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茶道水平測評分成九級,由淺到深,第一級應該是要有條不紊地整理茶具與泡茶席,有條不紊地應用所需的茶具與泡茶席,而且能將自己熟悉的茶類泡出濃淡適當?shù)牟铚?。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求各類茶都會泡,而且只是把自己熟悉的茶類泡得濃淡適當。
第二級就要把自己的茶具選配得合理又完善,把泡茶席設置得應用起來得心應手。對制茶的全部過程有基本的認識,對各類茶開始有了接觸,也能將各類茶泡出它們應有的特色。泡茶用水是泡茶首先遭遇的問題,必須知道它的硬度、硬度超過時如何處理、水溫的判斷、有效控制水溫的方法。
第三級要判斷茶葉的各種狀況,知道它所需要的浸泡水溫,以及各種茶況下“水可溶物”溶出的速度,這樣才有辦法泡好各類茶。這時的泡茶功力也只要求在各種茶況下能泡出適當?shù)臐舛?,尚不求完全在精致的狀態(tài)。所用的茶具已能配合茶葉的需要加以改變,將茶道的焦點逐漸縮攏到茶的本身,無需借重其他與茶無關的項目。
第四級是喝遍了各類茶的不同等級,知道好壞茶的差別,但仍處于大級別的判斷,不求各類茶都已確實知道它的特級品質。逐漸了解好茶是藝術性高的茶,與市場的流行度、價格的高低不完全一致。對制茶的各個階段也有進一步的認識,例如需要日光萎凋的茶,在省略掉日光萎凋后,會有什么特質上的改變。
第五級是要知道如何應用泡茶、奉茶、喝茶來呈現(xiàn)茶道藝術,在這些媒介上如何加入自己的美學境界與茶道思想。這時的茶湯已是茶道藝術最重要的最終作品,所以這時的泡茶功力是要求精準的,泡茶者要有能力選取高品質的茶葉,將各類好茶表現(xiàn)出他們最精彩的面貌。
第六級是要深入體悟到泡茶用水的水質、煮水的熱源、煮水器、泡茶壺具、飲用杯子的材質對茶湯的影響,這個影響已經(jīng)從茶湯色香味的表相進入到每類茶葉“茶性”的表現(xiàn)。這個茶性表現(xiàn)與泡茶、奉茶的風格結合成了全部的“茶道藝術”。
第七級是要深入體悟到不同的茶水比例(即不同的浸泡時間)、不同的水溫,在泡好每一道茶的前提下,對茶湯品質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是可以預知的,評委也可以喝得出來的。
第八級是深入理解泡茶、奉茶、茶湯的審美與藝術的內涵,然后在泡茶、奉茶、品茶的茶道藝術中表現(xiàn)出來。這其中還要有泡茶者自己的茶道與美學上的思想,在茶道水平的測評上,是可以將泡茶、奉茶、品茶的多種藝術境界加以分析、呈現(xiàn)的。
第九級的要求是在不同的品茗環(huán)境下,泡茶者仍然可以使用原來的那組泡茶席呈現(xiàn)自己預設的茶道藝術風格(合茶湯品質)。相反地,也可以因品茗者的不同,呈現(xiàn)同等茶湯品質但不同茶湯風格的作品(茶湯品質變壞了就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