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固始縣郭陸灘鎮(zhèn)中心學校 河南 固始 465241)
作文教學有著任何一種語文教學無法比擬的豐富性,復雜性和獨創(chuàng)性,每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都包含著作者獨特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和思想方法,表現(xiàn)作者的鮮明個性風格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從活動實踐、生活實踐、閱讀實踐三方面進行寫作資源開發(fā)與配置,探究各種有效的訓練途徑及策略方法,來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寫作內容,讓語言運用,實踐能力得到同步發(fā)展,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能。
作文教學有著任何一種語文教學無法比擬的豐富性、復雜性和獨創(chuàng)性,每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都包含著作者獨特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和思想方法,表現(xiàn)作者的鮮明個性風格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趯W生的實踐,作文3個關鍵性的要素,我從活動實踐,生活實踐,閱讀實踐三方面進行寫作資源開發(fā)與配置,探究各種有效的訓練途徑及策略方法,來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寫作內容,讓語言運用,實踐能力得到同步發(fā)展,并且優(yōu)化作文教學,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相連。為此,我們確立了“新課標下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能的策略研究”之研究,旨在有效推動校園讀寫活動的開展,建立作文即生活,作文即學習,作文即工作的認識,促進師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探究作文教學效能提高的訓練途徑及策略方法,推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1 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得到較大提高,促進了作文教學的優(yōu)化。(1)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構建“作文”教學內容新體系。(2)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增強。(3)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方法改變了。以人為本,初步構建農村小學作文課堂教學新模式。(4)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2 教師科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1)教師角色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成了學生的朋友,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2)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
2.3 構建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語文的策略,深化了課題研究者的思想。(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進入探索。(2)教師相機點撥,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3)教師誘發(fā)組織,學生合作交流。(4)教師檢測反饋,學生當堂消化。(5)教師評價深化,學生總結延伸。
2.4 推動了我校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通過開展研究,帶動了全校教師主動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加強學習,大膽實踐創(chuàng)新,大力推動了我校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同時,課題組成員設計整理的《研究成果集》被其他小學參考運用,有效推動了我校乃至全鎮(zhèn)作文教學的質量。
盡管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研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深思。
3.1 如何科學評價學生習作素養(yǎng)。我們覺得,雖然現(xiàn)在的考試已開始涉及習作,但形式比較單一,限于條件只能靠紙筆測試。由于缺乏必要的情境,評價的信度不一定很高。應在此基礎上增加口試法、成長記錄袋等評價方式,有效提高評價方式的可信度。
3.2 如何加強跨學科的習作訓練。我們發(fā)現(xiàn),在語文以外的其它學科中,有很多習作訓練的契機,但由于這些科目的評價中沒有習作教學的內容,這些老師也就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習作能力的訓練。我們認為,學生的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應該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職責。如何讓所有老師都來關注學生的習作訓練,如何加強跨學科的習作訓練有待進一步研究。
3.3 進一步開發(fā)習作地方課程資源。研究中,我們開發(fā)了一些習作的地方課程資源,如《生活與作文》、《家鄉(xiāng)的變化》等等,但是,內容還很不夠,編排還很不系統(tǒng)。為適應課改需要,還應進一步重視和加快開發(fā)進度。
4.1 規(guī)范學習制度,強化讀寫感悟。引導教師通過教育在線論壇,通過網(wǎng)絡與名家進行交流,改變觀念。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尤其是生態(tài)教育理念。圍繞研究的重點,深入學習,激勵教師及時交流學習活動體會、實踐體會。另外,我們還將經常利用業(yè)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觀看專家講座、名師上課的光盤,讓教師得到多形式的培訓,多渠道地得到專家的引領。通過這些機會與名師、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增強了教師教科研能力。
4.2 營造讀寫氛圍,讓師生在讀寫中成長。(1)讓書香飄滿校園。學校氛圍也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往形式,她充滿了無窮的魅力,蘊涵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獨特作用。我們在校園的長廊、過道、宣傳欄布置師生作品、名人名言、經典詩文;在花園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讓閱讀與陶冶隨時隨地發(fā)生,從小處著手,使學生能移步換景,讓師生沉浸在這樣的書香的氛圍中。讓班級充滿書香,讓墻壁飄書香,讓家庭彌漫書香,讓師生在讀寫中成長。(2)讓學生“伴書成長”。書是最聰明、最可靠的老師和朋友。小學階段是人生中記憶力的黃金期。因此,我校帶領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開展閱讀和誦讀活動,讓學生一步步浸潤在書籍的海洋里,豐厚文化底蘊,涵養(yǎng)健全人格。今后,我們學校繼續(xù)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營造一個讀寫校園環(huán)境,發(fā)揮宣傳陣地的作用,扎扎實實開展好晨誦午讀活動,辦好早晨“經典誦讀十分鐘”活動,抓好讀寫的指導活動,讓書香彌漫開來,讓學生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