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勝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課外拓展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以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為主,把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放在首位,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拓展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在語文課內閱讀中起到輔助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內容時快速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占有較大的比例,提升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大閱讀量,不斷的積累寫作素材,模仿優(yōu)秀作文和閱讀的寫作技巧,背記優(yōu)美詞句,從而不斷的提升寫作水平。本文根據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內涵和意義,提出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時期,課本中的文章再有學習價值它也是有限的,所以僅限于對課文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開展拓展閱讀教學十分有必要。因此,新課程標準深入下,要求語文老師重視閱讀拓展教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近生活和大自然,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重視拓展閱讀教學,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學手段開展拓展教學活動,注意調動學生對閱讀的熱情,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保障。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內涵和意義
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指的是閱讀文本或者素材,根據自身制定的主題,去收集相關的信息,重新構建文本,在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中形成價值的過程。新課程標準重點強調,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以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為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閱讀知識在實際寫作中進行運用,進而提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因此,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中,應該改變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拓展閱讀具有靈活性和生動性的特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提升學生的拓展閱讀興趣,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知識信息,有效的運用到寫作中去,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章。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小學語文課的課程教學而言,小學生的學習科目較多,而閱讀教學需要在語文課堂中抽出時間進行教學,由于課堂課程的限制,導致小學生語文拓展閱讀受到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以及語文成績和課外閱讀有著密切的關系。熱愛閱讀的小學生,語文成績和寫作水平較高,而閱讀較少的學生,寫作能力較低。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可以積累大量的課外閱讀知識,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提升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成績,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提升學習成績的關鍵階段。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也應該督促孩子看書,或帶頭看書,由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去影響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習慣。
2.2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身心都處于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自身的約束力較差,在語文課堂中需要老師的督促。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開展拓展閱讀時,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小學生拓展閱讀書籍方面,老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對于老師而言,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個性和年齡不同,愛好差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幫助他們選購感興趣的書籍,比如:童話書籍、優(yōu)秀作文、名人傳奇等等,在班級或者學校設置圖書角或圖書館,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帶到學校與其他同學分享。比如:在開展《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閱讀教學時,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語句詞匯的積累,還要注意體現(xiàn)出故事的趣味性,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同時,還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從而真正愛上閱讀活動。
2.3創(chuàng)設多種課外閱讀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閱讀,這也是一種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自主的尋找朋友或者同學、老師、家長等等,根據不同閱讀內容和題材,扮演各種角色來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比如,童話閱讀書籍、記敘文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導演角色,自己創(chuàng)作故事和節(jié)目,講述給同學或者小伙伴聽,把自己看過的書籍分享給同學。同時,老師還可以組織朗誦會、故事分享會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的課外閱讀課注入了活力,提升了課外閱讀的趣味性。其次,新時代小學語文課堂仍然以課本為主,在教學課堂中將課外讀物與課文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寬學生知識面,更加容易掌握與記憶知識。此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和課文類似的課外讀物,如:同一個作者的文章,這樣更能理解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語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2.4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
在拓展閱讀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掌握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首先,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需求以及愛好興趣幫助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利用早讀課或者自習課指導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去仔細品味文章的內涵,作品的寫作手法,從而獲取知識內容,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比如在《西游記》拓展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指導學生上課做好筆記,邊讀邊寫邊記,在閱讀的基礎上,積累優(yōu)美詞句,讓學生學習寫讀后感。同時,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對西游記中的人物特點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對西游記情節(jié)和故事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不僅可以提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打好語文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就應該重視拓展閱讀教學。同時,在開展閱讀教學中,通過多樣化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有利于拓展教學的順利開展,在實際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時間、適宜的課外書籍,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從而達到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楊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效果提升途徑探討[J].黑河學刊,2019 (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