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貴陽市觀山湖區(qū)石硐小學 貴州 貴陽 550000)
在傳統(tǒng)小學體育與健康田徑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關注活動的專業(yè)性與競技性,忽略了活動的適用性與趣味性,這顯然與趣味田徑的教學理念相左。針對這種情況,要想實現(xiàn)趣味田徑活動的順利開展,要求教師革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秉持以下幾個原則,形成趣味田徑活動思想:首先,適用性原則。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合理選擇田徑活動的內(nèi)容、科學設計田徑活動的流程,使田徑活動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體能需求;其次,趣味性原則。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秉持趣味性原則,豐富田徑活動的內(nèi)容,創(chuàng)新田徑活動的形式,激發(fā)小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熱情與潛能;最后,主體性原則。體育,是一門以參與和實踐為基礎的學科,無論學生掌握再多的運動理論知識或具備再高的運動競技技巧,都并不能真正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價值,只有學生切身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才真正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秉持主體性原則,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田徑活動當中,在強健體魄的同時,體會田徑運動的樂趣、提高田徑運動的能力。例如,在三年級學習300~500米自然地形跑的時候,如果教師沿襲傳統(tǒng)教學理念,按部就班地進行跑姿糾正、呼吸調(diào)整、手足協(xié)調(diào)等訓練,則學生很容易感到疲倦和厭煩,根本無法享受跑步的樂趣。相反,如果教師能夠革新教學理念,運用趣味田徑活動思想進行教學,則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活動流程如下:首先,秉持適用性原則,降低訓練標準。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的肢體控制力較弱,有效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也較短,如果教師反復進行基本動作訓練,則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倦態(tài)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從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讓學生通過“鏡面模仿游戲”或“雙人合作訓練”的方式進行訓練,從而適當?shù)亟档突緞幼鞯挠柧殬藴什?chuàng)新基本動作的訓練形式,降低訓練難度、增加訓練趣味;其次,秉持趣味性原則,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讓學生一口氣跑完300或500米,固然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但是對于完成任務有難度的學生來說,又難免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讓學生玩“跑步通關,搶占堡壘”的游戲,讓學生帶著“目標”來進行田徑訓練,則大大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最后,秉持主體性原則。無論在基本動作訓練、呼吸調(diào)整訓練還是正式的跑步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不僅讓學生參與練習,也讓學生參與討論,使學生不再是田徑活動中的“旁觀者”和“執(zhí)行者”,而是田徑活動中的“研究者”和“參與者”,從而突顯田徑活動的趣味性與主體性的特點??傊?,教師通過革新教學理念,能夠為趣味田徑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思想基礎并提供行為指導,使趣味田徑活動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得到推廣與實施。
趣味田徑活動對于體育運動器材的要求較高,因此,教學設施匱乏,往往成為很多學生無法開展趣味田徑活動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在教學資源開發(fā)與應用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以下途徑,完善教學設施,滿足趣味田徑活動的需求:首先,手工制作。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硬紙板、木棍、紙杯等容易改造且安全無害的物品,嘗試手工制作趣味田徑活動的器材;其次,廢物利用。在生活中,很多廢舊物品可以直接應用于趣味田徑活動中。因此,教師應該善于收集并應用廢舊物品,滿足趣味田徑活動的需求;再次,器材改造。教師可以對于傳統(tǒng)體育器材加以改造,將其應用于趣味田徑活動中,達到豐富活動資源、滿足活動需求的目的;最后,就地取材。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教學條件對于趣味田徑活動進行巧妙設計,從而靈活應用操場上的土坑、沙地、門框等固有資源,通過就地取材的方式,滿足趣味田徑活動對于運動資源的需求,促進趣味田徑活動的順利開展。
教學內(nèi)容陳舊、教學方式刻板,是傳統(tǒng)體育田徑教學的主要弊端。因此,教師要想促進趣味田徑活動的順利開展,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靈活變化趣味田徑活動的形式:首先,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開展游戲活動。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田徑教學的目標與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游戲情境,開展不同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田徑知識、提升田徑水平,更感受田徑魅力,體會田徑樂趣;其次,鼓勵小組合作,開展團體活動。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營造更為融洽和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降低田徑訓練的難度,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激發(fā)田徑學習的靈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體會田徑運動的精神,從而增加田徑活動的趣味性;最后,開展競技活動,營造緊張氛圍。田徑活動既是日常鍛煉中的常見形式,也是競技賽場上的基本項目。為了增加學生在田徑活動中的緊張感與刺激性,教師可以適當在田徑活動中引入競賽機制,使學生在競技氛圍中激發(fā)田徑運動的潛能與熱情,從而變常規(guī)田徑活動為趣味田徑活動??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鼓勵小組合作、開展競技活動等途徑,能夠創(chuàng)新田徑活動的形式,促進趣味田徑活動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