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
【摘要】目的:對兒科患者護理中個性化護理應用的價值進行探討。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106例兒科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應用個性化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92.45%)高于對照組(75.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為98.11%,對照組為84.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在兒科患者護理中應用,對患兒康復有促進作用,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同時對護患關系改善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兒科護理;個性化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208-01
兒科屬于醫(yī)院內重要科室之一,兒科患者具有年齡小、依從性差、無法準確表達疾病主觀感受等,所以在兒科護理中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1]。在兒科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是護理改革的主要方向,能滿足兒科患者需求,符合“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2]。實際應用中,對患兒治療依從性有提升作用,保證了治療效果的實現(xiàn)。本次研究針對106例兒科患者進行研究,對個性化護理應用的效果進行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106例兒科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4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9歲,平均(5.6±0.9)歲,病程最短1d,最長25d,平均(9.5±1.6)d;觀察組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10歲,平均(5.4±0.8)歲,病程最短2d,最長24d,平均(9.2±1.8)d。所有患兒家長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嚴重疾病史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視聽障礙者及精神障礙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 本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含疾病知識講解、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內容。
觀察組 本組給予個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環(huán)境護理??稍趦嚎坪蛟\大廳設置游戲區(qū)域,為入院患兒提供游戲環(huán)境,以分散其注意力;協(xié)助家屬辦理入院手續(xù),手續(xù)完成后引領患兒進入病房,病房通道內張貼疾病宣傳畫及兒童畫等,營造輕松、舒適的氛圍;同時讓患兒盡快對病區(qū)環(huán)境進行熟悉,避免環(huán)境模式引起患兒不適;病房內保持舒適、安靜,合理控制溫度、濕度,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通風,為患兒提供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
2)心理護理。患兒由于年齡較小,尤其在進入醫(yī)院這一陌生環(huán)境,加之受疾病影響,患兒在心理上難免出現(xiàn)恐懼、焦慮、緊張等情緒[3]。在護理時,需加強與患兒交流,對患兒的性格、愛好等進行了解,并通過語言形式對患者進行鼓勵、夸獎等,使患兒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并能對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信任感,從而使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提升。對家屬存在的問題,護理人員需耐心解答,消除家屬的擔心、緊張情緒,確保在患兒治療中,家屬能夠全力配合。
3)穿刺護理。在穿刺過程中,由于多數(shù)患兒均對穿刺引起的疼痛感存在強烈的抵觸情緒,所以在穿刺過程中,護理人員一方面通過語言、行為等方式,對患兒注意力進行轉移,如可為患兒播放動畫片等,另一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穿刺操作水平,確保一次穿刺成功[4]。同時叮囑家屬注意對留置針及線管管道進行觀察,防止?jié)B液、脫管等意外情況發(fā)生。
4)皮膚護理。對于有發(fā)熱癥狀的患兒,叮囑家屬多給患兒喂水,幫助患兒擦身,貼身衣物、被褥勤更換,保持皮膚干爽清潔,防止皮膚感染發(fā)生;做好患兒口腔衛(wèi)生護理,對患兒口腔分泌物及時進行清理;保證患兒每天睡眠充足,并配合適當?shù)倪\動鍛煉,對疾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統(tǒng)計對比,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兒癥狀緩解;無效:治療后患兒癥狀未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1-無效率。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對比,問卷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滿意度=1-不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為92.45%,對照組為75.4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98.11%,對照組為84.91%,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是結合患者疾病特點、身體狀況等,針對性的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使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5]。在兒科患者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需要護理人員從自身入手,提高自身護理技術、護理知識及操作能力,對護理工作保持熱情與責任;其次,結合患兒性格、特點等,針對性的對患兒從飲食、環(huán)境、心理等方面制定護理措施,確保患兒在治療期間能夠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在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中接受治療,同時對患兒家長加強健康教育,對提高患兒治療效果有促進作用。從本組研究結果來看,個性化護理在兒科護理中應用,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達到92.45%,高于對照組的75.47%,差異顯著(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對提高患兒治療效果有促進作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98.11%,高于對照組的84.91%,差異顯著(P<0.05),表明個性化護理的應用,使兒科護理服務質量也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兒科患者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對患兒康復有促進作用,護理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見芳,緱百妮.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21):166-167+173.
[2] 周潔.探究人性化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57):286-287.
[3] 劉娟,任尉華.肢體語言溝通聯(lián)合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護理工作中實施的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179-180.
[4] 崔麗敏.個性化護理在兒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0):13762.
[5] 車小芹.常規(guī)護理與個性化護理應用于兒科門診輸液患者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