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任何一項大學體育運動項目,都需要科學合理的訓練原則和強度適中的訓練內(nèi)容。并且意識到影響運動員體質(zhì)和運動成績的因素。因此,在大學籃球的訓練教學中,教師就要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情況和籃球訓練項目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采用正確且合規(guī)的體能訓練方法,讓體育課安全地開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能讓學生安全、科學地學習籃球,從籃球體育運動中獲得快樂,收獲健康。
關鍵詞:大學體育;籃球;體能訓練;教學探討
籃球運動是國際上深受各國人喜歡的一種體育運動。和其他的體育運動不同,籃球需要有較高的團隊合作精神,需要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齊心協(xié)力,這樣才能在這種多人競技性體育運動中獲得勝利。在一定程度上,籃球的競技排名標示著中國在體育方面的國力強度。這種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對籃球的基礎教育,如何教好籃球,成了所有體育教師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作為籃球訓練的重要基礎,體能訓練的教學設計和訓練方法顯得越發(fā)重要。
1 影響籃球體能訓練的因素
1.1 身體因素
籃球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很大,只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好,才能把每一個籃球動作做到位,完美地完成教學體育要求,才能扛得住高強度長時間的對抗競技運動,從而獲得勝利。但是學生剛從高中升上來,或者平時也不運動,身體素質(zhì)通常較差,籃球技術也有很大差距,有些同學甚至是第一次接觸籃球。在這種極大地差異下,運用單一無變化的體能訓練,很可能會因為操練強度過大而讓學生受傷。
1.2 心理因素
由于大學的選課機制,很多學生選擇籃球并不是出于主觀因素,而是因為沒有課選,或者是學校強制選的。這類學生對籃球并沒有什么興趣,對籃球的技巧、玩法和籃球的快樂一無所知。對這些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他們會由于身體素質(zhì)達不到標準,無法完成動作技巧而感到挫敗,面對單一枯燥的訓練模式,也會因為無聊而且勞累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籃球運動不但沒有興趣,而是充滿抵觸和抗拒,籃球訓練就很難繼續(xù)開展下去。
1.3 教師對籃球體能訓練的計劃不清晰
無法明確籃球速度訓練。籃球訓練要求很高的奔跑速度,然而,由于課時少,教師不重視,很多學生根本沒有進行過籃球速度訓練,對籃球?qū)λ俣鹊囊蠛敛恢??;@球速度訓練,包括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動作速度等,每一項都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各種速度訓練的方法又不同。很多大學教師難以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有目的地進行各項速度訓練,這就不利于學生籃球速度的提升。(不恰當)
缺少籃球耐力訓練。籃球由于競賽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對學生的耐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在賽場上沒有足夠的耐力,就很難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更不用提超常發(fā)揮了。運動員要在籃球場上不斷的奔跑,就要求學生在跑步上足夠有勁,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對800米、1000米跑步都頭疼,更不用提一個多小時不間斷地跑步了。
2 籃球體能訓練的方法
2.1 科學定制訓練量和強度
由于各個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不同,教師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不同,把學生分為不同組,對各個組的體能訓練進行合理的制定,讓強的更強,差一點的趕緊跟上,防止學生因為強度太大而身體跟不上的情況。一旦學生跟不上訓練,就會對訓練產(chǎn)生懷疑和抵觸心理,過于強悍的操練也會讓學生感到疲憊,所以教師要延長訓練時間,讓學生充分休息,在下一個訓練來之前有充足的精神去面對挑戰(zhàn)。
增加彈跳和速度訓練。由于籃球球框的高度,打比賽時也會有人阻擋傳球,因此,在籃球運動中,彈跳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為了進行安全健康的彈跳訓練,可以將彈跳訓練設置為一周一到兩次,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還能讓學生的肌肉得到充分恢復,不會因為肌肉拉傷而耽誤后來的訓練,確保學生的身體一直保持在健康的狀態(tài)。在籃球課的訓練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拉伸身體,并進行半蹲練習,然后在進行提踵練習,將兩種練習交替進行,就能提升學生的彈跳能力。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強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其他訓練,以提升學生的彈跳能力。也需要系統(tǒng)性地強化速度訓練,讓學生在運球、發(fā)力、反應方面的速度得到極大的提升。
完善籃球體能力量訓練方式?;@球競技中,需要選手充分運動自己的每一塊肌肉和骨骼,大學體育中,對學生的訓練比較單一,很難照顧到所有的地方,這導致學生的力量訓練不充分,應該及時改進完善訓練方式。在其中,俯臥撐是最簡單且有效的一種鍛煉方法。俯臥撐可以同時鍛煉學生的胸大肌、肱三頭肌和背闊肌,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手臂力量和耐受性。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臥推舉和平推舉的訓練,這樣可以讓大學生的肌肉具備充足的氧氣,有利于接下來有氧運動的開展。盡管這種訓練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但是過于勞累,教師要注重勞逸結合,合理控制時間,在確保學生健康、安全的情況下,針對性地進行充分的訓練。
2.2 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在籃球體能訓練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進行單調(diào)重復地練習,應該在鍛煉中適當?shù)卮┎鍖W生的心理輔導。譬如,在學生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快要堅持不下去時,就可以言語鼓勵,或者設置獎勵,用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耐性和競爭力。如果學校條件允許,也可以把游泳課作為輔助課來進行,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在日常的體能訓練中,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應該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一些身體素質(zhì)比較差的學生,要及時表揚,讓他們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傊處熞吹綄W生的進步,并及時予以表揚,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是能夠得到認可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訓練中開展籃球活動。一味枯燥的訓練會讓學生疲憊,此時加入實戰(zhàn)模擬,不但可以讓學生再次變得充滿活力,還會很好地檢測學生之前的體能訓練的結果,給出及時有效的反饋。籃球可以把體能、技能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綜合起來,在實戰(zhàn)過程中,也在潛移默化地鍛煉著學生的能力。
3 結語
在對大學生的籃球體能訓練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素質(zhì),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同時,也要勞逸結合,把訓練和實戰(zhàn)模擬結合起來,促進學生體能的提升,讓學生更喜歡籃球這項全民性的運動。
參考文獻:
[1]劉大凱.大學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法分析[J].文存閱刊,2015(24):65
[2]劉冉.大學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71-73
[3]邱艷.新課改視域下大學籃球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山西青年,2020(14):175-176
(天津商業(yè)大學體育教學部 ?3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