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希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是義務教育的起步階段,做好該階段各科教學工作,對學生知識的掌握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影響重大。信息技術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做好該科目教學,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不斷革新教學方法,將新的工具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尤其應注重微課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使學生扎實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促進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 信息技術? 微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208-01
微課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廣泛的教學工具,具有重點突出、教學效果顯著等優(yōu)點??紤]到小學生信息技術涉及的知識點多,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因此,可將微課應用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各個擊破信息技術各知識點,為學生牢固掌握、靈活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1? ?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微課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依據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碎片化呈現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包括練習測試、教學反思、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諸多內容,其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
微課在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基于以下特點:其一,時間短。微課展示的教學內容時間較短,通常在5至8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這也是微課“微”的體現。微課資源時間短與小學生的認識以及學習規(guī)律相符,更能提高教學效率。其二,內容少。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同,微課內容僅僅圍繞一個知識點展開,內容少,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更容易被學生消化、吸收。其三,主題突出。傳統(tǒng)課堂容量大,主題不夠突出。微課則不同,一個微課視頻針對一個主題,要么是難點突破、要么是教學反思,或者學習策略等,更容易使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其四,針對性強。針對性強是微課的又一鮮明特點。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習目標更為明確,學習更有針對性。
2? ?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在對微課特點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如何將微課應用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是任課教師關注的重點。結合自身以往微課應用教學經驗,認為要想獲得預期教學效果,應注重以下策略的應用:
2.1 應用微課激發(fā)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部分知識較為抽象,要想獲得預期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基礎。研究發(fā)現,學生對多媒體技術充滿興趣,因此,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借助微課有趣資源的展示,盡快抓住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例如,在講解“打開窗口看風景”一課知識時,為鞏固學生鼠標的單擊、雙擊操作,更加靈活的控制計算機窗口,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制作微課教學視頻,在視頻中將自己的相片作為操作對象,為學生講解要想看到教師的全身該怎樣操作窗口、要想僅看到教師的上半身該怎樣操作窗口等。結果學生感覺非常有趣,非常認真的聽講,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解的同時,更好的掌握窗口控制技巧。
2.2 應用微課鞏固所學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及時鞏固學生所學尤為重要。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運用微課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同時,在微課中通過問題的講解,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全面認識,真正做到靈活應用。例如,在講解“文章配圖要恰當”一課知識后,為鞏固學生所學,教師可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微課視頻先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即,同學們回想一樣,怎樣設置圖片的環(huán)繞方式,引發(fā)學生思考。而后講解插入圖片后圖片環(huán)繞方式的具體設置操作,使學生更加扎實的掌握圖文混排設置方法。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圖片環(huán)繞方式的設置操作的印象更加深刻,對不同方式下的混排效果記憶更加牢固。
2.3 應用微課加深理解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部分知識僅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需要學生加深理解,才能靈活應用,因此,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運用微課加深學生理解,如針對較為抽象的知識點,可制作相關的動畫視頻,將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抓住信息技術知識本質。例如,在講解“精彩影片巧編輯”一課知識時,為加深學生對添加音樂操作的理解,教師專門制作微課視頻,從軌道方面為學生講解movie maker軟件視頻和音頻間的關系,即,視頻和音頻處在兩個不同的軌道上,編輯影片時可單獨的對視頻、音頻進行操作。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添加音樂的操作理解更加深刻,即,針對同一視頻,可添加、裁剪不同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2.4 應用微課延伸所學
為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在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注重運用微課視頻適當的對教學內容做進一步的延伸。雖然延伸部分不要求學生掌握,但有助于學生理解,可為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做好鋪墊。例如,在講解網站制作知識時,教師可錄制微課視頻,為學生講解靜態(tài)網頁和動態(tài)網頁的區(qū)別,即,靜態(tài)網頁內容的修改只能在網頁上進行,而動態(tài)網頁背后數據庫的支持,可根據瀏覽者需要顯示不同的網頁信息,因此,不能以網站上是否有動態(tài)圖片區(qū)分靜態(tài)和動態(tài)網頁。分析靜態(tài)和動態(tài)網頁,對學生學習更深層次的網站知識意義重大。
3? ?結語
小學信息教學工具多種多樣,其中微課是當前較為流行的教學工具,因此,為將微課更好的應用到信息教學中,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教師一方面,認真學習微課理論知識,正確處理微課和教學的關系,尤其不能過分依賴微課,還應注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配合應用。同時,做好微課資源制作知識學習,微課軟件、視頻軟件、音頻軟件操作方法,操作技巧等。另一方面,結合學生信息技術掌握情況,教師應做好微課應用方法總結,分析微課應用中的不足,積極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及時優(yōu)化相關應用環(huán)節(jié),不斷提高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軍.淺析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132-133.
[2] 沈茹.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21-22.
[3] 張鳳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微課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9(01):125-126.
[4] 林倩.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