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柱
(江蘇省沛縣大屯礦區(qū)第二中學 221611)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剛剛結束小學的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進入到初中的階段中,不僅有較多的新鮮感,同時也因為接觸的學科較多、學習的難度增大從而使學生們產生一些抗拒心理.尤其是邏輯性強的數學學科,其自身的學科特點便是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于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中,教學模式也比較固定老套,不能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就應該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在教學中,進而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本文就圍繞初中數學教師如何更好地提升數學應用信息技術的價值展開討論,為各位教師提供一定借鑒和思考.
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都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不停地做大量的練習這種固定教學模式,而且教師的講解也是對照著課本和大綱,講著課本上已經有的習題,這樣長久下去,就會使得學生認為數學是枯燥乏味沒有意義的,也使得學生們不能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進而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降低了我們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現如今,教師就可以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對數學課堂的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讓我們的學生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看到更多更感興趣的、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和素材.在此,教師就要認識到信息技術手段自身所具備的生動、直觀等優(yōu)勢和特點,在合適的時候將其引用在教學中,也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課堂的意義.
比如,在進行“幾何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演示生活中到處都有的幾何圖形,隨后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幾何圖形是存在于自己生活中的各個角落的,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與積極性.
教師還需要知道的是,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而情境教學的方法也是當前比較有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更加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就能讓學生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具體,便于學生理解,增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探究的積極性.仍以“幾何圖形”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結合對學生興趣的了解,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演繹,展示出幾組幾何圖形設計的動畫形象,通過這些俏皮可愛的人物形象,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不一樣的觀感.隨后,教師再引出問題,讓學生對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形象視頻進行觀察,分析說明其中包括哪些幾何圖形,這些圖形分別又有什么特點.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學生便能夠對幾何圖形的知識點有更為深刻的認識,也能加強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的探究心理.
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中,學生由于教師教學模式的固定、死板,以及教學內容的抽象性而時常感到乏味無趣,在學習中也表現得缺乏積極性.對此,教師要了解本學科的特點,其中由于圖形的變換、數字的運算較為繁瑣,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更新和運用,能夠有效地改善初中數學課堂的模式,將枯燥、乏味、抽象的數學原理以具象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使得學生能有一個全面的、清晰的認識,進而降低或者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中的壓迫感.這也就需要教師時刻記住,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并以此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比如,在進行《幾何圖形》內容的授課時,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中的電子虛擬演示為學生呈現多個立體圖形,并對圖形進行拆分,進而幫助學生有一個全面的、標準的認識,也能清楚地了解本節(jié)課重點學習圖形的結構和空間效果.在此過程中,就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問題具象化,也使得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更為清晰明白.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采用精美的PPT演示,在提高學生們的注意力的同時,還大大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們真正地投入學習狀態(tài)中.比如,在進行“弧形”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呈現扇子開合的視頻,讓學生通過演示,了解弧長和面積的變化.
數學教師也需要了解的是,數學學科不僅包含大量的知識點,而且數學學科還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一不注意便會出現理解困難,思路不清晰等問題,從而對數學原理知識理解不深刻、不全面,也不能將學習中獲得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針對這一現象,數學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等手段,將抽象化知識變?yōu)樾蜗蟆⒕呦蟮膬热?,也使得學生們的理解更加直接有效,能夠幫助教師直接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有理數的相關運算方法時,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手段來為學生進行演示,在這里一位教師為學生呈現的就是拉面師傅拉面的過程,讓學生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到面條數量的變化,由剛開始的一根變?yōu)閮筛?,兩根變?yōu)樗母?,四根變?yōu)榘烁?通過引導學生直接的觀察,可以讓學生推測出一碗面條中有幾根拉面.學生也可以在多媒體的直觀呈現下,了解到“乘方”的概念,并了解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實際聯系與可運用的價值.而且,在演示之后,學生也能掌握相應的有理數乘方運算的法則和方式,并掌握其中蘊含的乘方運算規(guī)律.通過演示,不僅降低了知識直接講解的抽象性,還幫助學生了解了其中的生活化意義,增強了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在素質教育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就要充分認識數學學科的特點,同時轉變傳統(tǒng)教育中的弊端,在教學中合理引進信息技術手段,不僅會全面地提升數學課堂教育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疲勞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積極性得到激發(fā).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及數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成長,促進學生們成為更加符合社會和時代需求的全方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