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四塊糖》的故事大家都是耳聞能詳。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長時,一天,在校園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磚頭砸另一個同學。陶行知及時制止同時令這個學生去自己的辦公室,了解情況后他回到辦公室,發(fā)現(xiàn)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顆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比我先到了?!苯又痔统龅诙w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說明你很尊重我?!痹撃猩鷮⑿艑⒁傻亟舆^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這時那名男生已經(jīng)已經(jīng)泣不成聲了:“校長,我錯了。不管怎么說,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 陶校長這時掏出第四顆糖:“你已經(jīng)認錯,我們的談話也結(jié)束了?!?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獎勵感化教育,輕而易舉的攻破了學生的心理防線,圓滿地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對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來說可能他已經(jīng)見慣了指責和批評,所以當他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就會立刻像個刺猬一樣把自己武裝起來,你所有好心好意的教誨對他來說就是百無一用了。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當孩子放下心中對你的抵觸心理和敵意時,他才會接受你的善意,也才會接受你的教育。
我班的小江是一個很頑皮但自尊心很強的孩子,他每天都在犯錯,幾乎每個課間都有孩子來告狀?!袄蠋?,小江又往地下扔紙了!”“老師,小江把墨囊里的墨水撒到我的身上了!”“老師,剛才檢查背誦,他沒有背過非不承認,說自己背過了?!薄看萎斘艺宜私馇闆r時,他都會一口否認,不是我干的。當我再逼問他時,他就會說“我也沒想這樣來!”“我就還有一點沒背過?!薄拔乙院髸??!薄瓕τ谒拇箦e不犯小錯不斷,讓我頗頭痛,有時我也會用眼睛惡狠狠地瞪著他,像是要把他吃掉一樣兇巴巴的。但過后,他還是老樣子,他成了我班級管理中的一個不治之癥。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竟然治好了這個不治之癥。那是一次語文課,我們要進行文本解讀的展示。四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文本解讀,雖然我已經(jīng)講了很多次什么是解讀文本,但是學生們總是不能明白,他們還是喜歡從工具書上照抄那些理解句子,我反復講還是效果甚微。課堂上,我選了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進行了展示,他還是把工具書的內(nèi)容讀了一遍,然后進行補充環(huán)節(jié)。沒想到小江也舉手表示想補充,我就叫了他,沒想到這個孩子單純的很,他就把自己對文本的感悟從一顆童心的角度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沒有大話空話,反而是孩童的童言稚語,引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大家都等著看我批評這個在他們眼中“不懂規(guī)矩”的孩子。可是,小江的回答不正是教學提倡的用生活解讀文本的最好范本嗎?這個孩子用他的生活經(jīng)驗,用他童真的語言詮釋了語文的真正含義,語文就應該是這么快樂,這么簡單的。聽到這里,我忍不住第一個帶頭鼓起掌來,并夸獎說這是本節(jié)課我聽到的最精彩的回答,以后大家可以模仿著小江的樣子進行文本解讀。
下課后,我從抽屜里拿出了給每次單元考試優(yōu)秀生準備的一顆糖送給了小江。小江美麗的眼睛睜的大大的,他仿佛不相信這一切。這一整天,我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都是亮亮的,小臉紅撲撲的。后來,幾次課間我來教室巡視都看到他拿著那顆糖看,放學的時候,他很認真的把那顆糖攥在手里拿回家了。
從那天以后,他就慢慢的變了。犯錯誤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而且即使犯了錯誤,當我問他時,他就會低下頭很認真的說:“我錯了,以后我不這樣了?!甭奈覍λ姆Q呼也變了,由叫全名變成了叫小江,還給他安排了一個關教室門的活。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顆糖,竟然改變了一個孩子。他每次見到我都會很親熱的走過來說聲:“李老師好!”我想,他是把我當成朋友了吧!或者,他開始信賴我了!
想要教育一個人首先要樹立平等的心態(tài),寬容的胸懷,對事不對人。凌駕他人對立斥責只會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教育孩子更是如此,逆反心理就是這樣累積而成的。所以,教育學生或者孩子時不應用訓斥、苛責、打罵等傷人自尊的方式,而應平心靜氣,換位思考,旁敲側(cè)擊,對比設喻,導化對方心理。很多時候,微笑比嚴酷更有力量,賞識比批評更具激勵。
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良意,潛移默化。教育就是這么奇妙,上一刻還讓你頭痛不已的“小魔鬼”,悄然間竟變成了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