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祺悅 潘軍昌
摘要:快遞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快遞包裝垃圾回收問題。為此,筆者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對472份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分析,試圖對影響消費者參與意愿、實際行為的因素進行分析,探討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推廣的條件和機制。結果顯示:消費者進行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強烈,但實際行為卻很少,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意愿主要受認知和態(tài)度影響,年齡和某些職業(yè)也是影響因素;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行為是否能夠實現(xiàn),主要取決于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的認知;此外,消費者對于“循環(huán)綠色”快遞包裝有非常高的期待值。因此,完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設施和服務制度;通過宣傳加強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普及和責任感的培養(yǎng);盡快制定快遞包裝回收標準;采取獎懲并用、激勵與監(jiān)督并行的舉措推動分類回收實踐推廣;建立可循環(huán)、可回收的共享快遞服務系統(tǒng)等措施是實現(xiàn)快遞包裝“綠色化”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行為;影響因素;機制
中圖分類號:TB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0) 06-0050-09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Consumers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of Classified Recycling of Express Packaging
DONG Qi-yue1, PAN Jun-chang2(1.Nanj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ambridge Class, Nanjing 210018, China 2.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School of Finance,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xpress industry has brought about the problem of garbage recycling in express packaging.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used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various aspects of 472 consumers express packaging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trying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and actual behavior.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 of classified recycling promotion of express packaging were analyz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have a strong willingness to classify and recycle express packages, but there are few actual actions, a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willingness to classify and recycle express packages is mainly affected by cognition and attitude, age and certain occupations are also influencing factors. Whether the classified recycling of express packaging can be realized depends mainly on the knowledge of classified recycling of express packaging. In addition, consumers have very high expectations for “recycling green” express packaging. Therefo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facilities and service system of express packages; strengthen the popular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responsibility of consumers about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of express packages through publicity; formulate the standards of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of express package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ake measures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incentives and supervision to promot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e practice; and establish recyclable and shared express packaging delivery service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are the fundamental way to achieve “green”express packaging.
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本文將各類變量納入回歸模型(表3)中,深入探析各影響因素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作用。表3中的Model 1和Model 2表示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影響因素分析,而Model 3和Model 4表示消費者參與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行為影響因素分析??紤]到年齡、收入、受教育年限、收到快遞包裝的數(shù)量可能具有非線性關系,所以Model 2和Model 4加入了這4個變量的二次項。標準誤為異方差穩(wěn)健標準誤。
3.1消費者基本社會特征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影響
在消費者個人基本特征(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yè)、月均收入)中,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影響顯著的是年齡因素和職業(yè)因素,其他因素均不顯著。隨著年齡的增加,消費者愿意對快遞包裝回收的概率不斷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漸減小,當年齡達到39歲時,愿意回收的概率最高,這說明80年代初及之前出生的消費者,節(jié)約意識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調查的群體中,個體經營戶和下崗人員有較強的分類回收意愿。但是消費者的基本社會特征對分類回收行為并沒有造成顯著性影響。
3.2認知和態(tài)度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影響
1)快遞包裝對環(huán)境影響的認知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的影響非常顯著,認為對環(huán)境危害越嚴重,愿意進行分類回收的概率越高。但是對分類行為的影響沒有顯著性差異。
2)消費者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的了解程度對分類回收意愿和行為影響有顯著差異,一般了解和比較了解的消費者進行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意愿和行為明顯高于不了解的消費者。有趣的是對快遞包裝回收知識非常了解反而會降低消費者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的行為,這也許是因為自以為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很了解的消費者,并未真正明了其重要意義。分類回收知識是實施分類行為的前提條件,因此,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掌握得越多,越是有助于增加消費者在分類回收時的熟悉程度,增加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行為,從而形成一種習慣。
3)情境因素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影響 有無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設施對分類回收意愿和行為作用均不顯著。其主要原因是在分類過程中消費者逐漸習得部分分類回收知識和行為,使消費者擁有一定分類行為經驗,直接影響后續(xù)分類行為的重復和調整,但由于目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設施不完善,影響了消費者分類的積極性。
4 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推廣的條件和機制分析
在本研究中,除了對各類變量納入回歸模型中,探析各影響因素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作用(表3)外,我們還設計了情境問卷(表4),探究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推廣的條件和機制,以期進一步找到提高人們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和行為的策略。主要包括:不愿意參與快遞包裝分類的主要原因、愿意采用哪幾種快遞包裝回收方式、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宣傳活動、獎懲措施等。
4.1宣傳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影響
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宣傳的調查問卷顯示,認為快遞包裝回收利用的宣傳活動沒有或者較少的消費者占絕大多數(shù)(88.13%),這說明消費者所接觸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的渠道匱乏。我們在利用回歸模型分析時也發(fā)現(xiàn),消費者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越了解,分類回收意愿越強,越可能產生分類回收的行為。因此,應該通過各級各類媒體以及城鄉(xiāng)社區(qū)各類基層宣傳陣地多渠道宣傳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
4.2配套設施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影響
在不愿意參與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原因分析中,調查結果顯示,無配套收集設施及固定地點(58.47%)比例最高,其次是覺得太麻煩感(21.82%),這表明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設施不足和快遞包裝不便利是消費者不愿意進行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重要因素。造成消費者不便利的原因可能是快遞包裝本身不易拆,如果拆除很有可能會破壞快遞包裝的完整性;此外耐磨損性差,易變型,包裝大小不一也是影響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的重要因素。消費者認可度最高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方式為定點回收(76.69%),但是大部分小區(qū)無分類回收裝置,這也是導致分類回收意愿和行為降低的主要原因。盡管我們的研究表明分類回收點有無對快遞包裝的分類回收并不造成影響,這可能是由于目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設施不完善,影響了消費者分類的積極性所致。此外,81.36%的消費者在寄送快遞時愿意租賃重復使用的快遞專用包裝箱,表明租賃快遞包裝在消費市場有很廣闊的前景。因此,盡管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快遞企業(yè)出臺相應新舉措以促進快遞包裝盡快實現(xiàn)“綠色快遞”,但是舉措力度還不夠,沒有讓消費者真正體會到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
4.3獎懲措施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影響
在消費者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采取的獎懲措施中,同意采取懲罰措施的僅占4.66%,獎懲并重和獎勵措施的比重分別為52.97%和42.37%。表明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獎勵措施持樂觀態(tài)度。我們的調查研究表明,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80.51%)在將快遞盒送回回收點可以得到一些小獎勵的情況下,愿意將其送回回收點。因此,筆者建議在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初級階段,應該采取獎勵措施,積極鼓勵消費者參與到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活動中,等到國家政策、快遞企業(yè)采取舉措促進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形成行為習慣時,可以考慮加入適當?shù)膽土P措施。
5 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利用二元 logistic 回歸模型對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意愿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消費者進行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意愿強烈,但實際行為卻很少,兩者之間均存在較大差異;(2)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意愿主要受認知、態(tài)度和年齡的影響;(3)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行為是否能夠實現(xiàn),主要取決于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以及意義的認知;(4)消費者對于“循環(huán)綠色”快遞包裝有非常高的期待值。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我們提出下列建議,以期促進我國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循環(huán)利用:
1)完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設施和服務。我們的調研結果顯示,72.5%的消費者所居住小區(qū)沒有專門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及回收處理點。便利性設施可能是決定是否有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行為落實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制定科學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制度,提供齊全、可靠和便捷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配套設施和服務。例如,我們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拿到快遞后,大多數(shù)消費者帶回家拆開(84.96%),在快遞點拆開的僅占少部分(15.04%)。而如果在寄遞企業(yè)的網點設置了包裝回收設施,前來取快遞的消費者拆了包裝再走,紙箱和塑料填充物分類回收后留下來給其他人寄件再用,這樣不僅可以省下包材費,還可以實現(xiàn)快遞包裝的二次利用。
2)加強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普及責任感的培養(yǎng)。實證研究表明,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認知和態(tài)度與分類意愿和行為顯著正相關,因此,可通過網絡、電視、報紙、書籍、宣傳冊、中小學課程等多種途徑,加大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宣傳和教育;同時,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需結合目標群體的個體特征,如老年人更適合電視、報紙、示范等方式;年輕人更適合采用網絡、手機、報紙等媒介。此外,培養(yǎng)公眾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責任感和價值觀,尤其是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價值、能源保護價值的關注。責任感是個體內在一種長期的、相對穩(wěn)定的傾向和情感,與行為的持續(xù)密切相關。因此,在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宣傳活動中,強調分類回收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漸使消費者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形成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內源性的動機情緒的驅動,進而形成長期穩(wěn)定的分類行為。
3)建立獎勵和懲罰相關聯(lián)機制。研究結果表明,需要盡快制定快遞包裝回收標準。我們可以采用獎懲并用、激勵與監(jiān)督并行的舉措推動分類實踐推廣??苫厥湛爝f盒送回回收點如果可以得到一些小獎勵,那么不愿意回收的只占2.75%,所以獎勵可以促進分類行為的發(fā)生。在實踐初期可采用積分制,可以根據(jù)回收次數(shù)及歸還快遞包裝的折損程度進行計分,累積的積分可換取相應生活用品或者禮金券。此外,建立和推廣懲罰計量收費制度,對于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差的行為給予適當懲罰如罰款,將快遞包裝分類回收政府責任轉化為政府與市民責任共擔,提高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社會責任感,促進消費者快遞包裝分類回收。
4)建立可循環(huán)、可回收的共享快遞服務系統(tǒng)。我們的研究表明,消費者愿意租賃快遞箱的比重占81.36%,說明消費者對于可循環(huán)使用的快遞包裝普遍認可度較高。我們可以采用新型模塊化、具備環(huán)保及可循環(huán)特征的共享快遞盒代替?zhèn)鹘y(tǒng)常用紙箱開展快遞服務。如采用物聯(lián)網智能鎖保證快遞安全,同時通過快遞盒識別二維碼作為快遞盒的唯一標識信息,并由快遞公司負責快遞包裝箱的維護與回收。
參考文獻:
[1]中國快遞行業(yè)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與設計策略分析報告[M].前瞻產業(yè)研究院,2019.
[2]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報告[M].國家郵政局,2018.
[3]周麗儉,胡蓉.我國快遞包裝廢棄物循環(huán)再利用問題研究[J].商業(yè)經濟,2016,11:9-10.
[4]李若馨,張月.快遞盒回收問題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7,388: 81-82.
[5]沈貝.關于物流包裝物的回收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16,11:50-51.
[6]劉夢旗.快遞綠色包裝的現(xiàn)狀分析和解決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7,4:46-47.
[7]姚松伯,黃婷婷.基于物聯(lián)網的新型模塊化共享快遞盒[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8, 21:136-137.
[7]徐紅,王輝,劉栩君.快遞廢棄物回收產業(yè)鏈演化仿真研究[J].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7,1:111-119.
[8]高廣闊,孫甜甜.全過程管理下快遞包裝回收處理對策研究[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18,3:318-322.
[9]王悅晨.低碳物流視角下快遞包裝回收模式應用現(xiàn)狀及完善對策的實證分析—以武漢市為例[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6,14:98-99.
[10]Ramezani M, Bashiri M, Tavakkoili-Moghaddam R.A, New multi-objective stochastic model for a forward reverse logistic network design with responsiveness and quality level[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2013,2:328-344.
[11]王月輝,劉爽,王茜,唐勝男.城市居民參與快遞包裝回收行為影響因素——基于452份有效樣本的實證檢驗[C].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專題資料匯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