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jié)市第一中學 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更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學習并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是每一名學生和每一名中國人應當做到的,因為這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當下倡導加強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背景下,歷史教學對學生能夠起到的培養(yǎng)價值和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作為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必須要善用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加強對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人文精神是高中教學內容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板塊,通過對學生開展人文精神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正確的價值觀,加強學生的精神教育。而在高中教學中,承載人文精神最多的學科當屬語文和歷史,筆者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對此有著很深的感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更好的基于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開展教學,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老師就必須要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體現出來,更好的發(fā)揮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
人文精神是指在生活實際中,人們通過內心的反省和感悟而形成的一系列的道德、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等,它體現出了人們對人生價值的一種終極思考和一種現實關切,因此可以說,人文精神對于一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起著一個定位的作用。歷史本身就是一門人文學科,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各種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人文精神。這樣學生能夠樹立更加正確的理想信念,塑造更加堅定與積極的三觀。尤其是在當下,社會文化背景的組成愈加的復雜,許多高中學生都缺乏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傳統(tǒng)道德意識教育,青少年學生因為缺乏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與熏陶,而造成的各種問題也逐漸地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注重體現人文精神,加強歷史學科的人文精神教育,既是符合歷史學科教學特點,也是符合當下教育發(fā)展趨勢的一種教學舉措,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推動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工作的落實。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和文明從未中斷過的文明古國,歷史源遠流長,歷史文化知識浩如煙海。因此,想要在三年的高中學習時間里讓學生學好歷史知識,使其能夠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人文觀,并且讓其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教學難度還是很大的。
對此筆者認為,要想切實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讓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的深入人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加強歷史基礎知識教學。通過細化基礎知識點,理順歷史時間線,適度強化練習等方式,幫助學生有效的記憶歷史知識,夯實歷史學習基礎。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開展專題教學,即針對學生在歷史學習方面存在的某一個薄弱板塊,進行強化教學,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彌補短板,讓其能夠在歷史學習中得到更加均衡的發(fā)展。這對于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言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在前文中,筆者提到我國的歷史文化知識極其豐富,這使得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擁有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但就針對目前高中歷史教學情況而言,還應當適度拓展教學內容,這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師在歷史教學中過于依賴教材,導致歷史教學困守教材之中,難以實現有效的教學突破。學生反反復復接觸到的都是相同的教學內容,這樣極其容易導致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產生疲乏感,失去對歷史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消磨掉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的拓展,可以很好的解決掉這些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其實不難,主要的問題在于教師。只有教師的態(tài)度轉變了,其教學的心胸變得更加的包容開放,教師才會愿意更加主動的在教學中引入新的教學內容,從而讓歷史教學課堂變得更具新鮮感與趣味性。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維持其歷史學習熱情而言,有著非常好的效果,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絕大部分人眼中,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的一個重要助力,但在筆者看來,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因為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對教學活動起到非常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然而不恰當的教學方法也能夠導致教學偏離原有的方向與目標,從而影響到對學生的培養(yǎng)。所以,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教師應當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地探索出更加良好的、恰當的教學方法與措施,以更好的為歷史教學助力,使得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能夠深入教學之中,讓歷史教學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實現新時代的歷史教學目標。
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是非常復雜的,我國正處于經濟與文化飛速發(fā)展與變革的時期,各種新的文化與思潮不斷的碰撞與發(fā)展,給青少年學生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學生們還面對著來自各種西方文化的沖擊,這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與塑造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如果缺乏對學生價值觀的有效引導,學生很可能會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而走上歧路。我國的歷史文化知識中,包含著非常多的優(yōu)秀文化精神和道德品質,在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三觀方面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因此筆者認為,高中歷史教學應側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通過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更好地體現出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優(yōu)秀精神和品質,讓學生從這些歷史人物和事件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地充盈自己。學生的精神世界越充盈,其價值觀就會更正確,這也正是倡導加強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開展高中歷史教學說起來十分簡單,但是真正落實起來,其實是困難重重的。身為教師,在教學之路上必須要秉持著堅毅、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拼搏精神,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探索,以便更好的謀求教學進步,讓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歷史學科教學理念早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