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群
(黑龍江工商學院,哈爾濱 150025)
在高等學校素質教育過程中,體育教育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肩負著健全學生人格的重要使命。在體育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我、超越自我,保證了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健康成長,為健全學生人格作出了有益鋪墊。目前,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工作要求融入到體育教育之中。
人們對人格的定義十分廣泛,具有很多種意思,最早,人格被人們定義為一種角色面具。目前,人格被廣泛應用到當代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在心理學中,人格與個性之間的含義相對較為接近,主要是指在生活中人們逐漸形成的一種持續(xù)性且有別于其他人的心理特點。在法律上,人格是一種被法律認可的需要承擔的一種義務資格,同樣也是一種可以享受的權利。由此可見,人格是一個十分全面且完整的詞匯,不僅能夠展現出人的外在表現,更能夠對人的內在品性加以描述,能夠清楚描述出人的所有特點。所以,僅從一個單一的學科領域對人格加以定義是不夠準確和詳盡的。而健全人格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諧發(fā)展,其概念本身就是相對性的,與之相對立的便是不健全人格。在通常的概念中,若一個人的內在因素或外在條件在社會環(huán)境中出現了偏差,則必須要及時予以修正,使其人格中的各個要素關鍵仍然處于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狀態(tài)之下,這便是健全的人格。目前,在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過程中,主要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大學生必須要有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第二,大學生必須要具備誠實守信的堅定意志以及擁有創(chuàng)新的拼搏精神。第三,要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因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健全人格表現出來的各個要素也是不盡相同的。健全人格本身就是一個多層次且相互輔助才能夠形成的結構,所以每一個要素都需要通過社會需求以及自身努力來激發(fā)內在的潛能,迫使自我人格進行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這樣才能真正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而體育作為一種社會化過程,是一種人類在活動實踐中形成的精神產物,其本身在塑造健康人格上有著十分獨特的功效。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強化人們的身體技能,還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心理人格、法律人格、道德人格得到均衡協(xié)調發(fā)展。
高校體育教育是通過學生們的真實身體活動得以體現的,進一步驗證了體育對健全人格形成的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在激烈活動時,大腦會處于強烈的興奮狀態(tài),并產生大量代謝反應,這些代謝反應會促使學生持續(xù)性從事體育鍛煉,完成體育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集中自身的注意力,還要注意調整自身的心態(tài),保證體力、智力以及生理全部都參與其中,快速做出反應,進而對新環(huán)境形成一個適應度。
體育運動本身擁有十分豐富的娛樂性,所以在體育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將快樂教學理念融入其中,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從而自覺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體育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可將游戲化教學方式納入到體育課堂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通過這樣的途徑讓學生全員參與到體育運動中,讓每一個人都能親身感受到體育的魅力所在,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快樂,找尋到體育運動的意義。借助于體育運動能夠展示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完善自身修養(yǎng),為培養(yǎng)健全人格做出有益鋪墊。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與生理同步發(fā)育的特殊年齡階段,普遍會表現出強大的好勝心與表現欲,樂于表達自己,追求勝利。而這正是體育課所需要的,同樣也是健全學生人格的必經之路。利用體育課程這個平臺,學生能夠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個性和優(yōu)點,會為了最終的結果去努力奮斗。無論是集體性質的體育項目還是個人性質的體育項目,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主動觀察四周環(huán)境,做到隨機應變,以便在關鍵時期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決能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強的精神。無論體育運動的最終結果如何,學生的心理都會得到有效錘煉。好的結果會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失敗的結果則會鍛煉學生的受挫能力、抗壓能力,促使其更加努力奮勇拼搏,這恰恰是完善學生人格的關鍵所在。體育教師應積極舉辦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并且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多給學生運動鍛煉的機會,豐富學生的體育課堂,切實做好學生價值觀與人生觀教育工作的正確引導,注重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抗壓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關注他們的內心成長,讓學生在點滴的進步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諦。
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會直接影響高校體育的教育質量,而且體育教師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在某種意義上也會對學生三觀的塑造產生直接影響。在體育肩負起健全學生人格重要使命的今天,全面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就成為了體育教育成功的關鍵。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對自我進行嚴格要求,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并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尤其是在塑造健全學生人格方面,應該從心理學的角度對教學內容加以設計,關注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尊重學生的人格特點,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運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耐心引導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品質,對學生進行人格感染。
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實現身體與心智的和諧發(fā)展。高校體育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更要充分發(fā)揮出體育教育的學科特點,應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體系,以便達到完善與健全學生人格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