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娟
一、案例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誠信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誠信作為可貴的精神品質,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誠信從娃娃抓起,讓小學生從小就樹立誠信的意識,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誠信品質,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育目標之一。我國的經典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關于誠信的內容,充分發(fā)揮我國傳統(tǒng)經典文化的作用,通過經典誦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體悟與感受誠信精神的可貴,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yǎng)。
二、案例主題(主要解決的問題)
從當前小學生的誠信品質現狀來看,并不樂觀。小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步伐的加快與新媒體的發(fā)展,小學生的誠信教育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首先,新媒體環(huán)境下錯誤言論影響了傳統(tǒng)誠信思想的傳播。小學生現在接觸手機較多,通過手機網絡獲得了大量的信息,而網絡環(huán)境中的各種信息良莠不齊,小學生也缺乏分辨能力,從而容易受到錯誤價值觀的引領,導致誠信缺失。再者,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影響也較大。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的學生家長的誠信意識較差,往往為了維護個人利益而導致誠信的缺失,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小學生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加大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已經成為了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解決問題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一)精選關于誠信的中國傳統(tǒng)經典文化作品
教師借助網絡信息資源,精心挑選出有關誠信的中國傳統(tǒng)經典文化作品,為小學生經典文化誦讀做好準備。比較出名的“曾子殺豬”的故事、晏殊的誠信故事、商鞅“立木為信”的故事、“一諾千金的來源”、韓信“誠信守信”的故事等。
(二)指導學生參與經典誦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誠信品質
1.利用多媒體來提升經典誦讀的吸引力
利用多媒體可以將學生的聽覺與視覺實現有機的統(tǒng)一,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經典誠信文化作品的感知能力,強化學生的印象。利用多媒體可以將學生的聽覺與視覺實現有機的統(tǒng)一,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經典文化作品的審美感知能力。在學生進行經典誦讀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將央視主持人錄制的經典詩歌朗誦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唯美的畫面與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感受那來自于著名主持人的充滿磁性的聲音,從而提高經典誦讀作品的吸引力。在學生欣賞完之后,要讓學生談感想、聊體會,對于經典文化中的誠信內容進行深度把握,以檢測學生的欣賞效果。
2.通過互動交流來增強經典誦讀的效果
經典誦讀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誦讀階段,應該及時鞏固誦讀成果。在小學生反復誦讀某一篇經典傳統(tǒng)文化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互動,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對如何做一個講誠信的人進行交流與探討,通過思維的碰撞解決學生的各種困惑,從而有助于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yǎng)。比如,在《曾子殺豬》誦讀活動之后,教師提出了這樣的討論性問題:“你認可曾子的做法嗎?為什么認可?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過說話不算話的時候?通過這個小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學生們討論非常熱烈,有的同學站在曾子的角度,有的同學站在曾子妻子的角度,有的同學站在孩子的角度。不管是站在哪個角度,學生通過課堂上的交流與探索,對于誠信的本質、不講誠信的危害、講誠信的意義、如何講誠信等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較好地實現了誠信教育的效果。
3.豐富經典誦讀的形式,讓小學生在體驗與感受中獲得誠信教育
在教學中,老師為了將學生拉進傳統(tǒng)經典文化中來,可以讓學生根據傳統(tǒng)經典文化呈現的意境來進行表演。這一表演可以是根據經典文化作品的內容來展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心理感受來呈現,表演的形式可以是跳舞、可以是發(fā)表感言,可以是即興哼唱,只要是學生們表達出來的東西,都要積極地鼓勵與表揚,從而真正讓小學生融入到了傳統(tǒng)經典國學文化中來,對于國學經典中的誠信精神感觸更深。比如,通過組織經典誠信小故事角色扮演活動的形式,引導小學生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詮釋的誠信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印象深刻,能夠更好地實現誠信教育目標。
具體來說,組織小學生參加經典誠信小故事表演活動,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自主選角,體會人物誠信品質
在每次傳統(tǒng)經典誠信文化作品的表演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要共同來收集作品里有關的場景和道具,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角色,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窺探角色心理變化,并想象和創(chuàng)造各種情節(jié)。在反復排練中學生對于人物角色身上的誠信品質的敬仰之情增加,對于反面角色更加有批判意識,從而能夠更好地體會人物形象,獲得較好的誠信品質培養(yǎng)效果。
(2)增加效果,提升表演品質
單一的語言表演會使整個表演過程枯燥無味,如果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身著與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的服飾,加以舞臺燈光音響的效果,在適當的情節(jié)上配上音樂,不同的情景播放不同的音樂,既可以提醒學生劇情的發(fā)展,又可以放松學生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和理解故事情節(jié)與主題思想,從而增強學生對于誠信的認知,深化對誠信精神的印象。
4.將經典誦讀與小學生寫作聯系起來,拓展誠信教育的空間
寫作,是小學生表達心理感受的重要形式。在經典誦讀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所誦讀的經典文化作品作為寫作對象,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于經典作品中的誠信品質進行回顧與反思,從而與自己日常的行為進行對照,審視自己與誠信之間的距離,從而有助于學生將誠信品質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鞏固誠信教育的效果。
比如,我們組織了《我的誠信故事》征文活動,學生寫出了大量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學生在寫作中進一步品味誠信的美好,感受誠信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正面力量,從而增強了誠信教育的效果。
四、實踐效果及影響
通過一個階段的努力,班里的經典誦讀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很多小學生自己搜了大量與誠信有關的傳統(tǒng)經典文化內容。在經典誦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將自己對于誦讀內容中人物身上的誠信品質總結出來,對于誠信品質的認識更加深刻了,誠信意識逐漸增強。在日常的學習表現中,抄襲作業(yè)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改善。原來的學困生意識到了抄襲作業(yè)是非常錯誤的,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是誠信的缺失。這些小朋友能夠面對自己身上的問題,誠實地表達自己,對于誠信意識的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還有的小朋友在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就不給家長匯報真實成績,在受到老師批評的時候,不愿意與家長談起自己的問題。通過本次經典誦讀活動之后,這類小朋友看到了自己的問題,變得敢于向家長坦白,敢于面對現實。還有的小朋友原來喜歡說大話,通過經典誦讀活動之后,對于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考慮自己能夠做到,做不到的事不說,說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通過本課題研究的實施,小學生不僅僅樹立起了誠信意識,也有了切實的誠信行為。
五、案例反思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經歷了歲月的洗滌仍然能夠保持其獨特的魅力,其經典文化作品中所透射出來的文化吸引力,將會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通過廣大語文教師辛勤的指導,刻苦的鉆研,將國學經典文化的魅力傳遞、激發(fā)出來。同時,傳統(tǒng)經典國學作品中蘊含的很多可貴的精神品質,也是非常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教育資源,通過經典誦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思——評——演——寫等多個學習活動的開展,豐富國學經典誦讀的形式,在誦讀中體會誠信的可貴,在誦讀中樹立起正確的誠信意識,并在學習與生活中踐行這些思想與意識,從而可以取得良好的誠信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