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東
摘 要:堅持群眾路線作為國企建設的重要舉措,對國企穩(wěn)定發(fā)展有著積極作用。因此,本文將國企改革轉型為研究內容,分析以職工群眾為主體的國企轉型要點,包括堅決落實走群眾路線的政策方針、堅決保障職工群眾的日常生活以及堅決貫徹職工群眾為主體的理念,再提出以職工群眾為主體的國企轉型對策,一是加強國企職工群眾的思政工作,二是關注國企職工群眾的職業(yè)規(guī)劃,三是重視國企職工群眾的日常保障,四是推動國企職工群眾的自主管理,可有效促進國企改革轉型。
關鍵詞:國企轉型;自主管理;思政工作
職工群眾作為國企建設的堅實力量,在國企發(fā)展中貢獻了巨大作用。因此,國企應緊緊圍繞職工群眾進行有效改革,充分發(fā)揮職工群眾的價值,為國企建設添磚加瓦。我國作為社會主義體制國家,職工群眾是國有企業(yè)的主人。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發(fā)揮好職工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是國企改革轉型的決勝力量和基礎,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方針的具體體現。隨著國有企業(yè)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改革的進程或多或少觸及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企業(yè)管理者應秉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一切以職工群眾的價值取向為方向,才能取得國企改革的勝利。
一、以職工群眾為主體的國企轉型要點
1.堅決落實走群眾路線的政策方針
在國企轉型期間,應堅決落實走群眾路線的政策方針。依靠職工群眾,可作為有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并能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力量,提高工人階級在國企中的地位,肯定工人階級在國企中的貢獻,調動工人階級在國企中的熱情,以此拉近國企以及工人階級之間的距離。
2.堅決保障職工群眾的日常生活
在國企轉型期間,應堅決保障職工群眾的日常生活。依靠職工群眾,要體現國企對全體職工的關愛,并有效保障國企職工的切實利益,如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社會保障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使職工群眾對國企產生歸屬感。
3.堅決貫徹職工群眾為主體的理念
在國企轉型期間,應堅決貫徹職工群眾為主體的理念。國企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來自基層職工,只有發(fā)揮基層職工的最大力量,才能為國企發(fā)展提供新的動力源泉。依靠職工群眾,應將基層職工作為主體,可提高基層職工對國企的認可感以及歸屬感,使基層職工將自身職業(yè)規(guī)劃與國企發(fā)展相結合,促使基層職工更加主動投身到自己崗位當中。
二、以職工群眾為主體的國企轉型對策
1.加強國企職工群眾的思政工作
要想讓職工群眾對國企產生歸屬感,就應加強國企職工群眾的思政工作。首先,國企干部自身應保持一個良好的思想,充分起到以身作則以及廉潔奉公的榜樣作用,掌握職工群眾的實際情況,如工作狀況、思想動態(tài)以及身體情況等,并依照“以理服人以及以情感人”的原則進行溝通,化解職工群眾隱藏的心結,為職工群眾樹立一個積極正確的思想觀念。其次,國企干部應抽出個人時間深入基層前線,拉近國企干部以及職工群眾之間的關系,與基層員工建立深厚的友情,了解基層員工的實際需求以及真實想法,贏得基層員工的信任,為員工思想工作奠定基礎。最后,建立一個職工群眾的輿情收集機制,及時了解職工群眾的最新動態(tài),為職工群眾提供有效的傾訴平臺,并將國企遇到的難點向職工群眾進行公開,培養(yǎng)職工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以此提高職工群眾的向心力以及奉獻精神。
2.關注國企職工群眾的職業(yè)規(guī)劃
國企發(fā)展離不開職工群眾的建設力量,只有保證職工群眾能夠在國企工作中取得良好的職業(yè)發(fā)展,才能發(fā)揮職工群眾在國企工作崗位中的最大潛力。為此,國企應建立職工群眾的職業(yè)成長機制,充分重視職工群眾個人素質的培養(yǎng),將增強國職工群眾的實踐技能以及思想道德作為員工職業(yè)成長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使職工群眾能夠在實際崗位中實現自我價值,以便幫助職工群眾能夠擁有更好的職業(yè)規(guī)劃。例如,國企可以組織一些競賽活動以及文化活動,如“崗位技術競賽”以及“創(chuàng)新發(fā)明比賽”等形式,樹立一些優(yōu)秀的職工群眾模范,并將這些優(yōu)秀的職工群眾模范作為基層職工群眾的工作榜樣,營造一種相互競爭、共同提升的工作氛圍,鼓勵職工群眾主動提升自己的崗位技能以及思想覺悟,以此提高職工群眾崗位能力。此外,還應定期為職工群眾提供培訓活動,將培訓類型分為兩種,一種作為崗位思想培訓,另一種則作為崗位技能培訓,使職工群眾能夠具有良好的職業(yè)生涯。
3.重視國企職工群眾的日常保障
職工群眾作為國企改革轉型的中堅力量,只有確保國企職工群眾日常生活得到保障,才能夠讓職工群眾感受到國企對于自身的關懷,以此調動國企職工群眾的工作潛力。因此,國企應加重視職工群眾的日常保障,將困難幫扶作為國企的首要任務,使職工群眾能夠感受到企業(yè)對于自己的關懷以及溫暖。首先,為職工群眾建立個人檔案以及個人臺賬,并為職工群眾打印幫扶評測表,統(tǒng)一規(guī)范困難幫扶的執(zhí)行標準,客觀合理的為職工群眾進行打分,從而為滿足困難幫扶條件的職工群眾進行服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真正讓達到困難幫扶標準的職工群眾得到相應的救助,以此改善職工群眾的困難出境。其次,建立一個幫扶基金組織,如職工群眾重病救助金、職工群眾貧困救助金以及職工群眾子女助學金等,鼓勵所有國企員工加入到幫扶基金組織當中。最后,還應對困難幫扶的職工進行慰問,并在節(jié)假日給職工群眾送溫暖,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工作層面以及生活層面的困難。例如,在暑期為職工群眾配備降暑用品,包括飲料、電風扇以及冰箱等,幫助職工群眾能夠有效避暑。
4.推動國企職工群眾的自主管理
職工群眾屬于國企的主體,可轉變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有效實行平行管理模式。因此,國企應推動職工群眾的自主管理,將職工群眾的管理權利落實到位,包括知情權、監(jiān)督權以及參與權等內容。首先,國企應加強構建一套可行的民主評議以及黨務公開制度,充分發(fā)揮職工群眾代表的重要作用,使職工群眾能夠參與到國企決策當中。其次,國企可建立一套職工群眾的監(jiān)督機制,并發(fā)揮網絡以及電視等媒體的實際作用,使職工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到干部作風建設以及廉潔奉公建設等事務監(jiān)督當中,確保職工群眾能夠發(fā)揮自身的監(jiān)督作用。最后,國企可構建職工群眾代表旁聽會議機制,從全體職工群眾中選取優(yōu)秀代表,對國企工作的實際滿意度進行測評,充分凝聚職工群眾的智慧。使國企工作能夠有效采納民意以及體現民情。
三、結束語
職工群眾作為國企建設的基礎,決定了國企轉型發(fā)展離不開職工群眾的力量。因此,加強國企職工群眾的思政工作,關注國企職工群眾的職業(yè)規(guī)劃,重視國企職工群眾的日常保障,推動國企職工群眾的自主管理,以此促進國企成功完成改革轉型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天明.辦好國有企業(yè)必須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J].中國工運,1997(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