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雅琳
故事教學作為英語教學主要的課堂教學形式和主要的語言輸入形式,不僅承載著語言知識傳授的重任,同時也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責任。小學英語滬教版教材幾乎每個單元都有Enjoy a story板塊,在小學生學習英語故事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呢?
一、問題導入,激活思維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它起著承上啟下、溫故知新的作用。新穎有趣的導入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求知欲,極大限度地激活已有的知識儲備,為新語言的學習做好情緒和認知方面的準備。故事教學中,通過游戲、自由交流、頭腦風暴等方式導入,教師向?qū)W生提出趣味性問題,激活他們的思維,點燃他們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
例如,在教學6A Unit7 Seeing a film 的Snow White故事時,老師可以先復習第一個課時所學電影內(nèi)容,通過brainstorm讓孩子們回憶一下相關電影的類型,然后播放一段今天要學習的Snow White電影片段,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過來,學習興趣瞬間被激發(fā),然后老師巧妙設疑,向孩子們提出一系列WH-問題:1.Whats the name of the film?2.When did it happen?3.Who was in the story?4.What did the do?5.Why did they do that?6.How about their feeling?孩子們的思維被激活,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問題。 在教學4A Unit7 At school 的 Enjoy a story 板塊時,老師可以提出以下三個問題:1.What can the rabbit do?2.What cant the rabbit do ?3.Is the rabbit a good pupil?然后播放兩遍故事動畫,讓孩子們對故事有整體感知,孩子們帶著問題看故事動畫,不但會加深對故事的理解,而且讓思維隨疑問而激活,隨著故事的情節(jié)而鋪展。
二、任務驅(qū)動,發(fā)展思維
在故事教學中,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任務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提取與轉(zhuǎn)換能力,即讓他們對捕捉到的文本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加工和處理,并轉(zhuǎn)述表達。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能獲得知識的增長,又能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同時產(chǎn)生學習的成就感。教師在設計任務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面對全體學生,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有參與的機會。設計的任務要由易到難,逐層遞進。故事教學主要的活動過程是:快速閱讀,整體感知;精讀故事,逐步探究;自主閱讀,深層理解;表演故事,體驗感悟。例如,在教學4B Unit12 The ugly duckling故事時,老師設計聽故事理解大意、劃關鍵詞、排序、復述、表演、續(xù)寫故事等六個任務。六個任務由易到難,逐層遞進,不同程度英語能力的孩子都能單獨或和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任務。聽并略讀故事,劃關鍵詞和借助課文插圖對故事排序這三個任務,中下層能力水平的孩子都可以單獨完成;借助關鍵詞和插圖,對故事進行復述,能力水平較高的孩子可以單獨完成;而表演故事部分,每個孩子都可以扮演適合自己的角色,如語言能力較強的孩子扮演旁白,中等水平的孩子扮演the ugly duckling,中下層水平的孩子一起扮演其他的小鴨子和天鵝。小組合作交流,孩子們之間產(chǎn)生了思維碰撞,而續(xù)寫故事更是把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發(fā)揮到極致:有的孩子想象丑小鴨刻苦學習,學會了游泳和飛翔,最終成為一只super swan;有的孩子想象丑小鴨長大了,在長途遷徙途中,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成了天鵝王國的小寵兒。這些任務的驅(qū)動,孩子們的思維得以有效發(fā)展,逐漸變得敏捷、開闊、深刻和嚴謹,邏輯性和獨立性逐漸增強,而這些正是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的體現(xiàn)。
三、語境創(chuàng)設,開拓思維
教授5A Module 4?Unit11 Water這一單元,單元主題是Water,“水”是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jīng)從各種渠道了解到了水的來源和用途。本單元的學習除了要幫助學生通過聽說讀寫掌握相關核心句型,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生活常識,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學生了解到水的來源,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現(xiàn)實,提示學生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本單元第一課時Useful water,緊貼生活實際,立足教材,闡述水的來源和水的用途,只需要播放一個有關水的視頻,無須創(chuàng)設過多不真實的故事人物,以達到更自然的效果。本單元第二課時話題定為Amazing water,是故事閱讀課教學,學生通過閱讀“小水滴的旅程”(The journey of Little Water Drop)來了解小水滴生活在哪里,以及在它旅行的過程中它去了哪些地方,學生通過此故事的學習來理解水是非常神奇的東西,但這種小水滴在大自然中的旅行不足以凸顯Amazing,在做文本重構時,可以再加入第二個視頻語境,通過從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經(jīng)過凈化,變成中水,再生利用的旅程,來突顯主題Amazing water。
老師帶著孩子們通過學習小水滴的旅程,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過程掌握了,并且還拓展學習了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循環(huán)過程,第三課時拓展學習“water and life”之間的關系,通過兩個語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們對水有一個全面和客觀的認識,并且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梳理出對水和生活的態(tài)度、觀點并掌握支撐觀點的事實。
最后點睛之筆是借助三節(jié)課對WATER中五個字母的解讀:Wonderful,Amazing,Terrible,Exciting and Rare,把我們對水的認識用五個單詞串聯(lián)起來,最終讓孩子們把本單元所學習的與水關聯(lián)的知識變得系統(tǒng)而又印象深刻。
由于五年級的學生又具有一定的思維發(fā)散能力,所以可以進一步提高,加入opinion和fact的教學,充分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并在這兩點上開拓學生思維。
四、情節(jié)拓展,發(fā)散思維
拓展是故事教學的點睛之筆,教師要摒棄簡單總結和無目的性的拓展,而應以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為目的,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服務。在故事教學中,教師應經(jīng)常將教學內(nèi)容延伸到故事的出處、作者和前因后果,也就是探尋故事的眼,追尋故事的根。
例如,在教學4A Unit5 My friend 的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老師把這個繪本故事的封面放在PPT上,讓孩子們從封面找出作者、出處,把完整的故事呈現(xiàn)給孩子們,以彌補課本上的故事內(nèi)容過于簡短,情節(jié)不夠豐富的缺憾。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老師應經(jīng)常提煉出故事的某個內(nèi)容,延伸到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
例如,在教學4A Unit3 Are you happy?的A thirsty bird 故事中,可以提煉出烏鴉喝水這個問題加以拓展,進行頭腦風暴:What's your idea?有的孩子說:I can use a straw to drink the water.有的孩子說:I can carry the bottle to drink the water.還有的孩子說:I can ask for help to drink the water.為了拓展孩子們的思維,教師還可以找出其他相關的故事,例如在教學4A Unit5 My friend 的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拓展The cat and the mouse故事。這些延伸和拓展,不僅有助于孩子們加深對文本故事的理解,更能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的思維更加廣闊和開放。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