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
摘要:大學是進行優(yōu)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通過大學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并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為未來在社會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進行積淀。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不僅需要學生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學生擁有清晰的計算邏輯,有時僅依靠自己很難將一個難點問題弄清,也很難一個人操作整個計算機項目,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提出,為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提供了新的選擇,讓學生可以針對計算機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與討論,并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頭腦風暴,最終形成“1+1大于2”的結果,促進了大學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成果,有效提高了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計算機類課程的學習中來,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類課程學習的快樂。為此,本文將首先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概念進行簡要闡述,進一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對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的積極影響,最后提出小組合作學習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應用策略以及需注意事項,希望為廣大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人員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積極影響;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34-0146-02
大學計算機類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必修課,對于學生未來在社會中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來我國高校計算機類課程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普遍采用教師主講,學生進行模仿練習的教學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可以確保學生學會計算機操作,但對學生個人思想產(chǎn)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是被動式的進行計算機類課程學習,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所在,更不用說進行自主探究,根據(jù)日常學到的基礎性內容進行一定的延展。隨著教育改革在大學校園的不斷深入,為了適應當前學生的實際需要,我們對教育模式也進行了不斷的革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提出,為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案,讓學生在進行計算機類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來解決難點問題,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有效提升自身計算機應用能力。為此,本文將在高校內選擇兩個計算機學習程度一樣的班級,一個作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驗班,一個作為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對照班,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1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概述
簡單來說,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學理論,也是近十幾年來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成功的教學改革手段之一。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將一定人數(shù)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后,以團體的形式進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小團體內表達自己對知識內容的看法與掌握,每個人的特長可以在小組內得以施展,在進行考核的過程中也以團體的整體成績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讓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地意識到合作共贏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學生溝通與交流能力,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所在。
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新,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中,教師真正地將課堂主人翁位置交還給了學生,改變了以往教師壟斷整個課堂信息,學生只是被動聽課者的狀態(tài),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加入到合作學習中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得到不斷的提高,每位學生根據(jù)自身興趣特點以及性格得到了不同的分工,每個人都有了自我的定位。而教師的身份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由以往的課堂統(tǒng)領者,變?yōu)榱巳嘈〗M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掌控者;組內研討的參與者;小組研討的引導者,通過對各小組進行觀察找出班級共性問題進行統(tǒng)一解決,并針對不同小組所出現(xiàn)的特性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地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得到有效的推行。
2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所要注意的問題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發(fā)展時間較短,現(xiàn)階段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應該充分把控課堂教學時間,對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其次,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最后,應對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來安排小組內的角色,實現(xiàn)小組的靈活運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 小組合作學習對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的積極影響
通過將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進行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的實驗班學生,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學習過程中,更加愿意參與到自主學習之中,更具有團隊意識,懂得分工與協(xié)作,并對相關計算機知識內容有著非常強烈的探索欲望,實驗班學生對于課堂滿意度也相較于對照班學生有著明顯的提升。
(1)有利于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對照班進行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普遍采取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進行計算機操作的學習模式,學生一直處于一種模仿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沒有深刻的理解操作的具體意義所在,也不想進行思考,學生處于一種被迫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學習效果自然無法達到理想的要求。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驗班,是讓學生主動地去小組內人員關于計算機類知識內容進行溝通,一起合作來完成計算機知識的學習,這種情況下,可以有效提升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1+1大于2”的深刻含義,并在小組內部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找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發(fā)揮出更大的力量。
(2)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傳統(tǒng)的對照班由于教師作為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的統(tǒng)領性人物,一直受“應試教育”影響,對學生采取嚴格的監(jiān)管,要求學生將教師講授的知識進行百分百的“復制”后,再進行“粘貼”,學生個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對不同問題的個人理解,變得不再重要,只要能將考試問卷中的問題進行熟練的操作就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一直處于這種教學氛圍之中,感受不到計算機類課程學習的快樂所在,有時甚至不明白學習計算機,對自身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作用,對于計算機知識可謂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逐漸失去了自主學習的意識。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驗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真正地將主體地位還給了學生,學生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并在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下,不斷地要求自己的進步與提升,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在這一過程之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興趣所在,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3)有利于推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結構的不斷轉型升級,對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大的變化,傳統(tǒng)應試教育培養(yǎng)下的人才已經(jīng)無法完全適應當前社會的實際需要,社會對全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度不斷上升。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合作能力的同時,讓教師在制定教學模式過程中,根據(jù)社會以及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工作,以確保在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可以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全能型、應用型人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成功運用,給高校教師注入了強有力的信心,也讓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職人員明確了推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意義所在,進而將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學生接受能力進一步推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
(4)有利于更新教程學習內容。
當前,我們處于一個高速運轉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讓我們計算機教學工作也面臨了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在傳統(tǒng)的對照組班級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工作的設計,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所使用的計算機教學課本與實際的計算機技術發(fā)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僅依靠課本教學無法將最前沿的計算機相關知識傳輸給學生。而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驗組,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主研究,根據(jù)課題內容上網(wǎng)上搜索相關信息內容,并在小組內部進行分享,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獲取計算機相關信息的速度,讓計算機最新知識在班級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對更新教程學習內容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4 小組合作學習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應用策略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對照組相比,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確實對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有利影響,讓學生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如何有效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已經(jīng)成為當前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1)科學地進行小組劃分。
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使用小學合作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人員劃分工作,教師應根據(jù)每位學生性格特點、擅長領域以及學習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然后根據(jù)不同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
例如,讓善于組織活動的學生為組長;善于記錄的學生為記錄員;善于表達的學生為中心發(fā)言人。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鍛煉,定期輪換主發(fā)言人,每人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在主發(fā)言人表達之后,如有遺漏,中心發(fā)言人可以補充。再根據(jù)不同擅長的領域、學習情況進行小組內計算機操作工作的劃分,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力量。
(2)正確定位好教師職責。
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主人的身份還給學生,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觀察、鼓勵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并對學生面臨的難點問題進行引導式教學,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自己去尋找答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學生在C語言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基礎性講解后,把綜合操作的相關任務下發(fā)給小組內的學生,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合作的形式來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對每個小組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跟蹤摸排,充分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一定的引導性工作。教師在課堂教學結尾時,對班級內未解決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與講解,幫助學生對整個綜合性問題進行更好地掌握。
(3)完善和優(yōu)化評價制度。
僅以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現(xiàn)在對人才的要求,不僅需要有突出的專業(yè)知識能力,還需要有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等,全能型人才才是未來社會發(fā)展中所稀缺的,為了有效提升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能力,教師應對以往的評價制度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不僅需要對學生個人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對整個小組的合作完成度也應成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制定多維評判體系,確保評價方式的準確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相關策略。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等產(chǎn)品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產(chǎn)與生活,在大學開展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礎性計算機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計算機內容進行運用,為未來在社會中進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tǒng)的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模式雖然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計算機運用水平,但一直以來存在著諸多弊端,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下,很難切身地感受到計算機學習的樂趣所在,最終形成了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不良心理,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提出為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案,讓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與尊重,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自由地進行討論與交流,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計算機類課程中“綜合試驗”等難點教學內容有了更好地教學方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先進行研究,內部進行問題的解決,并觀察不同小組內部存在的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確保學生可以在團隊中實現(xiàn)共同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月.混合式教學中小組學習的策略及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2]王佳麗.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J].國際公關,2019(08):100.
[3]楊佩蘭,趙慧一.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20):178-179.
[4]付云.小組合作學習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18(10):206.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