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美國草根運動興起:現(xiàn)實還是神話

        2020-02-07 05:33:24魏琢藝李慶四
        國際展望 2020年1期
        關鍵詞:貧富差距特朗普

        魏琢藝 李慶四

        【內(nèi)容摘要】? 美國一直是西方民主國家的代表,而美國人民也一直為擁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政府和社會及由此構(gòu)成的既充滿活力又井然有序的官民關系感到自豪。但自2008年以來一系列草根運動席卷美國,“愛國者運動”“茶黨”“占領華爾街”和各種抗爭行動都在訴說著美國民眾對政府和社會制度的不滿情緒。美國保守派草根出于反政治精英主義、逆全球化思維以及國內(nèi)社會構(gòu)成復雜所導致的訴求種類繁多且互不相容三方面原因,使充分利用了這些心理的特朗普在2016年成功贏得總統(tǒng)大選,可謂美國草根運動興起的里程碑。然而三年來的事實證明,草根和精英的對立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更加激烈,一個分裂的國會和社會已初見端倪。草根運動真相和未來究竟如何,令人充滿疑問,而全球范圍內(nèi)民粹主義的抬頭,也發(fā)人深思。通過梳理2008年以來美國草根運動的狀況,分析草根運動興起的原因,探討其對美國產(chǎn)生的影響,認為美國草根運動的根本訴求和目的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激烈的抗爭充其量只能引起短暫的政策改變,對美國經(jīng)濟、政治體制卻難以帶來根本性變革,同時,特朗普本質(zhì)上的精英身份也使其必然與右翼草根分道揚鑣,目前發(fā)生的一切顯然將只是一個神話。

        【關鍵詞】? 特朗普 ?草根運動 ?政治精英 ?反全球化 ?貧富差距

        【作者簡介】? 魏琢藝,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郵編:100872);李慶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 郵編:100872)

        【中圖分類號】 D771.2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1568-(2020)01-0066-19

        【DOI編號】 10.13851/j.cnki.gjzw.202001004

        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的落幕對于2020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只是一個開端。自特朗普執(zhí)政以來,美國兩黨之間和各自黨內(nèi)的矛盾都在激化,這對當下的美國及其對外關系,都是極大挑戰(zhàn)。從背景來看,特朗普受過正規(guī)的高等教育,畢業(yè)于美國常青藤院校之一的沃頓商學院,作為一位商業(yè)大亨,他也處于金字塔尖,可謂精英中的精英,然而,他卻否認自己是精英。除去其素來喜歡靠驚人之語嘩眾取寵外,更多則是因為“精英”在當下的美國政治中并不是一個褒義詞——它意味著通過政治手腕為自身謀取利益而忽略廣大工薪階層和中產(chǎn)階層的群體。[①]

        事實上在美國歷史中,共和黨一直以來更是精英群體的象征,現(xiàn)今的兩黨雛形初現(xiàn)于1828年的輝格黨(Whig Party)和民主黨,而同年的總統(tǒng)大選其實也代表著一場草根與精英的爭斗。從1828年大選到羅斯福新政再到20世紀60年代肯尼迪、約翰遜政府《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的頒布,民主黨代表的都不是“精英”群體。可如今的民主黨已被廣泛認為是與草根對立的“精英的黨派”,發(fā)生如此大轉(zhuǎn)變背后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特朗普正是利用了這種轉(zhuǎn)變以及從2008年開始加深的美國各階層人民的觀念和利益不協(xié)調(diào)取得了大選的勝利。

        本文旨在探討美國草根民眾和精英群體自2008年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影響,并分析這種沖突帶來的啟示,以回答美國草根反抗精英所追求的結(jié)果,究竟將成為現(xiàn)實,還是僅屬于神話這一問題。

        一、美國草根的觀念界定與發(fā)展

        擁有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國家對草根的界定以及左右觀念的劃分都略有不同,但對于美國而言,草根總體上可以分為左右兩派,他們的思想、組成群體以及核心訴求都不一致,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兩派的對立。美國左、右兩派草根運動在歷史上始終存在,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奧巴馬當選總統(tǒng)后,右翼草根對全球化帶來的經(jīng)濟和文化沖擊以及對非白人領袖的不滿日益加劇,最終影響了2016年總統(tǒng)大選的結(jié)果。

        (一)美國草根觀念界定

        草根(grassroots)概念雖然并非自始至終一以貫之,但基本上是指無權無勢的社會普通民眾乃至底層人士,與黨派陣營等無關。但不可否認,美國草根運動的興起與右翼民粹主義的抬頭不無關系。西方右翼民粹主義源自與精英主義的對立,而當前右翼民粹主義是右翼自由主義與民粹主義的結(jié)合,也就是“一種受右翼自由主義主導的民粹思潮和運動。”[②]除此之外,民粹主義的另一大特點是只代表一個團結(jié)一致的人民團體說話,如此一來就天然地分成“我們”和“他們”。[③]因此,為了更貼近美國國情,本文將草根分為右翼和左翼兩個派別,以便進行更清晰的論述。

        第一,右翼草根的組成群體與主張。右翼草根一般也被稱為右翼激進主義,這一群體最核心的信念是“白色人種的優(yōu)越性”(white superiority),認為白人是獨特、天才的種族。[④]在此之上,延伸出“白人民族主義”(white nationalism),即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本質(zhì)完全且只體現(xiàn)在早期歐洲定居者的社會、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實踐中,并支持一種“白人至上主義制度”(White Supremacist System)來賦予白人高于其他種族的特權和權力。[⑤]通???,導致右翼草根運動激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經(jīng)濟上的困難,特別是生活在依賴農(nóng)業(yè)的地區(qū)或是在藍領制造業(yè)領域工作的中等收入白人非常容易因經(jīng)濟困苦產(chǎn)生不滿,從而導致激進行為。[⑥] 二是社會變化方面的原因,主要指那些讓婦女和少數(shù)族裔獲得更大包容和權力的變化,以及美國社會的普遍多樣化也讓這些白人特別是男性感受到自己在社會中主導地位的下降而產(chǎn)生憤怒和不安情緒。[⑦] 三是對政府體系的負面看法,包括認為聯(lián)邦政府權力過大,侵犯個人自由例如槍支所有權,而這也包括對政治精英的不信任。[⑧]由于2008年奧巴馬成功創(chuàng)造歷史,成為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tǒng),再加上美國社會中如女權、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群體(LGBTQ)維權等的聲音逐漸擴大,使白人男性愈加感到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受到挑戰(zhàn),因此相比其他兩方面,社會變化逐漸處于矛盾激化主導地位,[⑨]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特朗普能當選美國總統(tǒng),其反精英、反移民、歧視女性、宣稱將工作都帶回美國、讓美國制造業(yè)回歸等論調(diào),幾乎全部回應了右翼草根關注的問題。

        第二,左翼草根的組成群體與主張。在上述基礎上,左翼草根的組成群體是被右翼草根敵視的少數(shù)族裔、女權主義者、LGBTQ群體以及因為受到高等教育更加相信平等概念的年輕人和學者們。如果白人的優(yōu)越性是右翼草根的核心信念,那么平等主義就是左翼草根的主要訴求。但可以看出,相較于右翼草根,左翼草根的組成群體更加復雜,且每個群體在平等這個大概念的支撐下也都有自己的核心訴求。因此左翼草根群體雖然具有多樣性并占有美國時下“政治正確”的優(yōu)勢,但實際上凝聚力可能稍遜。如果不是特朗普當選引起了轟動,可能左翼草根也不會展現(xiàn)如今的一致性,因為之前不同群體之間可能互相同情,但嚴格來講并算不上相互支持。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⑩]美國社會本身就是由不同且多樣的群體組成,而所有群體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正是這些訴求的不兼容引發(fā)了各種社會沖突。事實上,無論是右翼還是左翼,白人至上主義還是平等主義,他們描繪的理想社會和國家都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因此,如果美國堅持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民主傳統(tǒng),那么按照定義來講右翼草根的主張就是極度不合理也無法真正實踐的;而只要有不同的種族、性別、文化、工種,就會有矛盾和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出現(xiàn),左翼草根的平等主義也就只能一直在追求和完善的過程中,但并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二)2008年以來美國主要草根運動的回顧與梳理

        從美國獨立戰(zhàn)爭到南北戰(zhàn)爭再到民權運動,無不反映著多元化社會中難以避免的群體矛盾。從歷史上看,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與三K黨(Ku Klux Klan)在20世紀60年代的興起,可以算是極具代表性且被人熟知的左翼和右翼草根運動,因此本文對此不再贅述,而主要討論目前由特朗普所代表的右翼草根,對草根運動的梳理也以右翼草根運動為主。

        第一,“愛國者運動”(Patriot Movement)。在美國,最持久且影響甚廣的右翼草根運動當屬愛國者運動,它是20世紀90年代席卷全國的武裝公民民兵運動的延續(xù)。愛國者們關注的主要議題包括但不限于公民持槍權、土地公有制、移民問題、稅收問題等,然而將他們團結(jié)起來的是對聯(lián)邦政府的普遍不滿。[11]1995年,兩名該運動成員炸毀了俄克拉荷馬城的聯(lián)邦大樓,造成168人死亡,雖然第一階段的運動持續(xù)到2001年,但因為爆炸事件影響過于負面,導致愛國者運動之后短暫沉寂。[12]2008年奧巴馬的當選再一次激化了第二輪的愛國者運動,對于這些右翼草根來講,一個自由主義的黑人總統(tǒng)是完全不能接受的。[13]后來的愛國者運動出于塑造良好的公眾形象并更好地與公眾溝通以吸納更多成員的目的減少提及種族歧視的頻率,雖然本質(zhì)上的白人至上主義是不會變的,且愛國者運動中反穆斯林和反拉丁裔的活動在特朗普當選后明顯增加。[14]愛國者運動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直到現(xiàn)在一直存在,且由于這一運動包含有組織的民兵,導致很多起暴力甚至恐怖主義事件的發(fā)生,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右翼草根對聯(lián)邦政府強烈的不滿情緒與極端的排外心理。盡管它既有持久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目前看來美國“政治正確”的發(fā)展方向依然沒有改變甚至還被激化,所以推翻或者改革現(xiàn)有聯(lián)邦政府,建立一個真正符合右翼愛國者們標準的美國政府,是一個過于理想化乃至神話化的目標。

        第二,“茶黨”(Tea Party)運動。與愛國者運動緊密相關且既有歷史傳承又反映了當代美國社會分裂的現(xiàn)象當屬“茶黨”的產(chǎn)生。2009年,出于對奧巴馬政府房屋、醫(yī)改等政策的強烈不滿,“茶黨”應運而生。他們反對高稅收、移民、“大政府”,同時也夾雜著“白人至上”的民粹主義色彩,是典型的極右翼草根運動。自成立以來,“茶黨”通過一系列大規(guī)模示威運動以及媒體宣傳很大程度上激勵了保守派選民,幫助共和黨在2010年中期選舉中贏得眾議院多數(shù)席位。[15]“茶黨”與特朗普支持者多有相同點,除前述部分觀點之外,還包括對上層精英政治文化和下層懶惰且不作為的人群感到憤怒等。[16]特朗普在大選期間激進的“反移民”政策主張和種族觀點正是最大化地利用了二者的共鳴,進而使其贏得了更多選票。[17]二者最主要的分歧則是“茶黨”在政治上堅持“原教旨主義”,而特朗普屬于實用主義,并不會用憲法相關條款來制約自己。從特朗普目前的一系列政策就可以看出,他正在無限放大總統(tǒng)權力,這與“茶黨”信奉的原則相悖。[18]由于特朗普在政治上的不可預測性,未來二者之間的關系將走向何方,尚難以預料。

        第三,“占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 Movement)。2008年以來另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草根運動則是2011年發(fā)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但與“茶黨”不同的是,“占領華爾街”并不和平,與執(zhí)法部門存在暴力摩擦,不尊重私人和公共財產(chǎn),同時也缺乏運動思想主旨。[19]“茶黨”的創(chuàng)立雖然同樣出于對政府與社會的不滿,但是它也服務于努力工作卻艱難維持生計的中下層人群且以白人為主的特定的選民群體。[20]相比之下,“占領華爾街”更像是出于一種由社會的不平等而產(chǎn)生的純粹的憤怒宣泄,訴求多種多樣,這些示威者通過發(fā)泄對富人的仇恨團結(jié)在一起,但卻沒有一套完整的行動綱領,也沒有真正的領導者。[21]美國當時的貧富差距因為通貨膨脹日益拉大,令社會中下階層日益感到不安,從而導致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爆發(fā)。[22]然而,“占領華爾街”對美國政治和社會帶來的影響并不算深遠,更多只是為奧巴馬政府提供了一個加強企業(yè)監(jiān)管以及提高富人納稅比重的借口而已。雖然占領運動基本上以和平方式結(jié)束,但并沒有從源頭上解決民眾關心的貧富兩極分化問題。

        第四,“不可分割運動”(Indivisible Movement)。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16年憑借草根支持執(zhí)政的特朗普卻遭遇了草根運動的抗議。自特朗普執(zhí)政以來,另一場完全不同的草根運動也已展開。以高校學生為首,美國各地爆發(fā)了多次游行抗議活動以示對特朗普執(zhí)政的不滿。這場由受到左翼思想影響的青年主導的草根運動被稱為“不可分割運動”,旨在抵抗特朗普領導的政府并幫助民主黨取得勝利。正是這種政治草根活動在2018年的“爆炸式增長”,助力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奪回了眾議院。[23]這場運動還衍生了很多類似“左轉(zhuǎn)”聯(lián)盟(Swing Left)這樣的組織,雖然這些組織在對于自己是否屬于民主黨的認知上存在分歧,但因為反對特朗普政府的主要途徑就是讓民主黨變得更加強大而且必須強大,所以“不可分割運動”并沒有因此喪失凝聚力,并且由于參與者大多數(shù)是曾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與“茶黨”和“占領華爾街”相比在行動上也更有規(guī)劃和章法。[24]而且,因為大部分“不可分割運動”中的草根活動者很有可能成為下一批政治精英而具有潛在的影響力和研究價值。

        綜上所述,美國種族的多元化以及每個社會都必然存在的階層化使情況變得更加復雜,比如,非裔律師和非裔工人是同一個種族但卻屬于不同階層,導致他們一部分的訴求可能是相同的,但另一部分訴求則毫不相容。美國社會自2008年金融危機起就開始動蕩不安,從奧巴馬到特朗普這兩位身份特殊總統(tǒng)的出現(xiàn)更加深了民眾的分化,而草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梢钥隙?,美國草根運動正在興起,如果政府不積極面對民眾的主要訴求,情況可能愈演愈烈,最終使美國變成一個完全分裂的社會。一旦美國分裂的局面不可扭轉(zhuǎn),那么右翼草根主張的白人至上主義社會等級制度和左翼草根主張的眾生平等的多元化社會都將化為泡影。毋庸諱言,當前的草根運動看似聲勢不小而且影響很大,但與精英相對的美國草根運動始終存在,而當前草根運動的本質(zhì)只是先前相對沉默的那部分草根的“勝利”,而非整個草根運動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更談不上在美國政治版圖中的地位上升。

        二、美國草根運動興起的原因

        2008年以來美國草根運動的興起以及2016年特朗普當選之后左右兩派草根矛盾的激化,是與社會沖突的頻繁發(fā)生息息相關的,或者說是底層民眾對社會不公的本能反應,即自我保護利益的行為,這意味著草根運動與社會沖突成為一枚硬幣的兩面。社會沖突進入顛覆性發(fā)展階段的原因可分三個層面。首先是政治層面,美國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質(zhì),事實上更多是受既得利益集團影響而忽略公眾民意,導致民眾對利益集團產(chǎn)生憤怒情緒并因問題久久得不到解決而不安。其次是經(jīng)濟層面,在全球化真正走向全球的時候,受益者逐漸增多,作為原本倡導者的美國自認為受益遞減,而作為受教育程度不高且接觸外國人較少的草根人群,更多地把全球化視作對本土文化的威脅。再次是社會文化層面,美國社會中種族、階層、宗教以及性別群體的訴求也多樣且復雜,使政府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顧及一部分人群的訴求而忽視另一部分的利益,也導致了社會矛盾激化和對政府的不滿增加。

        (一)美國政治制度對草根運動形成的作用

        作為西方法治國家代表,至少從表面上看美國的法治環(huán)境較為優(yōu)越,但事實上,美國政治制度中民主的偏頗使公眾對政府越來越失望。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家馬丁·吉倫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學的本杰明·佩吉(Benjamin I. Page)在2014年就美國民主制度中人們的偏好對政策的影響進行了一項研究。[25]通過對1 779個政策問題的追蹤和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精英和既得利益集團對政策非常有影響力。與此相對,大眾利益集團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微乎其微,其中普通公民的觀點甚至根本無法產(chǎn)生獨立影響,尤其是其訴求與精英和利益集團不符的時候,而國會議員對競選資助者的意愿比對人民的意愿更敏感,因為如果前者認為沒有得到回報,很可能會停止資助。[26]所以,75%的美國人認為普通民眾在華盛頓的影響力太小,且82%的人認為有錢人對政府的影響過多。[27]正是特朗普競選期間關于重新恢復中產(chǎn)階層的目標打動了他們,認為他會“選真正優(yōu)秀的人去做這件事”[28]。這表明,美國的制度設計看上去公平而民主,但在現(xiàn)實中并不有利于底層,而長期以來制度固化的結(jié)果是政治權力、經(jīng)濟利益與普通民眾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失衡,底層利益成為犧牲的對象。由此可見,如果民眾的主張得不到政府支持,曾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反而激化了精英和利益集團主導的寡頭政治的趨勢,這就成為引發(fā)草根運動的重要原因。

        右翼民粹主義得到廣泛支持是因為民眾對經(jīng)濟和人身安全感到不安、對國家前景和西方文明的發(fā)展有危機感以及對政治精英的失望和不滿,所以特朗普的改革大旗讓草根看到了希望,卻造成了分裂。[29]特朗普執(zhí)政以來的兩黨內(nèi)斗不惜使聯(lián)邦政府創(chuàng)造了關門新紀錄,選舉本身成為政客追求的目的,而治理卻排在了其次。被裹挾到選舉進程中的選民,永遠無法擺脫從對一次選舉的希望到失望,繼而對又一次選舉的希望到失望的周期性循環(huán),卻仍然對所謂“合法推翻政府”充滿盲目期待。以草根利益代表上臺的特朗普執(zhí)政三年并沒有能遏制貧富兩極分化的趨勢,表明美國以及西方選舉政治陷入“民主的陷阱”,導致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關系的失衡,而草根運動興起的本質(zhì)是大眾利益沒有得到關切的表現(xiàn)。

        (二)全球化在草根運動形成中的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國內(nèi)對于全球化是否對美國有利的懷疑也在不斷加深,其中草根群體表現(xiàn)得最為激進,甚至多次圍堵世貿(mào)組織會場。比如,僅有40%的美國人認為全球化是正向力量,僅略高于法國列倒數(shù)第二;而發(fā)展中國家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都對全球化持有高度支持看法。[30] 2006年,共和黨對全球化的滿意度還高于民主黨,但2008年后就急劇下降,而民主黨對全球化的滿意度反而持續(xù)升高,并且受調(diào)查的民眾認為全球化對美國經(jīng)濟和消費者是有利的,但只有35%的人認為全球化有益于就業(yè),換言之,大部分人認為全球化對美國普通民眾的就業(yè)等有威脅。[31] 1988—2008年間,全球中上階層和世界人口中最貧窮的5%的實際收入損失最大,而亞洲人則占了收入增長的絕大部分。[32]可見,美國人不再是全球化進程中最受益的群體,大部分工作反而因全球化自由貿(mào)易的緣故而流失到其他國家,讓民眾對全球化產(chǎn)生了不安情緒和負面看法。反全球化情緒在美國還表現(xiàn)為對外來文化的抵制。全球化蓬勃發(fā)展除了經(jīng)濟合作更密切外,各國也加深了文化交流。美國國內(nèi)一些人口相對稀少的州或農(nóng)村地區(qū)的選民很少與外國人接觸,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因為更擔心競爭壓力和“文化入侵”而對移民持敵視態(tài)度和反對立場。[33]大部分人也因擔心工作流失而倍感焦慮,外來移民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會使美國低學歷人群就業(yè)更為困難,加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34]

        從美國國內(nèi)經(jīng)濟情況看同樣如此。特朗普為恢復實體經(jīng)濟推動的基建根本沒有多大進展,甚至已遷的美國企業(yè)也再次外遷;其任內(nèi)最主要的減稅計劃完成后,只是大資本家和大企業(yè)主獲得了好處,特別是華爾街金融家和軍工巨頭受益最大,而幫助特朗普勝選的藍領白人和農(nóng)民并非真正受益者,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草根的利益毫無改善。正是由于國內(nèi)經(jīng)濟局面沒有得到根本好轉(zhuǎn),特朗普才把矛頭指向全球化,指向貿(mào)易伙伴,企圖轉(zhuǎn)移矛盾,推卸自己的責任。

        (三)社會多元化在草根運動形成中的作用

        多元社會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上升期有利于和諧相處,否則難免發(fā)生沖突,這在美國有典型表現(xiàn)。美國社會中身份和階層的雙重認知導致其民眾的訴求紛繁多樣,但難以滿足且相互沖突。種族、性別、宗教、貧富都是可能引起分裂的根本問題。美國國內(nèi)種族沖突的一個主要表現(xiàn)是白人警察在執(zhí)法過程中不合理地對非裔公民開槍或使用暴力,如2015年巴爾的摩發(fā)生的黑人青年弗萊迪·格雷(Freddie Gray)在被拘捕期間重傷致死事件,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當?shù)胤且崦癖娐?lián)名抗議,并爆發(fā)了游行示威甚至出現(xiàn)了焚燒警車等激進行為,從而加深了種族隔閡。盡管在美國當下“政治正確”的大環(huán)境下很多白人看似對少數(shù)族裔的遭遇感到同情,但實際上很難真正地感同身受,66%的非白人認為美國當今社會存在的針對少數(shù)族裔的偏見非常嚴重,而只有39%的白人持有相同看法。[35]可以推測,當少數(shù)族裔為自己爭取平等和權利的時候,很多白人對此持冷漠甚至反對態(tài)度,少數(shù)與多數(shù)的矛盾日益凸顯。悲觀地看,從英屬殖民地時開始,種族歧視早已在北美社會根深蒂固,白人特權思維和少數(shù)族裔的自卑仍將繼續(xù)對美國政治體系產(chǎn)生影響。[36]

        同樣,女性面臨的社會和職場歧視與不平等也很嚴峻。男性和女性所從事的工作類別有明顯區(qū)別,而男性的工作待遇總體比女性更優(yōu)越。[37]這可能源于三種機制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由女性主導的職位的平均工資更低,雇主容易出于能力原因以及照顧家庭等因素將女性歸類為預期收入較低的工作,男性雇主為了維護男性特權付給女性較少的工資。[38]不幸的是,這種性別不平等并沒有改善。在性別平等方面,美國在144個國家中僅排在第49位,比2016年下降了4位,與2006年相比下滑了26位。[39]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宗教多元化與種族多元化同樣不可避免,美國第一批殖民者很大部分是因宗教避難來到新大陸。如今,宗教沖突在反穆斯林情緒中體現(xiàn)得最突出,尤其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后,很多美國人把國仇家恨發(fā)泄在了穆斯林身上,忽視溫和派穆斯林的存在,認為所有穆斯林都是極端主義,并一度被小布什總統(tǒng)的“反恐戰(zhàn)爭”推向高潮。雖然與那時相比美國人對國內(nèi)穆斯林的態(tài)度有所緩和,但仍有44%的美國人認為伊斯蘭教與民主之間存在天然沖突,69%的美國人認為穆斯林在美國面臨很多歧視,另外共和黨對穆斯林的看法更負面。[40]特朗普認為墨西哥移民給美國帶來了諸多問題,他還更堅決地反對接收穆斯林難民,并用“特洛伊木馬”為比喻,認為如果接收過多難民就是在掩護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恐怖分子進入美國。[41]此外,貧富差距以及薪資不平等也在不斷加劇,仇富心理蔓延,這也催生了草根運動。

        綜上所述,美國草根運動興起和民粹主義抬頭源于美國民眾對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三方面的不滿,而這三方面因素又相互關聯(lián)且錯綜復雜,就如同“茶黨”和“占領華爾街”之間的微妙關系一樣。這些社會矛盾及其衍生出來的不安情緒,已使美國政治生態(tài)發(fā)生了不可忽視的改變,草根運動的影響很深刻,盡管不會改變美國政治的基本盤。

        三、美國草根運動的影響與未來

        草根群體對美國造成的主要影響可分為政治和社會兩方面。盡管特朗普的當選借助過草根運動并在其任內(nèi)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運動的興起,但美國草根運動的前景并不被看好,其充其量不過是精英實現(xiàn)政治目標的工具,任何社會制度都存在自我強化的內(nèi)在慣性,固化著現(xiàn)有運動不使其脫軌。世界范圍內(nèi),右翼民粹主義上揚需要我們加以關注。

        (一)美國草根運動興起的直接影響

        保守派草根在2016年義無反顧地把票投給了特朗普,是因為特朗普敏銳地察覺到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滿情緒并完美地將其加以利用的結(jié)果。在爭取黨內(nèi)提名時他承諾將完全代表人民的聲音,打擊精英統(tǒng)治并在就職典禮上提出要將權力徹底轉(zhuǎn)移給人民。[42]另外,特朗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強硬的反移民立場和“美國優(yōu)先”政策,也有效呼應了草根階層對全球化帶來的工作流失和文化入侵的抵觸情緒。民主黨的確曾經(jīng)是工人階層所支持的黨派,但在過去30年中民主黨開始從企業(yè)和華爾街高管那里籌措競選資金,并試圖從“搖擺”的郊區(qū)上層家庭獲得選票,在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和自由貿(mào)易的同時忽略了工人和工會的利益。[43]同時,民主黨也開始試圖在政策上吸引如年輕人、少數(shù)族裔等新的選民群體,使之與工人階層的紐帶越來越弱,這被特朗普抓住了機會,并贏得了大量選票。

        此后,草根則造成了另一政治影響——一個分裂的國會。事實上,在特朗普就任以后,兩黨的分歧持續(xù)加劇,在種族、移民、經(jīng)濟、環(huán)境等問題上都看法相左。2018年中期選舉,民主黨奪回眾議院,并有超過100名女性贏得兩院席位,其中大部分是民主黨,身份也非常多樣化,其中包括穆斯林、非裔、跨性別者等。[44]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女性對特朗普性別歧視言論的不滿,想要通過參選改變現(xiàn)狀并制衡特朗普。的確,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有極大可能對特朗普進行政治清算?!巴蹰T”發(fā)生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馬上宣布開啟對特朗普總統(tǒng)的彈劾進程,但共和黨的參議院并不會允許足夠票數(shù)判定總統(tǒng)有罪并將其彈劾下臺。[45]分裂的國會所展示的并不是任何一方的優(yōu)勢,而是各方的弱點,除了政府陷于效率低下外,還可能加劇黨派斗爭。

        比國會分裂更嚴重的則是社會分裂。77%的美國人認為國家“在重要價值觀上存在嚴重分歧”[46],兩黨都傾向于生活在一個周圍與他們都持相同意見的環(huán)境里,所以很難接觸到另一方的想法并友好溝通。[47]盡管一直以來的假設和傾向都是右翼相對于左翼更缺少政治寬容,但事實上雙方均缺乏政治寬容度,兩者都只對在大方向上與自己一致但小問題上不同的對手寬容,但只要觀念立場不同(即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無論對方實際觀點如何都沒有容忍度。[48]作為西方世界的燈塔國家,美國這個自由社會環(huán)境似乎沒有從內(nèi)部提供不同派別對立沖突的緩解條件,各自在自我運動的慣性軌道上一意孤行,如此一來,實現(xiàn)草根的根本訴求與解決實際存在的社會問題只能永遠是紙上談兵,成為一個美好卻又遙遠的神話。目前有人認為美國已在或?qū)⒁?jīng)歷一場新的“冷戰(zhàn)”或“內(nèi)戰(zhàn)”。雖然目前美國的法治和良好的經(jīng)濟狀況使美國人不會貿(mào)然選擇暴力沖突,但如果政府和商業(yè)精英持續(xù)挑戰(zhàn)憲法并不惜犧牲經(jīng)濟機會,那么一場“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的可能性則大大增加。[49]

        (二)美國草根運動難以改變政治現(xiàn)實

        第一,草根是否能真正興起并切實改變政治生態(tài),可以從美國社會的改良傳統(tǒng)中找到蛛絲馬跡。自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以來,雖然憲法規(guī)定的持槍自由成為普遍現(xiàn)實,并被看作個人抗衡政府強權的權利,但美國本土基本沒有發(fā)生過具有實質(zhì)意義的反叛和分裂運動。普遍持槍的現(xiàn)實本來是美國革命或反叛行動的有利條件,而且特朗普上任不久確實發(fā)生了加州和得州鬧獨立的事件,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其原因,一是作為偏安北美一隅的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前很少卷入與列強的沖突,消除了外部輸入的不安定因素。二是美國國力長期處于上升勢頭,國內(nèi)矛盾在不斷增長的國家利益中得到一定緩解,鮮有為生計揭竿而起的群體存在。三是美國優(yōu)越的自然稟賦,如從印第安人手里奪得的廣袤土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從世界各地移民來的能工巧匠等,使美國能人有用武之地。四是美國憲法規(guī)定的私有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激發(fā)了美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jié)摿Γ蛊涑蔀楸姸嘁泼駠抑械馁?,并通過收買工人運動領袖等手段,極大緩解了顛覆性社會變動的壓力。這說明歷史并不悠久的美國,與生俱來的社會改良主義傳統(tǒng)卻由來已久,正是“例外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fā)揮作用的結(jié)果,才避免了革命運動在美國的發(fā)生,也就注定了草根運動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將來都無法改變政治格局。

        特朗普當政以來,美國草根運動與身份認同運動和政治正確混雜在一起,總體上屬于左翼陣營力量的溢出效應,只是由于特朗普打著反對精英的旗號,兩者才臨時結(jié)合在一起,它們并非天然同盟軍。這決定了草根的訴求不可能在特朗普任內(nèi)得到實現(xiàn),分道揚鑣是必然,結(jié)果自然是特朗普的權力基礎越牢固,草根支持者被出賣得越徹底。

        第二,美國的基本制度設計給資本提供了發(fā)揮作用的巨大空間,甚至把政治和政府都變成了牟利工具。這種制度設計之巧妙、意圖掩飾之隱蔽,普通民眾難以洞察而甘愿任其擺布。它顯然有利于企業(yè)發(fā)展,而發(fā)展強大起來的企業(yè)利益集團設法通過左右政治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利益集團游說成為美國政治中的常態(tài),而大多數(shù)民眾成為政治異化的對象。雖然憲法允許公開透明的游說活動,但只有實力強大的特殊利益集團才有能力影響政治議程,從而攫取更大利益。總統(tǒng)選舉同樣如此,雖然林肯被視為底層升遷的勵志象征,但絕大多數(shù)當選的總統(tǒng)并非來自底層,要么是被大資本家推到前臺的代言人,要么正如特朗普本身就是資本家。但奇怪的是,美國民眾影響不了政治卻從不去反思制度的本質(zhì)問題,反而是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特別是四年一次的大選,表面上給不滿現(xiàn)狀的選民提供了合法影響政府的機會,認為不同政黨執(zhí)政將改變一切,但不會更不愿接受兩黨事實上并無區(qū)別的現(xiàn)實,最后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的政黨輪替。

        盡管美國社會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應該朝向更加平等、自由和公平,但總體實力越來越強大、游說技巧越來越嫻熟的資本力量,在對付草根民眾方面越來越占有優(yōu)勢地位,在社會財富分配和公平正義方面,掌握更多發(fā)言權,正是這一比較優(yōu)勢剝奪了草根應有的影響力和成就。事實證明,草根向來沒有能力介入資本與政治的博弈,即便自以為手中的選票發(fā)揮了作用,并為此沾沾自喜,但也不過只是不自覺地做了資本與權力游戲的裝飾品。

        第三,草根無法掙脫已經(jīng)固化和僵化的傳統(tǒng)與制度的桎梏而改變社會現(xiàn)狀,這本來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穩(wěn)定的表現(xiàn),但卻阻礙必要的改革和與時俱進。美國當年結(jié)束內(nèi)戰(zhàn)的那種妥協(xié)式安排,即使反叛將軍羅伯特·李(Robert Lee)也被無條件釋放,是其寬容和包容的社會文化的體現(xiàn),這種文化為美國早期經(jīng)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然而,隨著金融危機后經(jīng)濟問題凸顯、兩極分化加劇和草根地位窘迫,美國文化中的包容色彩逐漸褪色,這在兩黨競爭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在困難時期犧牲底層利益本來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信仰的必然選擇。事實上,冷戰(zhàn)結(jié)束后美國如日中天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強化了“存在即合理”這一邏輯,不僅對國際政治產(chǎn)生了超強影響力,而且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放大了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在美國處于有利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時,積極因素當然壓倒和掩蓋著消極因素;而當內(nèi)外環(huán)境不那么有利時,消極因素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雖然經(jīng)過奧巴馬政府八年努力經(jīng)濟有所起色,而特朗普稅改等措施也提振了就業(yè)和經(jīng)濟。但是這些只是表面現(xiàn)象,因為只有制造業(yè)指數(shù)更具說服力,自2019年8月突破50后,9月和10月又接連下滑,這是美國經(jīng)濟十年來少有的現(xiàn)象。[50]

        與希拉里任國務卿時的做法相同,特朗普一再從外部尋找美國經(jīng)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歸罪于他國。若對手妥協(xié),美國就通過輸出矛盾解決問題,如改善社會底層生計等。長期以來美國確實因此受益良多,比如通過美元的強弱走勢制造金融動蕩,在全世界攫取利益屢屢得手,諸如印度、俄羅斯、阿根廷、土耳其等都深受其害。但如果對手并不妥協(xié)或遇到障礙,美國的目的就難達到,內(nèi)部矛盾或?qū)⒓せV忻蕾Q(mào)易摩擦即為一例,這時美國也無法像過去那樣緩解自身矛盾。從理論上講,矛盾激化會激起底層反抗,草根運動會趁機興起。面對挑戰(zhàn),美國精英要么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以轉(zhuǎn)嫁矛盾,要么犧牲草根利益以推遲和掩蓋矛盾。特朗普競選時就聲稱不卷入戰(zhàn)爭,其在中東的政策如再三回避與伊朗的直接武力沖突表明,通過國家間的直接戰(zhàn)爭轉(zhuǎn)移矛盾不是債務負擔沉重的美國的第一選項,因為那樣做意味著美國草根階層需要付出更大的犧牲。

        (三)右翼民粹主義在世界范圍內(nèi)抬頭

        值得關注的是,在當今草根運動興起導致左右兩派對立的現(xiàn)象并不僅限于美國,而成為一個廣泛的、超越國界的現(xiàn)象,其中以與美國同樣為西方民主國家的歐洲各國為主要代表。和美國一樣,歐洲右翼草根同樣在全球化中感受到了不安??鐕鲃訉е麓罅恳泼裼咳霘W洲并與本土居民競爭就業(yè)機會,而且,大量穆斯林難民涌入歐洲各國,對歐洲各國的治安也產(chǎn)生了較大負面影響。同時,對失去民族自治、傳統(tǒng)和價值觀的恐懼,對貧富差距的加劇感到憤怒,都對催生歐洲右翼民粹主義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因此,其他西方國家應該對美國國內(nèi)目前混亂的政治和社會狀況引以為戒,阻止自己國家和世界向更加分裂的方向發(fā)展。以英國脫歐為例,盡管英國通過公投方式?jīng)Q定退出歐盟,但是脫歐公投后英國的親歐派們?nèi)匀唤M織了大量草根運動表達自己對這一結(jié)果的不滿和憤懣。[51]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初對占歐盟80%人口的10個成員國的9 935名受訪者進行關于脫歐的民意調(diào)查,雖然只有18%的人希望本國退出歐盟,但是也有53%的人支持應該就是否繼續(xù)留在歐盟舉行公投,并且有51%的人希望本國政府而不是歐盟與世界其他國家談判未來的貿(mào)易協(xié)定。[52]同時,多數(shù)人還認為在決策過程中德國起到了突出的領導作用,雖然歐洲人對德國都存有好感,但一國獨大對歐盟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53]同樣作為西方國家,歐洲各國民眾與美國民眾一樣,對政府和社會問題的看法逐漸趨向負面并出現(xiàn)分裂。在政治方面,在8個西歐國家中有6個國家超過半數(shù)以上的民眾認為民選官員并不在乎普通民眾的想法,同樣質(zhì)疑本國的民主。[54]而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的一系列調(diào)查表明,從2008到2016年,18個國家對地方民主的信任水平下降,但在2017年開始有所回升。[55]這些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表明,歐盟成員國對歐盟和本國政府都存在很大的不滿,對于大部分歐洲國家而言,本國社會文化和政治遠不如美國復雜,但如果不能解決民眾對政府缺乏信任的問題,則也有走向民粹主義的可能,目前很多歐洲國家的極右翼政黨的社會政治影響趨強,如若掌權則后果堪憂。

        結(jié) 束 語

        美國保守派草根出于反政治精英主義、逆全球化主義以及國內(nèi)社會構(gòu)成復雜導致訴求多元且互不相容三方面的原因,使充分利用了這些心理的特朗普在2016年成功贏得總統(tǒng)大選,而由于左翼的反抗造成了一個分裂的國會和更加分裂的社會。這說明無論看似多么完善的政治體制都無法完全避免社會不平等。特朗普入主白宮后,雖然表面上在兌現(xiàn)其選舉時的承諾,但事實上他所采取的行動和發(fā)表的言論都在加劇精英和草根之間的沖突。由于民主黨掌握的眾議院與特朗普在諸多問題上針鋒相對,使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斗爭掩蓋了草根運動的聲勢。2020年的總統(tǒng)大選對美國乃至國際社會的未來都至關重要,只有一位既能代表工人階層又不引導大眾仇視精英的候選人勝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遏制美國社會分裂的趨勢,平復其他國家正在上升的右翼民粹主義情緒,并舒緩美國“退群”產(chǎn)生的國際影響。美國草根運動在現(xiàn)實中已然存在,但其結(jié)束精英統(tǒng)治下的不平等的目標卻極不現(xiàn)實。特朗普對精英的態(tài)度更微妙,與其說他是一個“偽草根”,不如說他更痛恨精英不把自己視為其中的一員。“精英循環(huán)”理論表明,精英永遠不會消失,歷史只是新精英取代老精英的循環(huán)。[56]因此,雖然存在草根出身的領袖,但是一旦躋身領導階層以后實際上就不再屬于草根群體。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其他人,均利用了美國保守派草根當下對現(xiàn)實和精英的憤怒取得政治利益,在獲得利益之后并試圖維持這一利益之際,他們已經(jīng)逐漸成為新的精英群體。而美國正在發(fā)生的所謂草根運動興起,則只是一個神話而已。

        [責任編輯:楊 立]

        [①] Robert W. Merry, “Americas First Elites,”American Conservative, November 26, 2018, https://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americas-first-elites/.

        [②] 周穗明:《西方右翼民粹主義政治思潮述評》,《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7年第7期,第59—60頁。

        [③] Daniel Béland, “Right-Wing Popu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Insecurity: How President Trump Frames Migrants as Collective Threats,”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19, p. 3.

        [④] Chip Berlet and Spencer Sunshine, “Rural Rage, the Roots of Right Wing Popu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Vol. 46, No. 3, May 7, 2019, p. 484.

        [⑤] Ibid.

        [⑥] James A. Piazza, “The Determinants of Domestic Right-Wing Terrorism in the USA: Economic Grievance, Societal Change and Political Resentment,”Conflict Management and Peace Science, Vol. 34, No. 1, 2017, p. 54.

        [⑦] Ibid., p. 56.

        [⑧] James A. Piazza, “The Determinants of Domestic Right-Wing Terrorism in the USA: Economic Grievance, Societal Change and Political Resentment,” Ibid., p. 58.

        [⑨] Ibid., p. 70.

        [⑩] 美國學界過去習慣使用“大熔爐”(Melting Pot)表達美國多民族特征,后更多使用“沙拉拼盤”(Salad Plate)或“馬賽克”(Mosaic)等替代。

        [11] Hollee S. Temple and John Temple, “Theyre Not All Racist Nut Jobs-and 4 Other Observations about the Patriot Militia Movement,”Homeland Security News Wire, October 23, 2019, http://www.homelandsecuritynewswire.com/dr20191023-they-re-not-all-racist-nut-jobs-and -4-other-observations-about-the-patriot-militia-movement?page=0,0.

        [12] Chip Berlet and Spencer Sunshine, “Rural Rage, the Roots of Right-Wing Popu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p. 482.

        [13] Ibid., p. 485.

        [14] Hollee S. Temple and John Temple, “Theyre Not All Racist Nut Jobs-and 4 Other Observations about the Patriot Militia Movement.”

        [15] Edward Ashbee, “Bewitched—The Tea Party Movement: Ideas, 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Political Quarterly, Vol. 82, No. 2, April-June 2011, p. 162.

        [16] Willis Patenaude III, “Modern American Populism: Analyzing the Economics behind the ‘Silent Majority, the Tea Party, and Trumpism,”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 78, No. 3 May 2019, p. 815.

        [17] Ibid.

        [18] William H. Westermeyer, “How the Tea Party Transformed American Politics,”Sapiens, February 17, 2017, https://www.sapiens.org/culture/tea-party-american-political-culture/.

        [19] John Levi Martin, James P. Murphy, and Rick Moore, “Protest Movements and Citizen Discontent: Occupy Wall Street and the Tea Party,”Sociological Forum, Vol. 33, No. 3, September 2018, p. 582.

        [20] Ibid., p. 581.

        [21] Matt Kibbe, “Occupy Wall Street Is Certainly No Tea Party,”Forbes, October 19, 2011,https://www.forbes.com/sites/mattkibbe/2011/10/19/occupy-wall-street-is-certainly-no-tea-party/#62738bde330c.

        [22] Isabel V. Sawhill, “Are We Headed toward a Permanently Divided Society?” Brookings Institution, March 30, 2012,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8024706_Are_We_Headed _Toward_A_Permanently_Divided_Society.

        [23] Richard Haass, “What the Global Elite Can Learn from Donald Trump,”Time, January 25, 2018, https://time.com/5118038/global-elite-donald-trump/.

        [24] Ibid.

        [25] Martin Gilens and Benjamin I. Page, “Testing Theories of American Politics: Elites, Interest Groups, and Average Citizens,”Perspective on Politics, Vol. 12, No. 3, September 2014, pp. 564-581,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erspectives-on-politics/article/testing-theories -of-american-politics-elites-interest-groups-and-average-citizens/62327F513959D0A304D4893B382B992B/core-reader.

        [26] Ibid, p. 576.

        [27] Laurie Kellman and Emily Swanson, “AP-NORC Poll: Three-quarters in US Say They Lack Influence,”AP-NORC, July 12, 2017, http://www.apnorc.org/news-media/Pages/AP-NORC -Poll-Three-quarters-in-US-say-they-lack-influence.aspx.

        [28] Ibid.

        [29] 周穗明:《西方右翼民粹主義政治思潮述評》,第62頁。

        [30] Jeff Desjardins, “This Is Wha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ink about Globalization,” World Economic Forum, November 13, 2017,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11/what -your-country-thinks-of-globalization.

        [31] Dina Smeltz, Craig Kafura, and Lily Wojtowicz, “Actually, Americans Like Free Trad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September 7, 2016, https://www.thechicagocouncil.org /publication/actually-americans-free-trade.

        [32] Rory Horner, Daniel Haberly, Seth Schindler, and Yuko Aoyama, “How Anti-Globalization Switched from a Left to a Right-Wing Issue—and Where It Will Go Next,”Conversation, January 25, 2018,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anti-globalisation-switched -from-a-left-to-a-right-wing-issue-and-where-it-will-go-next-90587.

        [33] Farok J. Contractor, “Why Do People Oppose Globalization?”Yale Global, June 15, 2017, https://yaleglobal.yale.edu/content/why-do-people-oppose-globalization.

        [34] 付隨鑫:《美國的逆全球化、民粹主義運動及民族主義的復興》,《國際關系研究》2017年第5期,第37頁。

        [35] Ryan Struyk, “Blacks and Whites See Rac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Very, Very Differently,” CNN, August 18, 2017, https://www.cnn.com/2017/08/16/politics/blacks-white -racism-united-states-polls/index.html.

        [36] Lawrence D. Bobo, “Racism in Trumps America: Reflections on Culture, Sociology, and the 2016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68, No. S1, 2017, p. S99.

        [37] Philip N. Cohen, “The Persistence of Workplace Gender Segregation in the U.S.,”Sociology Compass, Vol. 7, No. 11, 2013, pp. 889-890.

        [38] Ibid., p. 895.

        [39] Alanna Petroff, “Its Getting Even Harder to be a Woman,” CNN, November 2, 2017, https://money.cnn.com/2017/11/02/news/gender-gap-inequality/index.html.

        [40] “U.S. Muslims Concerned about Their Place in Society, but Continue to Believe in the American Dream,” Pew Research Center, July 26, 2017, http://www.pewforum.org /2017/07/26/findings-from-pew-research-centers-2017-survey-of-us-muslims/.

        [41] Jason A. Edward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Donald Trump and Redefining the U.S. Role in the World,”Communication Quarterly, Vol. 66, No. 2, 2018, pp. 185-186.

        [42] Yascha Mounk, “America Is Not a Democracy: How the United States Lost the Faith of Its Citizens—and What it Can Do to Win them Back,”Atlantic, March 2018,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8/03/america-is-not-a-democracy/550931/.

        [43] Stanley Greenberg, “The Democrats ‘Working-Class Problem, ”American Prospect, June 1, 2017, https://prospect.org/labor/democrats-working-class-problem/.

        [44] Gary C. Jacobson, “Extreme Referendum: Donald Trump and the 2018 Midterm Elections,”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34, No. 1, 2019, pp. 25-26; 34.

        [45] Stephen Collinson, “A Divided Congress, A Divided America,” CNN, November 7, 2018, https://www.cnn.com/2018/11/06/politics/2018-election-updates/index.html.

        [46] Livia Gershon, “Just How Divided Are Americans Since Trumps Election,” History, November 8, 2017, https://www.history.com/news/just-how-divided-are-americans-since-trumps -election.

        [47] “Political Polarization in American Public,” Pew Research Center, June 12, 2014, http://www.people-press.org/2014/06/12/political-polarization-in-the-american-public/.

        [48] Jarret T. Crawford and Jane M. Pilanski, “Political Intolerance, Right and Left,”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35, No. 6, 2014, pp. 847-849.

        [49] Ryan W. Miller, “Poll: Almost a Third of U.S. Voters Think a Second Civil War is Coming Soon,” USA Today, June 27, 2018,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politics /onpolitics/2018/06/27/civil-war-likely-voters-say-rasmussen-poll/740731002/.

        [50]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October 2019 Manufacturing ISM Report on Business,” November 1, 2019, https://www.instituteforsupplymanagement.org/about/MediaRoom /newsreleasedetail.cfm?ItemNumber=31158&SSO=1.

        [51] Joshua Chaffin, “British Europhiles Splinter into Dozens of Grassroots Movement,” 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9, 2016, https://www.ft.com/content/b196cec0-bc6f-11e6-8b45 -b8b81dd5d080.

        [52] Bruce Stokes, Richard Wike, and Dorothy Manevich, “Post-Brexit, Europeans More Favorable toward EU,” Pew Research Center, June 15, 2017, http:// www.pewglobal.org/2017/06/15/post-brexit-europeans-more-favorable-toward-eu/.

        [53] Ibid.

        [54] Laura Silver, “How Americans and Western Europeans Compare on 4 Key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Pew Research Center, August 17, 2018, 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 /2018/08/17/how-americans-and-western-europeans-compare-on-4-key-social-and-political-issues/.

        [55] European Commission, “Trust on Regional or Local Authorities, 2008-2019,” https://ec.europa.eu/commfrontoffice/publicopinion/index.cfm/Chart/getChart/chartType/lineChart//themeKy/18/groupKy/92/countries/EU/savFiles/555,554,880,895,6,2,632,702,867,521,698,805,850,911,3,7,646,838,10/periodStart/102008/periodEnd/062019.

        [56] Hugo Drochon, “Why the Elites Always Rule,” NewStatesman, January 18, 2017, https://www.newstatesman.com/politics/uk/2017/01/why-elites-always-rule.

        猜你喜歡
        貧富差距特朗普
        特朗普為何執(zhí)意買格陵蘭
        特朗普邀巴西進北約秀“特殊”
        特朗普放話要會魯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國不支持G7 公報
        新民周刊(2018年23期)2018-06-19 17:11:08
        特朗普訪華
        南方周末(2017-11-09)2017-11-09 08:07:20
        在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中縮小我國貧富差距的幾點思考
        報告
        南風窗(2014年24期)2014-09-10 07:22:44
        有一種貧富差距更需要警惕
        理論與當代(2014年5期)2014-04-29 09:39:36
        資本占有量差異、收入機會不平等與財產(chǎn)性收入增長——基于擴大貧富差距的機制分析和實證檢驗
        遺產(chǎn)、贈與和貧富差距——美國學者的研究概述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午夜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爆乳日韩尤物无码一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水蜜桃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人区一码二码三码四码区| 最近日韩激情中文字幕| 日本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自拍速发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9 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人与人性恔配视频免费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无色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久| 欧美亅性猛交内射| 三男一女吃奶添下面| 亚洲区偷拍自拍29p|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国产人妻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精品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色欲AV成人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极品大秀在线性色|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av在线一区二区|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