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一波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教學新策略有利于進一步拉近師生關系,從而推動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當下,有關新時期中職語文教學新策略的研究仍在繼續(xù),而且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jù)這些研究成果繼續(xù)分析,以期能幫助中職語文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眾所周知,中職語文教學屬于語言類學科,作為中職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是和學生平等交流,從而教給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訓練其聽、說、讀、寫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和學生建立起正常的、高效的、雙向的交流通道。這也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中職語文教學新策略。
本文所提出的教學新策略是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策略,旨在打破師生之間的言語和心靈隔膜,讓教師可以從心底里親近學生,并與其進行正常的交流互動,同時通過學、教、做三個階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
此教學策略對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1)和諧平等的互動交流關系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通過交流互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3)良好的交流互動關系對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非常有幫助;(4)師生推心置腹,認真交流,可以增進師生友誼。
為更加具體的分析和闡述教學新策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過程,本文以中職語文教材《我的母親》為例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2.1 學階段——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積極、舒適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其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主動創(chuàng)新的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從生活教學為核心,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例如從日常生活入手和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母親是一個什么形象,母親都對自己做過那些感動的事情等等,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將自己擺到一個“服務者”的位置上,盡量選擇站在學生角度去理解母愛是什么。如此一來,融洽的師生關系也就慢慢建立起來了,學生們身處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中,其學習興趣也自然會得到提升。
2.2 教階段——基礎教學+多媒體教學
2.2.1 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現(xiàn)階段,中職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形式顯得過于刻板,身為語文教師應當以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培養(yǎng)其思維的敏捷性為目標,大膽革新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情境+分組合作的方法,圍繞教學內(nèi)容設置一個問題“老舍先生是怎樣描寫自己的母親的?老舍母親和我們的母親有什么相似之處?”然后把學生分成兩組討論上述分析,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圍繞教學內(nèi)容記憶和理解文章重難點,還能通過互相合作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
2.2.2 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無疑可以增強課堂信息密度,提升教學成效。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依靠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堂內(nèi)容從全方位、多角度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反映孝道的視頻(例如小男孩幫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并以“我應該怎么孝順母親”為題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內(nèi)容自創(chuàng)一篇文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2.3 做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
2.3.1 打破教學常規(guī),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教師應勇于打破教學常規(guī),沖破課堂束縛,真正把課堂搬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好的學習途徑,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由關鍵詞“母親”入手,組織學生觀看反映母愛的電影(例如《媽媽再愛我一次》),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予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感受母愛的偉大。
2.3.2 拉近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放下姿態(tài),平等的和學生交流互動,從而獲得其“心理認同”,拉近師生關系。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情感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和自己交流生活中和母親的點滴小事,克服羞澀心理多說多交流,從而增強其表達能力。
只有在獲得學生“心理認同”的前提下,教師的所有教學策略和手段才能發(fā)揮其原本的教學作用和價值。所以,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期望與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并在學、教、做三個階段中滲透知識教學、能力培養(yǎng)等多項教學內(nèi)容。以上就是筆者對中職語文教學新策略的分析,希望能為中職語文教師提供幫助。
(作者單位:鎮(zhèn)寧自治縣民族中等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