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小學的閱讀教學目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學生一遇到閱讀題就頭疼。所以如何讓小學生不再怕做閱讀題,教師從中分析原因,找到相應的解決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閱讀教學;方法;能力;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1-012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118
一、教師改變教學方法
閱讀是一個長期堅持才能顯示出效果的過程,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很難長時間堅持下去,所以教師要豐富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結合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學習一篇文章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查閱認識新字,預設問題讓學生自己閱讀,提前預習,查閱資料了解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把不理解的部分進行歸納整理,反饋給教師。課堂上可以就某個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然后教師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指導,深化學生的理解。這種探究式的教學轉(zhuǎn)變了學生的閱讀方式,讓學生由知識的接收者轉(zhuǎn)變?yōu)橹R的探究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同時可以適時組織故事會、朗誦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更有閱讀動力。
二、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陂喿x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不僅要動腦,更要勤動手,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和不太理解的內(nèi)容,方便第二次閱讀,并且要養(yǎng)成摘抄的習慣,把文章中的自己覺得好的詞語和句子記錄到摘抄本上,每隔一段時間翻看一次,溫故而知新。同時還要注意寫讀書隨筆,記錄自己閱讀之后的感想和啟發(fā)或者遇到的問題,不用按照寫作文的方式通篇大論,只需要幾句話記錄自己的真實感受即可,這樣既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三、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豐富的閱讀是增長知識和智慧的重要來源,教師和家長一定要轉(zhuǎn)變觀念,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并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引。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它只是對學生日后的閱讀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教師要鼓勵學生拓展閱讀,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閱讀是個體的活動,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知識能力也不同,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推薦不同的書籍,特別是一些文學名著和個人傳記,發(fā)展學生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理解,大膽質(zhì)疑。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教師引導學生既注重課內(nèi)閱讀又重視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首先,鼓勵學生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勇于展示自我。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對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如果能進一步地展開閱讀,并聯(lián)系上下文努力地去理解重點的句子,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進而體會文章思想,達到真正讀懂文章。學生在反復閱讀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就形成了較強的語感。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還能積極主動地回答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讀”“思”“問”“說”真正讀懂了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再鼓勵孩子們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既進行了小練筆,提高了寫作能力,又進一步擴大了語言的積累,讓閱讀與寫作緊密相連。
其次,引導學生克服“閱讀恐懼癥”,不再怕做閱讀題。每當?shù)搅似谀土?,教師和學生都忙碌起來。篩選重點、研究考點、復習知識點、思考易錯點……語文離不開字詞句段篇,字詞句對于班里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只要細心亦不成問題,孩子們怕就怕在閱讀題,而教師也感覺頭疼。很多學生都怕閱讀題,只要有閱讀題,總希望教師能講解著去做,即使有時候想到了,也擔心自己語言組織得不完美,害怕得不了滿分。就這樣,越擔心越害怕越不敢做,最終失分越多,帶來惡性循環(huán),越怕做,越不會做閱讀題。
最后,讓學生在做閱讀題的過程中總結方法。第一步,先要好好讀短文。接下來開始讀下面的題目,讀一道做一道。遇到寫近反義詞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解釋詞語意思的題,可以多讀幾遍詞語所在的句子,根據(jù)理解用自己的話解釋;回答問題的題目,可以根據(jù)短文的中心句或者主人公的話來思考;中心句一般在結尾處、開頭、或者主人公的話里找一找;談感受和體會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或者讀完后的啟發(fā)來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弊x就是最好的辦法,只要不會,就多讀,兩遍不行讀三遍,在讀中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出來就是自己的閱讀理解??偨Y好后,再讀一讀,語句通順便就是最好的。
總之,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決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們方法正確,持之以恒,不斷訓練,就一定能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2]岳秋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14).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劉彥鳳(1980.11—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