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葉欣,田雄濤,李芳,毛培軍
解放軍第986醫(yī)院內分泌科,陜西 西安 710054
患者,男,70歲,甘肅籍,主因“雙下肢無力8年,加重1月”于2019年8月28日入院?;颊哂?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雙下肢無力,以近端無力為著,雙側基本對稱,表現(xiàn)為雙下肢活動、行走時無力加重,休息后略有緩解,無明顯的眼瞼下垂、復視、飲水嗆咳、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咳嗽無力、呼吸困難、怕冷、怕熱、異常出汗等癥,癥狀無明顯的晨輕暮重波動,受涼、逢冬季加重。當?shù)蒯t(yī)院就診行新斯的明試驗呈陽性表現(xiàn),診斷為“重癥肌無力”。給予溴吡斯的明60mg,口服,3次/d、甲基強的松龍1000mg沖擊治療。3d后,肌無力癥狀進一步加重,行走需家人攙扶,下蹲后不能自行站立,改用甲鈷胺、丹參注射液等藥物治療,并使用強的松60mg,口服,1次/d,癥狀稍有減輕,可行走數(shù)十米,但仍下蹲困難。查體:脈搏80次/min,甲狀腺Ⅰ°腫大,雙下肢無明顯的水腫,雙下肢肌力Ⅳ級,雙腳踇趾背屈力弱,跟膝脛試驗欠穩(wěn)準,Romberg試驗無異常,步態(tài)不穩(wěn)。入院后檢查:胸部CT未見異常。甲狀腺功能回報: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3.052ng/ mL、甲狀腺素(thyroxine,T4)200.96ng/mL、游離T3(FT3)5.085pg/ mL、游離T4(FT4)2.088pg/mL、促甲狀腺素(thyrotropic hormone,TSH)0.512μIU/mL。查肌酶:乳酸脫氫酶262IU/L,α-羥丁酸脫氫酶229IU/ L,肌酸激酶121U/ L,肌酸激酶同工酶17IU/L。神經電生理: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示左側正中神經、雙側腓總神經、脛神經運動傳導末端潛伏期延長,傳導速度減慢;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示雙側腓總神經、脛神經感覺傳導速度輕度減慢。肌電圖(electromyogram,EMG)示雙側肱二頭肌、股四頭肌輕收縮平均實現(xiàn)增寬,平均電壓升高,重收縮呈單純混合項;右側肱二頭肌、股四頭肌峰值電壓升高,右側腓腸肌輕收縮運動單元點位減少,重收縮呈單純項,左側腓腸肌輕收縮時呈電靜息。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甲亢性肌病。給予患者口服甲巰咪唑、普萘洛爾治療甲亢,并給予適當?shù)臓I養(yǎng)神經,支持治療后,患者雙下肢無力癥狀明顯好轉出院。
典型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有甲狀腺增大、突眼、高代謝癥候群,且以青、中年女性高發(fā);非典型甲亢無以上典型表現(xiàn),而是往往以某一系統(tǒng)癥狀為突出表現(xiàn),尤其多見于老年甲亢患者,無明顯的高代謝狀態(tài),有時往往表現(xiàn)為淡漠、消瘦、抑郁等表現(xiàn)[1],為甲亢的診治帶來困難。慢性甲亢性肌病是非典型甲亢全身癥狀的表現(xiàn)之一,也是其重要的并發(fā)癥之一。本例患者為老年非典型甲亢患者。慢性甲亢性肌病通常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故無明顯誘因可循。其發(fā)病機制可能為過多的甲狀腺激素抑制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活性,減少骨骼肌內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含量,肌細胞內ATP和磷酸肌酸的合成減少,氧化磷酸化脫耦聯(lián),致蛋白質合成減少,影響肌球蛋白代謝,因而出現(xiàn)肌肉的形態(tài)改變和功能障礙[1]。其臨床表現(xiàn)有逐漸加重的肌無力,一般最先累及近端肌群,其次是遠端肌群,雙側多對稱,也有僅出現(xiàn)一側肢體無力,表現(xiàn)為蹲下后起立或上樓困難,上肢上舉困難,肩及髖部肌群、大小魚際肌受累多見,漸進性肌肉萎縮,肌群中肩胛帶肌受累程度重于骨盆帶肌群、伸側重于曲側,部分病例有肌肉酸痛及壓痛,一般無肌肉癱瘓和感覺障礙。甲亢的病程及嚴重程度與慢性肌病的發(fā)生有關,但與肌無力程度不相平行,一旦甲亢控制后,肌無力和肌萎縮可好轉。慢性甲亢性肌病除常被誤診為重癥肌無力外,也常被誤診為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2]、多發(fā)性肌炎、神經衰弱等。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其一,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甲亢肌病可以出現(xiàn)在甲亢患病期間的任何時間段,也可以無甲亢癥狀而單獨出現(xiàn)甲亢肌?。黄涠?,本病常慢性起病,多數(shù)患者肌病的癥狀較甲亢的癥狀出現(xiàn)早,或肌病癥狀明顯而掩蓋了甲亢癥狀,常以肌無力或發(fā)作性四肢對稱性癱瘓為首發(fā)癥狀就診。所以很容易誤診、漏診,延誤治療[3]。本例患者為男性,無明顯的高代謝癥候群,且起病是以雙下肢無力為首發(fā)癥狀,但在使用溴吡斯的明后,肌無力癥狀無明顯改善,可以排除重癥肌無力。臨床醫(yī)生對甲亢、慢性甲亢肌病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認識和重視不足,使得醫(yī)生忽視了甲亢的病情。因此提醒廣大醫(yī)務人員加強對慢性甲亢性肌病理解和認識,對可疑病例應盡早做甲狀腺功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