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瓊 肖韶英 藍嵐茵
傳染性疾病是當前臨床醫(yī)學中難以攻克的疾病類型之一,主要由于傳染源的尋找較為困難,并且傳播速度以及傳播方式都存在些許不可控的因素[1]。丙型肝炎屬于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是人體內的細胞被丙型肝炎病毒入侵所導致的,給全球各個國家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2]。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較多,如吸毒、輸血或者針刺都可能造成病毒感染。丙型肝炎會嚴重侵蝕患者的肝臟部位,逐漸使患者的肝臟出現(xiàn)炎癥壞死或者纖維化的癥狀,如果惡化程度較為嚴重,丙型肝炎患者甚至會發(fā)展成為肝硬化或者肝癌,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3]。隨著近年來丙型肝炎的傳染率和發(fā)病率逐漸提高,血站作為每天接收和使用大量血液的機構組織,丙型肝炎傳染的危險性也極高[4]。血站不能盲目的接受無償獻血者的血液,需要對無償獻血者的血液進行有效檢測,防止丙型肝炎通過輸血的方式傳播,保障獻血者和使用血液患者的健康。雙抗原夾心法和間接法是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兩種主要方法,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間在血站進行無償獻血的人次作為本次檢測結果對比研究的對象,判斷兩種檢測方法的有效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血站進行無償獻血的人次作為本次檢測結果對比研究的對象,其中28982 份標本使用雙抗原夾心法檢測作為實驗組,27603 份標本使用間接法檢測作為對照組。上述標本均來自于血站的無償獻血者,所有獻血者均符合現(xiàn)行的衛(wèi)健委(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01)。無償獻血者年齡18~50 歲,平均年齡(29.23±6.94)歲。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間接法進行檢測,檢測試劑為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三代試劑;上??迫A公司所生產的試劑。實驗組使用雙抗原夾心法進行檢測,檢測試劑為北京萬泰公司所生產的試劑;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第四代試劑。將每份血液樣本進行血清分離,以3000 r/min 的速度離心5 min,將處理過后的血液標本使用雙抗原夾心法和間接法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的陽性檢出率,檢出率高代表試劑的靈敏度高。對比兩組的復檢率,復檢率計算方法:可疑標本(單試劑陽性)/總樣本數(shù)×100%。對比兩組的復檢合格率,復檢合格率計算方法:復檢合格標本數(shù)量/可疑樣本數(shù)×100%。可疑標本需要雙試劑雙孔復檢,任何一種試劑不合格則判斷為復檢不合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標本中檢測出16 份雙試劑陽性標本,27 份單試劑陽性可疑標本,對27 份可疑標本進行復檢后,有26 份合格,1 份不合格;對照組標本中檢測出14 份雙試劑陽性標本,42 份單試劑陽性可疑標本,對42 份可疑標本進行復檢后,有22 份合格,20 份不合格。實驗組復檢率低于對照組,復檢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雙試劑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檢測結果比較(份,%)
根據(jù)相關組織對世界丙型肝炎患者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丙型肝炎的發(fā)病率已經高達3%,全球已經超過2 億人感染了丙型肝炎[5]。在我國為了防止丙型肝炎通過血液進行傳播,需要對無償獻血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代表無償獻血者已經被丙型肝炎所感染,如檢測結果為陰性,則代表身體健康可以進行獻血[6]。在目前的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過程中已經開始使用第三代試劑,給檢測結果的準確了帶來了重要保障,這些試劑中包括NS3 以及HCV-core 等,這些試劑的檢測靈敏度近乎于100%[7]。血站在對無償獻血者進行抗體檢測時,使用雙抗原夾心法和間接法,其中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的檢測方法會使檢測結果出現(xiàn)假陽性的現(xiàn)象,干擾因素過大,使得血站所接收到的血液出現(xiàn)浪費的狀況。雙抗原夾心法則能夠減少假陽性的出現(xiàn)幾率,改善了間接法的使用局限性,給血液檢測方法的改進帶來了積極作用[8]。并且,近年來雙抗原夾心法已經可以檢測梅毒抗體和艾滋病抗體,給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的醫(yī)療研究進程中,對丙型肝炎病毒仍然無法做到全面預防,也缺少相關的預防疫苗,只有不斷提升抗體檢測試劑的靈敏度才能加強對丙型肝炎的控制。血站應當積極引進新型的檢測試劑,在保障獻血安全性的基礎之上為臨床提供充分的血液,保證能夠滿足臨床治療過程中對血液的需求,給更多的患者帶來充足的血液供應。
本次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標本中檢測出16 份雙試劑陽性標本,27 份單試劑陽性可疑標本,對27 份可疑標本進行復檢后,有26 份合格,1 份不合格;對照組標本中檢測出14 份雙試劑陽性標本,42 份單試劑陽性可疑標本,對42 份可疑標本進行復檢后,有22 份合格,20 份不合格。實驗組復檢率低于對照組,復檢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雙試劑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在血站對無償獻血人群進行抽血時,可以選擇雙抗原夾心法對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進行檢測,檢測有效率要高于間接檢測方法,降低了假陽性結果的出現(xiàn)幾率,大大避免了血液浪費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也減少了獻血者淘汰的幾率,值得在今后血站進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