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歡 劉 莎
(廣東省連州衛(wèi)生學校,廣東 清遠 513400)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近些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職語文的教學,教育部最新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國家重視,但真正參與學習的中職生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意義,出現了上熱下冷的現狀。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態(tài)度和習慣。調查表明,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缺乏學習積極性和明確的學習目的[1],認為語文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起不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課前不會主動預習課文;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動記筆記,紀律較差;課后作業(yè)也不樂意做,很少有學生能做到獨立完成作業(yè);每次考試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基礎常識題得分不高,作文寫不好,語句不通和錯別字多是最常見的現象,甚至有學生連作文都不愿意寫,出現畏難情緒。大部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因此課堂上就更加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了。其中有60%以上的學生表示對語文的學習缺乏自信心[2],認為自己語文基礎差,擔心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說多錯多,這樣很沒面子。有35%以上的學生則表示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拿到畢業(yè)證。有65%以上的學生表示樂意上語文課,但他們認為語文課本的知識與其他學科聯系不大,與專業(yè)知識更談不上有交集,認為自己是來學習專業(yè)知識的,感覺語文學科不重要,因此不會很認真地去學習。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學習積極性和明確的學習目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中職語文教學內容過于老舊,和專業(yè)學科之間的聯系太少,不能和其他學科進行較好融合,對于職業(yè)性特點的涉及內容過少[3]。由于中職語文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yè)內容建立不了緊密的聯系,語文教學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職業(yè)教育,導致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缺乏動機和興趣。②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對自己缺乏自信,態(tài)度上又不重視語文的學習,再加上學生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意志力不夠堅定,因此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很難做到踏踏實實的學習。但是,從調查結果中還可以獲得這樣一個信息: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是不排斥的。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呢?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組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最常見的學習形式[4]。這對促進學生的素質發(fā)展,獲取知識的能動性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這種學習形式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在課堂中的討論問題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幾乎都能夠很好地進行合作,課堂氣氛都很活躍。就是在這種井然有序的活躍課堂氛圍下,有少部分學生存在著依賴心理,不參與課堂討論,甚至趴桌子睡覺,每次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的學生都是固定的那幾位。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嘗試著在課堂中加入“5分鐘小挑戰(zhàn)”游戲(下稱“游戲”)環(huán)節(jié),發(fā)現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確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師課前要做好備課工作,其中備學生的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5]。備學生就是要求教師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了解學生對我們要講知識的接受情況。換句話說,就是要想學生所想,講學生所需,說學生想聽的。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盡量營造一種輕松歡愉的學習氛圍,結合學生知識層次多設計一些符合學生知識層面的問題,難度要適中,盡量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地給予肯定的回應,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成為課堂的主人[6]。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可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處理,讓授課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產生交集。授課過程中,每節(jié)課上課前在黑板上畫好1個簡易計分表。當哪個組表現好了,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了,就給該組加上相應的分數。當哪組有學生不參與課堂活動或開小差了,則相應地扣除該組的分數。1節(jié)課下來,累計分數最低的小組全體成員都要參與游戲環(huán)節(jié)。
結合語文學科和中職生好勝、勇于表現自我的特點,這些游戲類型可以為詩詞搶答、你說我猜、找錯別字、成語接龍、看圖說話等,每節(jié)課預留5分鐘開展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以“詩詞搶答”這個游戲為例,要求接受挑戰(zhàn)的小組成員一起合作,在5分鐘內完成所給題目。題目類型有點字成詩、填空題、常識選擇題等。再如“你說我猜”這個游戲,要求接受挑戰(zhàn)的小組成員按順序一個接一個上講臺對教師提供的詞語用所提供詞語以外的語句并配合肢體動作進行描述,其他學生猜他所表達的那個詞,只要有學生猜對,則這位學生算是挑戰(zhàn)成功,接著第二位學生繼續(xù)上講臺接受挑戰(zhàn),要求5分鐘內全組學生都完成任務,則本次的挑戰(zhàn)才算成功。這些活動在無形中讓學生積累到一定的詩詞知識,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并促使他們去表達,口頭表達能力能到了提高,特別是當他們挑戰(zhàn)成功時,成功的喜悅會讓他們產生自信心,進而樂于表現自己,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也能得到提高。
開展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游戲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感受到原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樹立自信心。所以在開展游戲時,要注意游戲類型、難度和控制好時間。游戲中涉及的內容盡量與語文學科有關,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過程中涉及的內容難度要適中,應符合學生的知識層面,讓他們通過努力就可以完成。太容易,學生會覺得教師是在否定他們的能力,太難則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到他們參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積極性;游戲持續(xù)時間過長,則會影響授課進程,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也會受到影響。游戲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游戲規(guī)則,否則會影響到整體效果。
5分鐘小挑戰(zhàn)游戲容易開展,操作簡單,學生也樂于接受。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碎片化知識,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大大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