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仁忠
丹陽市實驗小學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771年的鳴鳳書院。著名思想家、愛國詩人龔自珍在這里擔任首席講師,并留下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睆拇?,“不拘一格”就成為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
1987年,83歲高齡的呂叔湘攜夫人回家鄉(xiāng),來到闊別70年的母校探望。
他回憶:母校老師人人不拘一格,從校長楊鴻范先生那里養(yǎng)成了作業(yè)不涂改,不寫錯別字的習慣;從國文老師張海宗那里打下了寫作功底……
他座談:從1978年3月26日在《人民日報》中發(fā)表文章《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兩個迫切問題》到現(xiàn)在,語文教學改革還不全面,成效還不明顯。他勉勵母校的老師投入教改,解決問題。
他教誨:語文教學說到底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閱讀課的教學效果不能光靠課內(nèi),還要靠課外……他侃侃而談,教學方法、語言訓練、讀書習作等等,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如汩汩清泉,啟迪著我們。
他題詞:他說永遠不會忘記母校的培養(yǎng),于是揮毫寫下了“飲水思源”四個大字,還給母校捐獻了一萬元作為基金獎勵后學。
“飲水思源”表達了一位學子對母校深厚的感情,是先生對鳴鳳書院“不拘一格”精神的傳承;同時也抒發(fā)了我們對前輩語文教育思想的尊崇。研究、繼承與發(fā)展呂叔湘教育思想,是丹陽實小語文教學改革得天獨厚的支撐。
秉承不拘一格的思想,沿著先生指引的方向,丹陽實小從此踏上了語文教學改革的道路。2006年,學校明確提出“開放語文”的學科建設(shè)主張,隨后,開放語文引起省教研室的關(guān)注。2013年,省教研室在學校舉行了“開放語文 讓教材飛”專題研討活動。
在專題會上,有一節(jié)教材整合教學的公開課,備課時,有人提出教材重組不夠嚴肅有損權(quán)威。我們聽了很擔心,沒有了底氣。在矛盾彷徨中,我們想起了先生的話:教什么?說到底就是教語言和文字,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yǎng)。細細品味,深受啟發(fā),教師不應(yīng)該是書本的奴隸,而應(yīng)是學生學習的伴侶。
教什么?開放語文就是秉承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教材不再等同于課本,而是與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完美融合,多彩生活是語文的背景,博大文化是語文的土壤,生命交流是語文的呈現(xiàn)。
怎么教?先生提出要“精、活、實”,開放語文繼承并發(fā)展之。先生講要精講,我們增加了目標要精;先生說過程實,我們增加了效果實質(zhì)量高;先生說: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我們就以兒童為本,增加了“樂、新”二字,不拘一格舉行樂考。2017年,一年級摒棄試卷,采取游園闖關(guān)形式,對書本知識、動手能力、語言表達、體育運動、音樂美術(shù)全學科樂考,2018年延伸到二年級。以樂考為突破口,學校推進小幼銜接項目。2019年5月19日,由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學校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在無錫舉行,我校蔣紅軍校長作為小學唯一代表在會上發(fā)言,全面介紹了小幼銜接項目,受到教育部副部長以及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副代表的肯定。
可以說,“開放語文”的建設(shè),是遵循、傳承與發(fā)展呂叔湘語文教育的思想,讓我們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專業(yè)尊嚴。
開放語文讓我們實現(xiàn)了一門學科的勝利,一門學科的突破,但這絕不是教學改革的結(jié)束,而是新的開始。
2019年,學校以“開放語文”申報江蘇省內(nèi)涵創(chuàng)新項目,我們一直沒想明白前瞻在哪里。請教成尚榮先生,他笑著說:你們這是捧著金飯碗討飯吃啊,回去再好好學習呂叔湘先生的教育思想吧。是啊,看未來遠不如看過去來得清晰。于是,我們再次學習先生的教育思想,發(fā)現(xiàn)他在教學方法的論述中,提出了“總鑰匙”的理論: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作“活”。
辦“活的教育”,就是用先生的理論指引,從開放語文起步,提出生活德育、探索數(shù)學、情境英語、健美體育、體驗科學、創(chuàng)意美術(shù)……圍繞學科本質(zhì),不拘一格全面深化學科課程的建設(shè)。辦“活的教育”,就是要圍繞“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yǎng)人”而展開,明確本色兒童培養(yǎng)目標,確立才情教師建設(shè)目標;提出“弘揚鳴鳳文化、實施自能教育、打造才情教師、培養(yǎng)本色兒童”的辦“活的教育”的路徑。
2019年6月14日,統(tǒng)編教材江蘇培訓會在我校舉行,來自省內(nèi)外共800余人赴會。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教材研發(fā)中心陳先云主任說:統(tǒng)編教材就是按照葉圣陶、呂叔湘教育思想編寫的,學習葉老、呂老的思想,為科學解讀、有效使用統(tǒng)編教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支撐。
今天,丹陽實小把學習、研究、發(fā)展呂叔湘思想當作新的使命、新的作為,我們將繼續(xù)努力著,追尋著……
作者簡介:江蘇省丹陽市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