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良
摘? ?要:語文是一門綜合類語言學習科目,它涉及的學習內容對學生們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是具有不同意義的。例如書寫題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寫字能力,詞語默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記憶能力,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理解能力, 作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等等。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不僅僅只是因為它在應試考試中所占的比分較高,還因為學習好作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們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們寫作水的培養(yǎng)。不過學生們由于年齡尚小,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再加上他們生活經驗的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在這一階段都還沒辦法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這一階段要想引導學生們展開高效的寫作學習是十分不容易的。在這基礎上要想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那么就必須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寫作教學訓練計劃,通過有層次、有目的的寫作培訓計劃來對學生們展開一定的訓練,以此做到一步一步的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關鍵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寫作訓練;訓練計劃;隨筆訓練
寫作學習從來都不是一蹴即成的,它不僅需要學生們擁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需要它們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以此幫助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做到有話可寫、有例子來豐富自身的寫作文章。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是最關鍵的。由于學生們課內學習知識還不足以為學生們提供一定的素材積累,所以教師要主動的給學生們普及更多的課外學習知識,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他們創(chuàng)設更多有趣的拓展學習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們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進而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速掌握寫作的技巧與方法,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們寫作水平的良好教學效果。
一、教師要把握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需求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書面語進行表達的教學,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教師要把握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用自己的心真正去體味生活,觀察自然,這樣才能夠在寫作中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在日常作文教學中不難發(fā)現,現在很多學生的習作已經成了虛假機械的應付訓練,缺乏童真、童趣、真話、真情。在每一次的作文評改中教師都會發(fā)現班內會有一篇甚至多篇是仿寫。學生的這種仿寫并非寫作方式上的仿寫,更重要的是學生從內容到形式都是仿寫,甚至出現抄襲現象。學生的這種習作不能不說是教師教育的失敗,是學生作文能力欠缺的一種表現。與之相對應的,有些學生說真話、抒真情,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心情感,真正達到了文質兼美。學生在寫作中的不同表現決定著學生的習作需求,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習作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只有這樣,學生的作文能力才會得到提升。
二、多媒體輔助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作文教學。因為作文教學涉及的面比較廣,單憑教師的口授,有時很難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能夠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更多的內容,在作文指導課以及作文評改課上給學生更多的信息,學生的作文能力將會提升得更快。如,在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童年趣事”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本次作文的教學目標:(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深的事,體現個性化。(3)記事的內容要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明確。多媒體的展示使教學目標更加直觀形象,學生在寫作文時會更好地注意怎樣寫作才能達到這個教學目標。當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習作,讓大家共同欣賞佳作,同時教師還可以展示有共性錯誤的作文,讓大家了解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正確的標點應該如何點等等。而在作文評改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展臺上展示已經評改完的作文或者在評改過程中進行展示,學生就會更加懂得如何進行作文評改。多媒體課件輔助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作文能力。
三、閱讀式教學方式逐漸增多
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學生需要具備應用優(yōu)美詞句的能力,而優(yōu)美詞句的來源主要是通過閱讀讀物獲得的,如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作文集,學生可以借鑒他人的寫作思路、詞語、修辭等;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包括童話故事、散文集等,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故事表達能力、邏輯能力等。同時,閱讀也可以打開學生的視野,特別是小學生的寫作很容易拘泥于一種形式,由于缺少一定的生活經驗,作文寫作內容也很單一,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閱讀式教學方式越來越多。筆者認為,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對閱讀式教學方式的應用仍有提升空間。一方面,就閱讀時間而言,閱讀式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一般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閱讀過程不在教師的監(jiān)控范圍之內,一旦學生自制力差,閱讀安排就會形同虛設。所以,在閱讀式教學方式中,教師可以適當安排專門的閱讀課,由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另一方面,就閱讀內容而言,當前教師不限制學生的閱讀內容,一般布置閱讀任務時,也只是劃定大概的閱讀方向,學生的閱讀就會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對其作文寫作幫助不大。因此,筆者認為,在采用閱讀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寫作作業(yè)安排課堂知識講授和安排學生具體的閱讀內容,進而將閱讀和寫作真正結合起來。當然,閱讀之后,教師相應的寫作任務配套也很重要,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記錄下好詞好句,或者在閱讀后寫閱讀筆記等??傊?,閱讀式教學方式的增多,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平臺。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有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和訓練方法的,教師要學會根據學生們不同階段所呈現出來的學習狀態(tài)來不斷改善及優(yōu)化寫作課堂教學的方式,從而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們營造輕松、高效的寫作學習氛圍,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寫作表達能力并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進而為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昌寬.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策略淺析[J].祖國教育,2014(3).
[2]劉暢.徐海軍.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J].新課程,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