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南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應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斷拓展高中英語教學的組織及實施方式,基于完善的學情分析,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多模態(tài)理論指的是借助各類符號及信息資源,引導學習者更加系統(tǒng)、深刻地理解事物內(nèi)涵。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將多模態(tài)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詞匯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多模態(tài)理論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能夠提升教學的實效性。下面將基于多模態(tài)理論探討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
傳統(tǒng)詞匯教學強調(diào)教師的作用,讓學生進行機械記憶或者強制記憶,導致其在學習中無法結合相應場景理解詞匯的特定內(nèi)涵,對詞匯學習的興趣較低,甚至影響英語教學的進度。多模態(tài)理論強調(diào)在多場景、多媒介中學習知識,這正是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所缺失的。多模態(tài)理論注重學情分析,為學生提供語言性及非語言性的教學場景,匹配具有差異化的詞匯學習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另外,母語干擾現(xiàn)象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較為常見,這是因為漢語詞匯和英語詞匯在發(fā)音、標記、語法及語用層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一旦忽視母語干擾現(xiàn)象,學生就會將英語與漢語進行強行關聯(lián)及機械對應,最終影響英語學習成效。在多模態(tài)理論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不同語境,讓學生在特定語境下體會中西方語言差異,從而更加高效地掌握詞匯知識。
語言環(huán)境為英語學習提供環(huán)境支撐。詞匯是英語學習的最小單元,如果語言環(huán)境嚴重缺失,不僅會增加詞匯學習的難度,還會影響對詞匯的理解,從而導致詞匯誤用甚至濫用?,F(xiàn)階段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過度聚焦詞性及構詞的講解,使詞匯脫離了既定語言情景,導致學生對詞匯學習存在嚴重的畏難及排斥情緒。因此,教師要基于多模態(tài)理論為學生架設多元化語言情境,讓他們從視覺、聽覺層面,提升對詞匯的綜合感知。
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構建以Healthy eating為核心詞的思維模塊,并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圍繞關鍵詞進行延伸和聯(lián)想,讓他們在小組合作中加深對相關詞匯的理解。
在本堂課中,教師結合多模態(tài)理論提前設計以Healthyeating為關鍵詞的思維導圖,讓各個小組結合教材填充內(nèi)容,從而形成對該主題較為直觀的認識,便于對各個分支進行集中討論。這樣,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理解分享對“健康飲食”的看法,營造濃郁的詞匯教學氛圍,從而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并做好記錄。隨后,小組長對成員發(fā)言進行整理和歸類,了解成員對“健康飲食”的看法,同時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高頻單詞及短語進行記錄,然后,由組員對相關模塊進行解釋,說明該組詞匯的含義。最后,教師選取小組長對本小組發(fā)言總結陳詞,并向全班說明本組的基本情況,結合組長的匯報及思維導圖的完成情況對小組進行評價。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講評需要體現(xiàn)“生本”理念,引導各小組相互學習和借鑒,特別是對本小組中并未涉及的詞匯進行重點記錄。最終,教師根據(j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習態(tài)度、積極分享等評選出最佳的學習小組,并授予“討論之星”的稱號。
在多模態(tài)理論指導下,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具體場景下進行發(fā)散思維,降低詞匯受單一教學場景的干擾和影響。在本堂課中,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討論與“健康飲食”相關的詞匯等知識點,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這是因為Healthy eating與自身健康息息相關,同時也是社會熱點話題,由生活情形導入詞匯講解,能讓學生獲得更加具象化的多模態(tài)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詞匯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進而增強詞匯學習的內(nèi)驅力。
智慧課堂指的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多模態(tài)理論要求教師借助聲像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在語言場景中加強觀察和學習,構建更加高效的學習體系(李航 2019)。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面臨諸多問題,對于教師而言,應該樹立“以生為本”理念,依托多模態(tài)理論及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積極構建智慧課堂,從而滿足學生的差異化英語學習需求,充分發(fā)揮信息化元素在提升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方面的功能。
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詞匯時,為了讓學生學會利用上下文理解詞匯特定含義的能力,教師引入與該主題相關的課外語篇資源,促使學生在語篇中提升對詞匯的理解能力。教師引入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精華片段,并將其中的英文影評內(nèi)容作為分析素材,指導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從而明確詞匯常規(guī)含義與情景含義的區(qū)別。該文本如下:
Every work of Christopher Nolan will puzzled the audience too much,for instance,his previous film Inception.I don't know my conclusion is correct or not although I've seen the film for 4 times.The Interstellar is no exception.The famous physicist Kip Thorne is one creator of the team,and the production of this flim has a solid scientific theory foundation which is definitely obscure and abstract.
問題1:聯(lián)系上下文確定obscure的含義,并思考obscure和scure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問題2:思考puzzle在不同詞性下的含義。
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的導入,學生對本課教學充滿好奇和期待。在逼真的情境中,學生對詞匯的構成及詞性的分析更加準確,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詞匯學習習慣。
總之,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結合主題,運用多種手段,吸引學生關注異國文化,感知文化差異,從而在逼真的語境中高效掌握詞匯知識。
學生由于學習專注度及認知能力的差異,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明顯不同。因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摸底與調(diào)研,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依托多模態(tài)理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詞匯學習場景,滿足學生的差異化詞匯學習需求,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提升。
具體而言,教師應將全體學生劃分為A、B、C、D四個層次,學生由A到D學習能力依次降低。然后,教師需要結合課程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匹配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時,教師可規(guī)定B、C層次學生熟讀文本中的所有詞匯,能正確拼寫重點詞匯,思考自己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并根據(jù)問題自行查詢詞典以解決不認識的詞匯,同時要求其獨立完成課后作業(yè)以鞏固詞匯。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除以上內(nèi)容外,還應讓其對文本的核心詞匯及用法進行標注,以突出本課的核心知識點。在引導D層次學生學習時,應要求他們以了解文本或者詞匯大意為主,減少拓展性知識的滲透和引導。在授課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講解難點時,教師要進行分層次教學,在基數(shù)詞、序數(shù)詞、分數(shù)的讀法與表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A層學生,可通過提問檢驗他們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情況,要求其掌握并靈活運用。對于D層學生,教師則可簡單舉例,要求學生掌握千以內(nèi)讀法及分數(shù)表達方式即可。
另外,教師要加強詞匯的課后鞏固練習,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通過鞏固練習了解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促使自身不斷調(diào)整詞匯學習策略。
在prefer用法的鞏固訓練中,教師給出一道題:
_______Sunday,rather than_______at home,I preferred_______.
A.It being,stay,to travel
B.Being,to stay,to travel
C.Having been,stay,travel
D.It was,to stay,traveling
該題主要考查“獨立主格結構+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句型的變形結構,具有一定難度。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該結構存在較大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以下結構:
一般結構為:As it was Sunday,I preferred to travel rather than stay at home.
變形 結構 為:It being Sunday,I preferred to travel rather than stay at home.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從核心詞匯prefer進行延伸,從而把握解題思路。由此可見,多模態(tài)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將抽象的語義具象化,提升詞匯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多模態(tài)理論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真正實現(xiàn)了詞匯教學的場景化及多元化,使學生更加廣泛地參與詞匯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升其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詞匯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