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晶 李航
摘 要:基于思政課程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有利于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在進行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實現(xiàn)了教學工作和黨建工作的有效結合,將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的育人元素更加充分的挖掘出來,推動了汽車類專業(yè)課程的發(fā)展。
關鍵詞:思政課程 汽車類專業(yè) 課程改革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Courses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ao Kejing,Li Hang
Abstract:The reform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 courses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values is also realized in the process of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party building work is realized , so as to fully excavate the education elements in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utomobile majors, curriculum reform
1 引言
汽車類專業(yè)課程的特點在于實踐和理論之間的高度結合,例如汽車的保險理賠、發(fā)動機構造和維修、底盤構造和維修等等。在汽車類專業(yè)課程當中比較適合應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同時在考核的過程中也應充分體現(xiàn)出汽車類專業(yè)課程的特點。學生們通過學習理論和實踐操作,來充分理解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各項內容之間的關系,例如在學習汽車保險理賠的過程中,需要對保險合同中的主客體進行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并要對其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進行正確的解讀,對于合同內容中的基本原則進行熟練的應用,以此來對相關的案例進行分析。通過對汽車保險進行熟悉,來為用戶提供更加合理的保險方案。除此之外,也要對保險公司的投保相關業(yè)務流程進行熟悉,從而在畢業(yè)后能夠更好的適應崗位,能夠獨立完成整個工作流程,并且能夠避免出現(xiàn)保險欺詐的情況。
2 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
2.1 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為了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高校中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應積極的相應課程改革要求,并積極主動的去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對于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所包含了思政要素進行挖掘,將汽車類專業(yè)課程的育人功能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在不對課程造成影響的前提下,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對汽車類專業(yè)課程實施一體化的教學改革,并對課程教學進行針對性的改革探索,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效結合,從而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當前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更加重視理論教學,而并不重視育人。按照課程標準當前的課程教學僅要求學生們掌握技能和知識,這些教學目標都是較為顯性的,而在教學中卻忽略了對學生們進行價值上的引導,使得他們在素質教育和情感教育上存在著缺失。
其次,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將重點放在了教學方面,而并沒有意識到考核的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認為考核過程只是教學中的一項特定內容,并未對其進行足夠的重視,對于考題的設計和形式安排都較為隨意,并未將考核所應具有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最后,當前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并未重視課下時間的應用,雖然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教授和三觀建立的主要渠道,但是課堂時間非常有限,還是需要通過課下的時間來對教學進行補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課堂上,而忽略了課后時間的運用,考核的內容也僅僅是涉及到了課上的內容。
2.2 汽車類專業(yè)課程學習主體的情況分析
汽車類專業(yè)課程學習主體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汽車類專業(yè)課程學習主體即為高校汽車類專業(yè)學生,他們其中的一部分缺乏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可能因為不喜歡這個專業(yè)或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從而使得自身的自信心受到了影響,這種影響會使得他們處于一種自暴自棄和惴惴不安的狀態(tài)當中。還有一些汽車類專業(yè)學生存在著自卑的情況,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和明確的學習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我約束能力,甚至一些學生并不知道自己學習這個專業(yè)的目的,也不知道選擇學習這樣的專業(yè)知識對于自己而言意味著什么,大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他們也只是希望以最舒適的方式來度過這幾年的學習時光。最后,大部分汽車類專業(yè)學生普遍缺乏積極的網絡觀。處于這一年齡段學生成長于網絡時代,所以互聯(lián)網如今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學生都存在著過度依賴手機的情況,通過調查就可以發(fā)現(xiàn)汽車類專業(yè)學生們在上課時攜帶手機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并且他們攜帶手機的目的也是更多的以打游戲、追劇和刷抖音為主。
3 基于思政課程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研究
3.1 教學理念改革
我國的教育部門領導提出了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即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并堅持素質教育,盡可能的為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習提供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的高質量教學服務,從而推動學生們去積極主動的學習,進而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在思政課程的基礎上,利用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契機,來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并將其落實到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真正達到提升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的效果,將汽車類專業(yè)課程的傳授知識和提升素養(yǎng)等功能更好的發(fā)揮出來。
3.2 考核內容拓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政會議當中提出了任何課堂都應該具備育人的作用和功能,不要將思政工作歸于思政課程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學科都能夠肩負起這樣的責任,使得所有學科的課程都能夠和思政教育形成協(xié)同效應。在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為了能夠對學生們的學習成效進行有效的考核,以同時達成學生們的顯性和隱性目標,在通過汽車類專業(yè)課程達成學生們的顯性隱性學習目標時,應對學生們的價值維度進行合理的拓展,并對學生們的做人做事進行考核,對于汽車行業(yè)中的職業(yè)精神進行準確的理解,幫助學生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與此同時,企業(yè)類專業(yè)的各個課程都應將技能和知識工具傳輸給學生,使得學生們能夠真正成為工作當中的優(yōu)秀人才,并幫助學生們形成完整的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達到知行合一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對正確價值觀念的認同,并實現(xiàn)情理結合。
3.3 讓學生擔負更多的責任
讓學生們擔負更多的責任,要勝過向學生們提出要求,通過賦予學生們責任,來讓學生們更好的參與到課程教學和實踐當中,這樣學生們才更不容易被手機所綁架,也不容易被教師的講課所催眠,而是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當中,主動的去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而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對于汽車類專業(yè)課程而言,應對自身所涉及的維度進行拓展,并對學生們的角色定位進行豐富,讓學生們擔負更多的責任,使得學生們不再是被動的一方,而是成為課程中的主體。在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應采取模塊化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說每學習完一個模塊后都要對學生們進行考核測試。
3.4 運用信息化技術
在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可將微信公眾號和MOOC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方式加入到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并在課程教學和實踐過程中積極的運用游戲化思維,無論是課前的預習還是課堂的表現(xiàn)以及課后的拓展,都要將信息化技術合理的融入到其中,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并能夠通過這個過程來獲得更加及時的反饋。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每一部分的付出都能夠獲得收獲,這樣就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3.5 提升作業(yè)設計的有效性
基于思政課程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中,應充分意識到作業(yè)設計的重要作用,通過合理有效的作業(yè)設計,能夠更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有利于增強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通過有效的作業(yè)設計也能夠幫助學生們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這對于模塊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將學生們作為主體,盡可能的做到層次性、職業(yè)性和開放性,并要求能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以及貼近職業(yè),為所有學生提供難易程度適宜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們在接受教學后能夠具有更強的學習熱情。另外在作業(yè)設計中,也要做到將專業(yè)內容與德育內容相結合,加深學生們對技能知識的理解,并能夠具備分析應用的能力,同時也要注意提升學生們的職業(yè)精神和做人做事等方面的能力。
4 結語
總而言之,將思政教育內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汽車類專業(yè)課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本文首先對于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同時從教學理念、考核內容、責任擔負、信息化技術運用以及作業(yè)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對基于思政課程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改革和課程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從而讓學生們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為祖國的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
課題名稱:課程思政視域下應用型專業(yè)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20ZX040。
參考文獻:
[1]朱桂英.汽車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9,(21):159-160.
[2]俞海紅.基于微課的汽車營銷類課程改革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9,(9):45-46.
[3]李小慶.高職類汽車專業(yè)軟技能與課程改革路徑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9):131-133.
[4]王博,王新童.高職類汽車保險理賠課程改革——“智慧教學工程”項目研究[J].人文之友,2019,(19):114-115.
[5]曾艷.基于教學做一體化的汽車類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學周刊,2019,(21):22.
[6]高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楊青,梁小流,黃章城.裝備制造技術.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