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巖
支氣管哮喘是嬰幼兒時期最為常見的喘息性疾病,發(fā)病機制與哮喘較為相似,目前臨床對該類患兒急性期的規(guī)范治療,尚未有明確規(guī)定。國內(nèi)研究表明[1],支氣管哮喘患兒加用孟魯司特鈉,可顯著改善氣道高反應性,預防哮喘發(fā)生。支氣管哮喘患兒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因此還需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匹多莫德可調(diào)節(jié)白細胞介素(IL)-4、IFN-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臨床對匹多莫德與孟魯司特鈉聯(lián)用治療效果還有待研究,同時其對支氣管哮喘小兒病情的改善,還需進一步探討。為進一步分析聯(lián)合用藥療效,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匹多莫德與孟魯司特鈉聯(lián)用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 例。觀察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1~7 歲,平均年齡(3.25±1.26)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3.62±1.38)d。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1~7 歲,平均年齡(3.25±1.33)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3.62±1.45)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均符合小兒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2];家屬均知情同意,且取得書面同意;患兒家屬配合度較好;患兒均為首次發(fā)病確診。
1.2.2 排除標準 中途退出者;具有先天性疾病者;具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同時參與其他研究者;對本研究用藥過敏或過敏體質(zhì)者;伴有濕疹、過敏性皮炎等癥狀者;患兒配合度較差;無法按要求完成研究者;有遺傳性疾病者;合并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僅給予匹多莫德分散片(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718,規(guī)格:0.4 g),急性期用藥:前2周,1片/次,2次/d,隨后減為1片/次,1 次/d,連續(xù)用藥60 d;預防期用藥:1 片/次,1 次/d,連續(xù)用藥60 d。
1.3.2 觀察組 給予匹多莫德與孟魯司特鈉聯(lián)用治療。孟魯司特鈉顆粒[長春海悅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73,規(guī)格:0.5 g∶4 mg(以孟魯司特計)],1~2 歲患兒,1 次/d,0.5 袋/次;2~5 歲患兒,1 袋/d。匹多莫德分散片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連續(xù)用藥60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IFN-γ 及T 淋巴細胞亞群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IFN-γ 及T 淋巴細胞亞群,其中T 淋巴細胞亞群包含CD3+、CD4+、CD8+。
1.4.2 治療效果 顯效:用藥后1 周后,咳嗽消失;有效:用藥后2 周,咳嗽顯著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指標[3]。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3 相關蛋白水平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蛋白水平,包含CRP、HP、AAG、CER。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IFN-γ 及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治療前,觀察組IFN-γ、CD3+、CD4+、CD8+分別為(12.41±1.22)ng/L、(56.52±2.12)%、(27.21±3.25)%、(27.41±2.15)%,對照組分別為(12.15±1.62)ng/L、(56.53±2.61)%、(27.25±3.15)%、(27.43±2.18)%,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11、0.019、0.056、0.041,P>0.05)。治療后,觀察組IFN-γ、CD3+、CD4+、CD8+分別為(16.22±1.31)ng/L、(69.25±2.12)%、(36.22±1.22)%、(22.52±2.12)%,對照組分別為(14.25±1.25)ng/L、(60.52±1.25)%、(29.36±1.52)%、(27.25±2.61)%。治療后,觀察組IFN-γ、CD3+、CD4+、CD8+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881、22.435、22.260、8.897,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38/40),其中顯效30 例(75.0%)、有效8 例(2.00%)、無效2 例(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32/40),其中顯效12 例(30.0%)、有效20 例(50.0%)、無效8 例(2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4,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CRP、HP、AAG、CER 分別為(8.91±0.12)、(4.22±0.32)、(4.54±0.52)、(812.25±50.25)mg/L,對照組分別為(8.99±0.51)、(4.27±0.61)、(4.55±0.61)、(812.23±50.99)mg/L,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66、0.459、0.079、0.002,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HP、AAG、CER 分 別 為(3.05±0.12)、(2.04±0.11)、(1.24±0.25)、(405.25±50.25)mg/L,對 照 組 分 別 為(5.31±0.52)、(2.89±0.13)、(1.69±0.11)、(584.56±50.13)mg/L。治療后,觀察組CRP、HP、AAG、CER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784、31.568、10.420、15.977,P<0.05)。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兒科最常見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小兒機體發(fā)育尚未完善,免疫功能較差,因此該病發(fā)生風險較高[4]。小兒支氣管哮喘,主要是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浸潤,導致支氣管黏膜炎性反應,進而引發(fā)疾病,患兒多并發(fā)上呼吸道感染,如未得到有效治療,可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對其生長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小兒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期間,氣道平滑肌過度收縮,臨床治療主要以藥物控制,但治療周期長,且極易反復發(fā)作,長期服藥不良反應較大,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
匹多莫德是一種免疫調(diào)節(jié)類藥物,可促進特異性免疫反應,同時對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也有一定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夠提高免疫功能,進而促使機體抵抗能力增強,這就可避免停藥后疾病復發(fā)。孟魯司特鈉可抑制機體炎性抑制,改善氣道高位反應,同時能夠縮短支氣管哮喘治療療程,緩解喘息。
CRP 是一種與機體應激反應相關的蛋白,不同機體內(nèi)其升高速度不同,在出現(xiàn)炎癥反應后,其能夠在4~6 h 內(nèi)快速升高,是一種靈敏可靠的檢測指標,同時也是炎性因子標志物,對評估預后以及感染程度有較好的作用。HP 與AAG 在機體內(nèi)上升較為緩慢,具有較常見的半衰期,在治療后12 d 作用方可恢復至正常水平。其中HP 是一種敏感的指標,其能夠反映血管內(nèi)溶血情況,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在機體抗感中有重要作用,可促進組織修復,其對機體炎性狀態(tài)有著較好的評估作用。機體在受到炎癥刺激后,會釋放大量多聚糖,促進AAG 合成,該指標能夠靈敏的反映機體炎性情況,對預后有著較好的評估作用,應用廣泛。CER 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阻礙脂質(zhì)過氧化物合成,常被用作急性感染指標。急性時相蛋白(APP)可調(diào)節(jié)T 淋巴細胞及補體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進而改善炎癥應激反應的調(diào)控能力,同時增強機體非特異性預防能力,維持組織完整性。白三烯是引發(fā)哮喘的重要炎性遞質(zhì),可促使局部組織水腫,導致支氣管痙攣,增加黏液分泌[5]。孟魯司特鈉為強效特異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抑制多肽活性,預防血管通透性增加,減少炎癥物質(zhì),進而緩解病情。匹多莫德能夠促進巨噬細胞吞噬活性,激活自然殺傷細胞,通過免疫功能,發(fā)揮較好的殺滅細菌及抗病毒作用,在臨床中應用廣泛[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患兒相關蛋白水平下降顯著,且免疫指標提高顯著,證實匹多莫德與孟魯司特鈉聯(lián)用治療,可疊加抑制炎性反應作用,改善機體免疫力,加快患兒恢復。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匹多莫德具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有關,為聯(lián)合用藥提供了較好的前提條件,加之孟魯司特鈉能夠競爭性的拮抗白三烯與其受體結合,阻斷CD8+T 細胞聚集,進而降低炎性介質(zhì)趨化作用,抑制炎癥反應,控制病情[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38/40)高于對照組的80.0%(32/4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上述論點。雷春霞等[8]報道顯示,對照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睡前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5 mg,q.d.;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匹多莫德膠囊0.4 g,q.d.,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臨床有效率8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1.7%(P<0.05);治療前兩組IL-4、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T 淋巴細胞亞群、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證實觀察組治療方案有著更高的治療效果;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匹多莫德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療效顯著,能明顯減輕患兒氣道炎癥,增強免疫能力,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較好。與本次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證實本次研究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匹多莫德與孟魯司特鈉聯(lián)用治療支氣管哮喘小兒的效果顯著,可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機體免疫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本次研究受臨床限制,觀察例數(shù)選取較少,且研究時間較短,還有待改進,同時納入患兒均為本院及周邊地區(qū)人群,未對其他醫(yī)院及地區(qū)患兒進行納入,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