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天河區(qū)龍崗路小學 逄錦芳
身體素質經常潛在地表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勞動中,自然也表現(xiàn)在體育鍛煉方面。
靈敏素質受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因素有:受大腦皮質神經過程的靈活性及綜合分析能力影響;受視覺、聽覺、皮膚感覺等感覺器官的感知-運動耦合影響;受動作技術和身體素質水平影響;受性別、體重等因素影響;心理方面受年齡、情緒、疲勞程度等影響。綜合各方面因素,靈敏訓練實踐干預要從力量、速度、姿勢控制與身體穩(wěn)定能力、變向能力等多方面進行。
我國基礎教育小學階段是靈敏素質發(fā)展的靈敏期(6~13歲),可利用體育課時間,在原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根據相應課程標準體能發(fā)展的水平目標,將靈敏素質實踐干預分為三個水平等級,依據不同年級的水平目標和學生的具體素質狀況,由任課教師選擇相應的訓練手段與練習內容。在課的準備部分(5~10min)或課的基本部分(10~15min),以“課課練”的形式,選用軟梯、標志桶、敏捷訓練盤、六邊形訓練器、反應球、小欄架、瑞士球等輔助器材進行練習。
通過校內體育科組教研活動,把“課課練”的教學設計融入到教學中,將動作靈敏、反應靈敏和平衡與協(xié)調分為三個水平階段進行,水平一為初級,動作靈敏主要為基本移動、注重技術和身體位置平衡;水平二為中級,動作靈敏為速度位移,需注意加強平衡能力,控制身體姿勢;水平三動作靈敏為跨越障礙,加強整體的控制,需要更高水平力量、平衡及反應。每個階段注意靈敏游戲的引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保持運動負荷強度以達到本人最大儲備心率的60%~70%,練習與休息時間控制在1:2的比率。經過兩個學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靈敏素質狀況,提高教學效果,從而為當前的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靈敏素質訓練干預方式多樣化
教師在指導學生鍛煉的過程中,要注意器材與方法的合理組合,充分利用功能性訓練理念、發(fā)揮軟梯、錐桶、瑞士球等器材的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興趣,多樣化訓練促進靈敏素質的提高。
2.靈敏素質干預應盡量“個性化”
小學階段(6~13歲)體重增長要大于身高增長,身體的重心較低,需加強對身體的控制及動作技能的強化。從個體差異出發(fā),在學生掌握基本位移和平衡動作后,適當實施班內多水平訓練干預,凸顯學生的個體差異;掌控疲勞規(guī)律,有效個性化訓練干預。
3.“課課練”的靈敏素質干預效果
“課課練”的形式和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提高小學生的靈敏素質,但相對于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學,針對小學生學習特點和興趣特征,使用軟梯、標志桶、敏捷訓練盤、六邊形訓練器、反應球、小欄架、瑞士球等輔助器材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減少體育課的枯燥、乏味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練習后,小學生在靈敏素質的快速變向、快速移動和制動能力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對促進小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發(fā)展和快速反應能力有較大幫助。
1.小學生靈敏素質敏感期是6~13歲,以“課課練”的形式,選用軟梯、標志桶、敏捷訓練盤、六邊形訓練器、反應球、小欄架、瑞士球等輔助器材針對三個水平階段的小學生進行練習,實驗班靈敏素質測試指標如:十字象限跳、田字變向跑、“Z”形靈敏測試、4×6米折返跑的成績都有較顯著的提高,說明在靈敏素質敏感期進行針對性練習,對促進靈敏素質的發(fā)展有一定積極的作用。
2.靈敏素質受多種因素影響,靈敏訓練實踐干預要從力量、速度-力量、姿勢控制與身體穩(wěn)定能力、變向能力等多方面進行。
3.實施靈敏素質干預方案時,需保持運動負荷強度達到本人最大儲備心率的60%~70%,練習與休息時間控制在1∶2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