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技師學院,山東 泰安271000)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期,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始終以理性、和平、大愛、堅韌、自信、自強和迎難而上的大國姿態(tài)屹立世界東方,我們在外塑形象的同時,沒有忽視內強素質的高標準和嚴要求。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24字,不僅凝聚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傳承,更承載著每一個中華兒女對祖國強大、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渴望,我國經(jīng)歷了各種艱難曲折,現(xiàn)階段是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最關鍵的時期。廣大青年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中去。作為年輕的一代,要在學習中樹立遠大的目標,在生活中嚴以律己,積極向上,戒驕戒躁,克服各種困難,勇于擔當,努力奮進,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去迎接挑戰(zhàn),使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要在學生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的喚醒,什么思想意識?就是心底深處的那份真、善、美,這是每個人人生的底色;其次,要修復和完善學生存在的不足,引導其在追求個性張揚的同時,不能任性妄為,脫離正常軌道;再次,要提升學生對自我的認知,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教育形式,培養(yǎng)學生健康自信、積極樂觀、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最后,讓每一位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領,時時處處事事,都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行為習慣去學習、生活、與人相處,并將這種行為習慣迅速地在青年人當中蔓延、滲透,最終形成全社會的普遍共識,讓禮儀之風、道德規(guī)范傳播到每一個角落,感染每一個人。
1.文獻研究、創(chuàng)新思路
搜集學習有關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研究的文獻資料,積累豐富的教育管理經(jīng)驗,并結合學生實際,開拓視野,創(chuàng)新思路,知行合一。
2.調查研究、建立檔案
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搜集學生相關信息資料,如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經(jīng)歷、特長愛好、對自身現(xiàn)狀的看法、未來打算等,尤其對一些家庭變故、自身殘疾、經(jīng)歷過嚴重挫折的孩子,要特別地關愛、關心和關注,要將其作為重點教育對象,建立學生成長教育檔案,并鼓勵學生有勇于面對挫折和在錯誤面前敢于擔當、堅決改正的決心和勇氣。
3.個案剖析、探求規(guī)律
以泰安技師學院為例,我院的招生來源從年齡層次來看,均在十五、六歲,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心理還處在半成熟半穩(wěn)定階段,他們對社會、對愛情、對新興事物都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大多數(shù)家庭是父親在外常年打工,回家時間少,父母學歷不高,掙得都是辛苦錢,教育的缺失加上自我的不成熟認知,往往在一些是非判斷上、價值觀念上存在偏差,同時對自身現(xiàn)狀的自卑,又讓大部分孩子對未來不確定性產生迷茫;但這些孩子有對未來的美好愿望,他們內心強烈渴望有懂得他們的人,去真正地聆聽他們的心聲,去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走出人生的困境,迎接嶄新的自己。而這個人就是學校,是老師,因為老師是人類更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用自身的責任和良知作為出發(fā)點,針對學生的現(xiàn)狀,探究教育規(guī)律,開辟出一條正確的教育途徑。
4.制定策略、分層實施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既要從總體布局上以制度、紀律等形式形成一個總要求,更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及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學生興趣點,將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以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模式逐步深入學生思想,引導學生行為習慣。
1.將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
充分利用和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利用授課前、授課后,通過一些生動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案例,或對同學提出的某個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從而激發(fā)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意義、知識的價值、命運的改變產生前所未有的體驗和感悟。
2.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將核心價值觀融入班風建設中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理解,會更加有效、更加深入地指導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踐行。班主任的道德情操和責任意識、工作態(tài)度和管理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待生活、學習和對待周圍人和事的態(tài)度,而這種影響甚至是一輩子的。
3.開展思政大課堂,直擊學生心靈深處
由班主任和選派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和教師,組成核心價值觀宣講團,圍繞核心價值觀教育,選擬不同題目,充分利用主題班會、多媒體、微信群、釘釘群等方式,分批分時段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為學生規(guī)劃人生,指點迷津,讓學生在聆聽中逐步打開心門,受到教育。
4.突出生活體驗,注重文化熏陶
學生畢竟還是孩子,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因為缺乏生活歷練,文化知識的積淀又不夠深厚,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就不會理性和全面,對待“吃苦”“努力”“堅持”“誠信”“尊重”“文明”“感恩”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帶領學生到社區(qū)、街道、到敬老院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利用自己所學的技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形成長效機制,讓學生在體驗中去感受生活,體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義,并常懷感恩,待人和善。
5.優(yōu)化社會實踐,歷練意志品格
以我們學院為例,每年都會與省內外一些大型企業(yè)開展校外實踐教學共建活動,在對企業(yè)進行事先考察,確保工作環(huán)境、工作性質、工作時間、工作安全保障等符合我院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選派負責任的優(yōu)秀老師駐廠,與學生同吃、同住,時刻關注學生的安全,安撫并解決學生想家、工作勞累、生病等各項困難,讓同學們在校外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會工作的辛苦,以及勞動帶來收獲的快樂,學會了堅持,懂得了溝通,樹立了時間觀念、紀律意識,歷練了意志品格。通過校外實踐教學,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用實踐去評價和判斷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也用實踐去體會父母的辛苦、生活的不易,促進學生實現(xiàn)獨立人格和各種主體意識、責任意識,這是在校內不能實現(xiàn)的
1.在改變學生的認知,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讓學生愛自己的同時,更加地愛父母、愛國家、愛社會、愛學校、愛老師。同時歷練學生意志品格,做有理想,能吃苦,有擔當,能挑戰(zhàn)自我的有為青年。
2.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教學相長,家校共贏。同時開創(chuàng)校園科學有效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3.人們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一個國家穩(wěn)定、社會文明、鄰里和睦,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前提下的,而這一切都要從改變人的內心開始,從孩子抓起,從學生抓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最恰當?shù)臅r機進入人們的頭腦,最終形成人們的普遍共識,用思想去支配我們的行為。
1.打造干凈和純潔的校園陣地
學校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要創(chuàng)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和諧氛圍。以我們學院為例,院黨委書記親自掛帥,以思政專業(yè)老師組成的講師團,結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程度、興趣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深入進學院每個系;各系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思政大課堂和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提升學生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一系列的舉措,目的就是將核心價值觀以星火燎原之勢把每一名學生內心的那份純真、健康和友善充分調動出來。
2.創(chuàng)建家校共建、各負其責、相互協(xié)作的教育模式
家庭和學校在對學生的成長教育中達成共識,相互理解和配合,學校要建設一批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老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對待每一個孩子公正無私,不歧視任何一個孩子,要小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不受到踐踏,要保護和點燃學生內心深處的那份希望;從家庭的角度,父母不袒護自己的孩子,不逃避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造成的教育上的偏頗。身教勝于言教,用自己成熟穩(wěn)重的處理問題的作風感染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把每一次挫折都當成一種歷練,在挫折中懂得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