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娟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更傾向于讓學生自主領悟式的生本課堂,而“悟學式教學”就符合這種教學理念。為此,本文就簡單探析了“悟學式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以期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悟學式教學;自主感悟
引言
“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笨梢?,在學習過程中“悟”的重要性。高中語文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感知,去深入探究問題,最終獲得頓悟。這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悟學式教學”,教師可以從每課的重點、難點、疑點以及美點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感悟,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理解與掌握,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一、感悟重點
在“悟學式教學”運用的過程中,并不是要求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感悟,這樣首先是時間上不允許,而且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需要突出重點,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來精選教學內(nèi)容。例如,筆者在《祝?!愤@節(jié)課中,以探究祥林嫂悲劇的原因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來感悟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學生完成對文章的基本學習之后,可以先讓學生將文章中描寫祥林嫂的內(nèi)容找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從表象上進行分析與感悟,去慢慢了解她是如何變成這樣的,這樣學生就對祥林嫂悲劇人生有了簡單的了解。接著,可以提問學生:“悲劇是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驗會說出各種關于悲劇的理解或定義,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寫下“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并在這句話的基礎上,提問學生:“祥林嫂身上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學生通過再次閱讀文章,總結出祥林嫂身上所具有價值的東西,即安分耐勞、善良等美德。然后繼續(xù)讓學生去分析是誰讓祥林嫂變成了這樣,要求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自我觀點的闡述。通過學生對各自觀點的闡述,最后明確了祥林嫂之所以變成現(xiàn)在這樣,是因為封建迷信、禮教、冷漠的社會以及愚民所殺害。學生通過本篇文章的學習,最終感悟出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了解了教材編寫者選擇這篇文章的目的。
二、感悟難點
高中生雖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限于閱歷、知識體系不完善等原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會碰到一些難點,如作者獨特的思想認識與人生感悟。對此,教師要借鑒知人論世的做法,引導學生去感悟難點。例如,在《蘭亭集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前面所描述的美景、樂事、良辰都很容易理解,但在后面的抒情、議論中,學生就會比較吃力,尤其是作者對人生的思考,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應該如何去理解作者的生死觀,理解其中樂中生痛又痛中生悲的情感。在這一難點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讓學生對作者的身世背景進行了解,并分析文中“樂”與“悲”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就可以文章中所敘的“樂”其實是張揚生命意趣,“悲”是追尋人生命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頓悟我國古代文人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三、感悟疑點
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疑問、疑點是不可避免的,這對于提升他們的學習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邊城》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人物形象、選文結構和風俗描寫鑒賞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提出問題。由于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生活閱歷不同,就會有學生提出一些比較有意思和具有價值的問題,比如就有學生在該文的學習中提出:“選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翠翠想到爺爺死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這一問題就與小說深層意蘊有著密切聯(lián)系,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引導幫助學生去弄清疑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過,對于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可以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對文章的重點與難點知識有充分掌握,可以盡可能多設想學生的提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去解決疑惑,也能提升自我。
四、感悟美點
在高中語文的教材中,有很多經(jīng)典的名篇,有的富有理趣,有的富有情趣,有的寫景狀物傳神,都可以讓讀者獲得美的感受。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些美,既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感悟人生道理。例如,通過讀《沁園春·長沙》,學生不僅會陶醉于生機勃勃、絢麗多姿的秋景,也會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所感染;讀《赤壁賦》不僅可以為“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而陶醉,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茫然不知所之;讀《逍遙游》不僅可以被鯤鵬扶搖直上九千里的氣勢所感染,也能產(chǎn)生對個人名利追求的反思。在美的感悟過程中,學生的精神得到了升華,仿佛在享受一道道精神美食,打破空間的限制與這些大師們進行心靈對話,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感悟美的過程中,都需要有敏感的心,有豐富的情感。
五、結束語
總之,“悟學式教學”對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有著積極作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想保證“悟學式教學”的有序開展,就要先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有所感悟,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胡冰梅.高中語文“悟學式教學”實踐與探索[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00092
[2]許情軍.悟學式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7(18):5
[3]鐘愛珍.核心素養(yǎng)與悟學式解決問題能力的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8(10)
(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學校高中部,江蘇 南通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