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 張帆
(1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婦科 江蘇 宿遷 223800)
(2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江蘇 宿遷 223800)
宮頸癌在惡性腫瘤中占比較高,且發(fā)病人群逐漸年輕化,因此宮頸癌的診斷、治療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宮頸癌會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其癌細胞主要經(jīng)淋巴結轉移[1]。依照瘤體的浸潤范圍和形態(tài),在臨床上宮頸癌主要分為5 個時期,每個時期均需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因此診斷的準確性對治療具有重大意義[2]。臨床診斷中檢查方式有多種,如CT、超聲、TCT、MRI 等,每種診斷方法均存在一定優(yōu)缺點,行M R I 診斷,其具有較高的清晰度、無創(chuàng)性、操作簡單、無輻射等優(yōu)點,進而備受臨床醫(yī)療人員和患者的青睞[3]。本文對M R I 應用在宮頸癌患者術前臨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價值進行研討。
選取2014 年1 月—2018 年6 月在我院就診的宮頸癌患者110 例,年齡32 ~75 歲,平均年齡(52.32±2.35)歲;110 例患者均為鱗癌患者。術前臨床分期結果為:有20 例IA期患者、有65 例IB 期患者、有25 例ⅡA 期患者。術后病理分期結果顯示:有0 例I A 期患者、有80 例I B 期患者、有30 例ⅡA 期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病理學檢驗,在術前未實施其他治療。所有患者均了解內(nèi)容,并自愿簽署同意書,上報于我院倫理委員會,得到批準認可。
對所有患者均采取MRI 診斷,儀器為多源核磁共振儀3.0T,相關參數(shù):矩陣為256cm×256cm、間距為1mm、掃描視野為240mm×240mm,層厚為5mm。在檢查前讓患者將膀胱排凈,將佩戴的金屬物品取下,采取仰臥位的體位進行掃描,先實施平掃在采取動態(tài)增強掃描。在平掃中采取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冠狀面T1加權、T2 加權像,矢狀面T2WI 和橫軸面。隨后取0.1mmol/kg 的釓噴酸葡胺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J20171007)對患者進行靜脈推注,實施動態(tài)增強掃描,采取e-THRIVE 動態(tài)序列實施連續(xù)掃描,動態(tài)掃描成像時間為16s,提供10 個動態(tài)圖像。可以充分觀察腫瘤的浸潤程度、信號強度等。
對術前臨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結轉移診斷的情況進行分析,并與MRI 診斷結果進行比較,計算MRI 診斷的靈敏度、準確率、特異性等。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 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術后病理分期結果作為金標準,MRI 分期診斷:ⅠA期、ⅠB 期、ⅡA 期診斷符合率分別為,100.00%、96.25%、93.33%,臨床分期診斷:ⅠA 期、ⅠB 期、ⅡA 期符合率分別為,0.00%、83.75%、83.33%。見表1。
表1 MRI 和臨床分期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比較(n=110)
MRI方法對盆腔淋巴結轉移檢測的敏感度為90.32%(28/31)、特異度為94.94%(75/79),診斷準確度為93.64%(103/110)。見表2。
表2 MRI 診斷盆腔淋巴結轉移情況比較[n(%)]
宮頸癌對女性健康具有嚴重威脅,會使女性的生命健康遭到嚴重威脅,其在惡性腫瘤發(fā)生率較高,主要以淋巴轉移和侵犯等方式進行擴散,早期無顯著癥狀,但隨病情發(fā)展,患者會出現(xiàn)腰部墜痛、不規(guī)則流血、尿頻、下肢腫痛等情況[4]。宮頸癌一般發(fā)生在35 ~59 歲的群體中,且存在多個性伴侶、早婚多育者宮頸癌發(fā)生率較高。臨床上針對ⅡA 期以下的患者需采取手術治療,針對ⅡB 期以上的患者需采取綜合治療。現(xiàn)今對宮頸癌進行臨床分期,需要保證其準確性,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5]。
MRI 檢驗方法主要經(jīng)多方位、多參數(shù),使腫瘤、陰道、宮頸之間的關系予以清晰顯示,進而有效的辨別病灶范圍、體積、位置等。健康宮頸行MRI 掃描,其相關信號均較低且均勻,附近腺體組織表現(xiàn)為稍高信號[6]。癌病組織行MRI 掃描,其與健康宮頸掃描結果相反。在T2WI 序列上腫瘤組織呈現(xiàn)為高信號,如在宮頸間質(zhì)中表現(xiàn)為低信號,證實有癌組織存在[7]。如對宮頸掃描時,出現(xiàn)中斷,且呈現(xiàn)為低頻信號,宮頸表面界限分明且光滑,證實宮頸、全層間質(zhì)均受癌細胞親潤。如陰道掃描結果顯示正常低信號逐漸升高,證實陰道受癌細胞親潤。如T2WI 序列上無正常宮頸組織結構,證實宮頸結構受癌細胞親潤[8]。在診斷中受例數(shù)、時間、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針對MRI 在宮頸癌患者術前進行臨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特異度和敏感性進行分析[9]。實施MRI 診斷可更好的診斷出腫瘤情況,進而有效的判斷腫瘤浸潤深度、大小情況,可有效的觀察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情況[10]。子宮下部狹窄,形狀為圓柱狀,稱為子宮頸,主要因結締組織組成,其中包含血管纖維、平滑肌纖維、彈力纖維。正常宮頸行MRI 診斷,其圖像在T1WI 上表現(xiàn)為稍低信號,周圍基質(zhì)組織、腺體呈現(xiàn)為稍高信號。
本次結果顯示,將術后病理分期結果作為金標準,MRI 分期診斷:ⅠA 期、ⅠB 期、ⅡA 期診斷符合率分別為,100.00%、96.25%、93.33%;臨床分期診斷:ⅠA 期、ⅠB 期、ⅡA 期符合率分別為,0.00%、83.75%、83.33%。MRI 方法對盆腔淋巴結轉移檢測的敏感度為90.32%(28/31)、特異度為94.94%(75/79),診斷準確度為93.64%(103/110)。
綜上所述,將MRI 應用在宮頸癌患者術前臨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結轉移診斷中,MRI 方法診斷宮頸癌分期情況的準確率較高,還可對盆腔淋巴結轉移情況進行有效鑒別,為臨床治療宮頸癌提供可靠的依據(jù),且因MRI 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無輻射的優(yōu)點,備受臨床檢驗人員和患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