發(fā)掘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公園聚集組織了一批熱愛民族文化、熱愛黃鶴樓文化品牌打造,在湖北省書畫界有一定影響和造詣的藝術家如陳立言、賀飛白等10位書畫家成立了南樓畫社,積極開展中國書畫藝術傳統(tǒng)研究,組織從事中國書畫和與黃鶴樓文化有關的書畫創(chuàng)作、交流與聯(lián)誼活動。如定期為公園職工傳授書畫基本知識,在特定的節(jié)假日,跟中外游客現(xiàn)場互動,現(xiàn)場進行書畫藝術表演 ,指導游客現(xiàn)場書畫創(chuàng)作,宣傳和普及傳統(tǒng)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三、關于公園在書畫收藏、保護、管理與利用方面的幾點想法和建議
公園在字畫管理利用等方面雖已打下較好基礎,形成了一套比較適合自身需要的流程和方法,但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矛盾問題,有著比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如下:
1.庫房空間容量十分有限與日益增長藏品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由此帶來了在分類分級管理、有效保護存放等方面的不足和問題。隨著樓藏數(shù)量的日益增加,形式、尺寸、材質、裝裱形式也多有不同,亟待需要一個可以足夠分區(qū)的較大空間和一批尺寸不同、分隔不一的個性化箱柜來安全分類、有序存放。為此盡快擴容,改造字畫庫房尤為重要。
2.在庫房空間改善的基礎上,繼續(xù)推進分類、分級管理工作。一是組建書畫藏品鑒定小組,可由公園相關人員和外聘專家共同組成,對分類分級標準進行優(yōu)化,并對已有藏品和新收入藏品進行文化藝術價值和等級鑒定,來確定是否入藏和管理等級。二是根據(jù)藏品分類、特征與管理等級,合理劃分相關區(qū)域并定制箱柜、箱盒,合理存放并預留適度空間。三是加強書畫專業(yè)管理人員的學習培養(yǎng),拓寬眼界,提升鑒賞和業(yè)務水平。
3.信息時代,書畫館藏數(shù)字化建設是大勢所趨。黃鶴樓公園管理處應當用數(shù)字手段建立更加規(guī)范和標準化藏品數(shù)據(jù)庫,包括藏品基本信息、交流信息、借出調用信息、觀品信息、國際國內的創(chuàng)作研究信息等。在此基礎上建立數(shù)字檔案,壓縮存儲空間,使信息反復可用而不受損,減少珍貴藏品人為損害的概率。管理人員也可通過信息檢索的方式查看,縮短查找時間,提高管理水平。同時,通過網站搭建虛擬展示廳,讓參觀者在虛擬的環(huán)境中,身臨其境般瀏覽,研究者也可以通過放大的細節(jié)中進一步領會藝術家的手法特征。由此真正實現(xiàn)“沒有圍墻”的美術館。
4.藏、研、用并重,加強對館藏書畫的研究與利用。多年來,公園館藏書畫的保護管理工作已打下較好基礎,在書畫的整理利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整理出版了《匠心之繪——黃鶴樓建筑設計與壁畫設計手稿》《黃鶴樓藏名家書法選》和《黃鶴樓藏畫集》,舉辦了一系列館藏名家書畫作品選展、館藏楹聯(lián)作品選展展覽。但受相關條件限制,在研究和利用等方面還有進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空間。如何深入揭示館藏書畫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如何煥發(fā)館藏書畫的新生命,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推進相關整理出版和展覽展示等工作,以更好服務名樓文化發(fā)展、服務社會大眾。
結語:書畫藝術是人類藝智慧的結晶,書畫藝術管理是提升書畫作品社會價值、美學價值、經濟價值的關鍵性方法。只有通過創(chuàng)新理念和方法來優(yōu)化書畫藝術管理,才能運用新時代保存、保護與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何樹林.吳瑞山.談書畫檔案的收藏與保護[J].山東檔案,199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