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祥
物理學科和生活緊密相連,教師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并且夯實學生的“根基”.另外,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還能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抽象感知變得更加具體進而弱化難點,增強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教學離不開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地方的老師上課自以為講得津津有味,卻不知學生已經聽得精疲力盡,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蕩然無存,更談不上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這里推廣了“讓學引思”的教學思想.所謂“讓學引思”就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則主要考慮如何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學習與思考,關鍵是老師要在“讓”和“引”上有真功夫,深刻理解“讓學引思”內涵,能讓會引,“讓學”有度、到位,“引思”得法、充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讓學引思”的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運用的必要性
首先,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運用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課程改革標準指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為強調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強化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綜合素質.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進行更加細致和全面的了解,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有效增強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出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技能的目標.
其次,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和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若是能夠以多樣化的生活知識導入問題,使學生能夠研究熟悉的事物則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進行結合也能讓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得到強化.
三、生活化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導入課程知識.
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否成功將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是否被激發(fā)出來.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導入讓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生可以主動地去學習知識,因此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帶動學生積極思考,利用生活中的問題導入課程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照相機與眼睛”的過程中,知識技能目標為知道照相機的成像原理;認識眼球的基本結構,了解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在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提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機為我們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瞬間.你都見過哪些種類的照相機呢?”從而引出種類不同、功能層次不同的照相機,通過介紹讓學生明確不管是什么樣的照相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照相機的成像原理,這與它的結構分不開.在這樣的導入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更加濃厚.
2.運用生活案例引入課堂.
物理學科的學習有很多生活案例,生活案例的引入可以調動學生的認知儲備,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不同的知識入手給學生做生活化分析和講解,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熟悉感,減少恐懼感和陌生感,也強化快樂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富有趣味性的實驗引入到課堂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積極地構建學習情境,讓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更加有效,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汽化和液化”的過程中,教師致力于通過對液化過程的講解讓學生知道液化放熱,能解釋生活中的液化現象.在做好實驗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實驗過程中的注意點和易錯點,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演示實驗活動觀察水蒸氣的液化,觀察瓶內和瓶口上方有什么現象?水沸騰實驗中,不但注意觀察其氣泡的變化情況,而且注意聲音和溫度發(fā)生什么變化?水汽化后狀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水沸騰需要什么條件?這些都是中考中常考且易錯的內容.所以在平時教學和實驗中一定要展示交流以上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努力分析生活中常見現象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課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突破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并且?guī)椭鷮W生養(yǎng)成愛觀察、愛探究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