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娟
摘? 要:小學生是我們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所以要從小學樹立孩子良好的道德觀念,這也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一致,與社會未來的發(fā)展需要相符合。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連,更是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教育,因此小學班主任要以立德樹人作為工作開展的指導思想,以班會為抓手,以傳統(tǒng)故事為教育契合點,以班級活動為組織形式,與家長進行深度的溝通、結合,讓學生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德育教育的感悟、體會,進而實現行為的改變。
關鍵詞:立德樹人;德育;小學;班主任
小學班主任工作不但與教書育人有關,同時又與班級學生的健康思想培養(yǎng)、良好學習行為養(yǎng)成等密切相關,所以小學班主任要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為核心,采用多種方法,將立德樹人教學理念與班級管理相結合,促進學生從思想到行為的德育教育的落實。
一、立德樹人下的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途徑
(一)以班會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道德意識
班會在教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組織班會活動,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以及近期狀況能夠有清晰的了解,同時,教師對于近期的教學工作、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等進行分析、總結,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相互了解、交往等更加和諧,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班會進行小學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健康道德意識,這樣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會得到充分的落實。
例如:感恩節(jié)的時候,班主任可以設置“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引導學生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恩老師的教育之情、感恩同學的關心等,學生通過講解相關的事跡,帶領其他學生一起感受親人之間的情意、朋友之間的情意、師生之間的情意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的感恩意識得到培養(yǎng),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時健康的道德意識得到培養(yǎng)。
(二)借助講解故事,滲透道德教育
小學生的思想尚不成熟,性格活潑,故事對于他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小學班主任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借助講解故事,滲透道德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開展相關的活動,形式多樣,可以是教師講解,或者是學生講故事等,例如:“故事大王”等,并在故事講完后,可以讓學生相互討論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滲透道德教育,讓學生對做人的道理有了深刻的體會。
傳統(tǒng)文化故事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瑰寶,教師可以為小學生進行傳統(tǒng)故事的講解,例如:孔融讓梨讓學生知道了謙讓的美德,木蘭從軍體現了保家衛(wèi)國、孝敬父親的情懷,鑿壁偷光展現了雖家貧,但是刻苦學習的精神。學生既聽了故事,也受到了道德教育。教師講解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聽后感的寫作,學生有感而發(fā),道德情感得到強化,思想上也得到培養(yǎng),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也得到強化,為班主任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進行班級的民主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師生在一起進行活動,情感交流得到加強,德育教育在小學課堂中也得到了落實、發(fā)展。
(三)通過設置多元化的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道德行為
傳統(tǒng)的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時,主要的方式是說教,這樣的行為通常學生在心里非常反感,不但無法達到教育的效果,同時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相處起來更加的困難,學生感覺教師有代溝,教師感覺學生難管理,雙方溝通起來難度越來越大,難以實現和諧相處。如果能開展多元活動,一方面,借助活動,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得到培養(yǎng);另一方面,學生也在活動中對自我有更加清晰的認知,通過活動的參與實現了自我的提升、完善。
當前,全國都在參與“綠色、低碳生活”,班主任也可以組織相關活動,以“綠色生活”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內容主要圍繞:如何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以及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做等,并由小組長進行發(fā)言、總結。發(fā)言結束后,教師可以進行投票,由學生評選出表現最好的小組,這樣學生在活動中既鍛煉了自我,又學會了團結協(xié)作。
同時,當班級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的討論:如何實現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學習,這樣學生作為主體,會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學生會有自己的主觀思考、體會,對自己做的不好、不對的地方,會感到羞愧,這樣才會帶來學生實質性的改變,遠比教師“喋喋不休的說教”有意義。班主任借助相關活動,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為核心,實現了德育教育到道德行為的轉化,學生的良好習慣得以養(yǎng)成。
(四)進行家校聯(lián)合,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孩子呱呱墜地到每天的成長,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師可以進行家校聯(lián)合,雙方共同努力,一起聯(lián)手幫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這樣也有助于將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目前,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速,小學班主任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構建“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并每天進行德育教育相關知識的推送,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德育教育。同時教師可以定期將學生參與的活動等制作成相冊、影集等進行展示,家長也能夠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一定的了解,班主任也要定期將孩子的表現,有需要改進、強化的地方與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通過雙方的溝通、努力,學生的德育觀念得以樹立,也將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與班級管理進行了有效結合,最終實現學生思想上有一定提升的目的。
二、結語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是我們目前進行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小學班主任要以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為核心,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征等,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通過各種方法促進學生德育觀念的樹立,進而實現德育習慣的養(yǎng)成,例如:班會、傳統(tǒng)故事講解、多樣活動的開展,以及與家長共同努力等。
參考文獻
[1]王思靜.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7(11):22-44.
[2]陳昌春.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班主任德育途徑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