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第二中學 江西·贛州 342800)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科目,其中包括聽、說、讀、寫多種內容。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較為重要的內容之一,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不僅能夠大大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能起到促進作用。因此,老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上閱讀課的時候,老師要對閱讀教學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提前向學生說明,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全身心投入其中。每個字都要讀得準確,聲音要響亮,讀出感情,從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了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老師要適當為學生進行示范。初中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老師示范可以給學生做出較好的榜樣,學生會很好地進行模仿,從而取得最佳的閱讀效果。隨著閱讀教學的不斷深入,老師要對學生的要求進行調整,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目標難度,這樣,學生才能不斷獲得進步。
通過日常閱讀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語文閱讀普遍是不感興趣的,導致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較為復雜多樣,但是多數(shù)學生均表示認為閱讀教學非??菰锓ξ?,覺得學習起來沒有意思,因此,不想深入接觸與學習。所以,老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會調動學生積極閱讀文章。老師可以根據(jù)課文中的內容和故事,編成小故事,以講故事的方法去上閱讀課,鼓勵學生概括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生對這種方式普遍是接受并感興趣的,積極性大增,能夠在閱讀過程中認真思考文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特點,自覺概括出故事,進而踴躍舉手發(fā)言。
在新課程與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理念,明確課堂的主人是學生,老師只是學生的引導者。要想使得閱讀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真正需要采取主動性的還是學習者。所以,老師在課堂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都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對需要思考的問題讓他們盡情去交流與討論,在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會產生思維火花碰撞。有些問題不用老師去講解就會自然解決,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此不斷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語文課文《土地的誓言》這篇文章的時候,因為初中學生的人生閱歷不足,所以對作者所表達的深厚感情不能有效地體會到。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閱讀課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處于作者所生活的時代,面對國家淪喪、自己的壓抑、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以此抒發(fā)強烈的愛國情感。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與教學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景,以此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不應只拘泥于課堂中實施課內教學,要想使閱讀教學達到豐富多彩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與素質,還需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所以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性情,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例如:我選擇《背影》、《小抄寫員》、《我譴責教育上的一切體罰》這三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充分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內涵,使學生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發(fā),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父親對孩子的憐愛及孩子對父親的愛。通過閱讀讓學生說一說閱讀后有什么感想,并讓學生寫下自己的讀后感,以此進一步體會文章主題:塑造心靈為的是榮譽與自由。借助作者所寫的文字完善自己的閱讀成果,歸總信息,完成鑒賞評價。
總之,隨著新課程與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是實際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老師們去解決。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目標明確,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去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以此不斷提升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