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青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功能進行性受損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紊亂綜合征。常伴有腎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等并發(fā)癥,同時會損壞牙周組織,而牙周炎患者牙菌斑中可產(chǎn)生內(nèi)毒素和炎癥因子,進而加重糖尿病的程度[1]。米諾環(huán)素屬于新型的半合成四環(huán)素藥物,具有較好的抗菌作用。中醫(yī)認為牙周炎由六淫之邪、脾胃濕熱等內(nèi)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應(yīng)予以清熱燥濕、泄火解毒的治療原則。本研究探討了黃芩苷口腔緩釋膜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對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炎癥指標的影響,結(jié)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140例,共150顆患牙。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顆患牙。試驗組71例,其中男42例,女29例;年齡46~73歲,平均(55.41±10.20)歲;糖尿病病程6~15年,平均(8.96±2.31)年。對照組69例,其中男41例,女28例;年齡46~75歲,平均(55.43±10.22)歲;糖尿病病程6~17年,平均(8.95±2.30)年。2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能夠?qū)Ρ确治?,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本研究。
1.2 診斷標準1)參照《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關(guān)于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患2型糖尿病1年以上,且正在進行降糖治療。2)參照《牙周疾病新分類簡介》中關(guān)于牙周病的診斷標準:存在牙周附著喪失;牙齦有不同程度的紅腫、溢膿等炎癥表現(xiàn)。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留牙在20顆以上,且至少保留一側(cè)牙齒;3)牙周探診深度(PD)在5mm以上。排除標準:1)各種類型的繼發(fā)性和1型糖尿病患者;2)嚴重代謝功能紊亂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首先進行口腔齦上潔治術(shù),之后使用替硝唑含漱液5 ml,持續(xù)2 min后吐出,并進行齦下刮治術(shù)。將米諾環(huán)素擠入牙周袋內(nèi)至溢出為止,1次/周。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使用黃芩苷口腔緩釋膜治療,將成膜材料加入溫水中浸泡直至溶解,加入甘油和黃芩苷粉劑攪拌均勻,涂膜、烘干后放置于干燥處保存,將膜剪成0.5 cm×0.5 cm備用。使用雙氧水加生理鹽水沖洗后放置于牙周袋內(nèi),1次/周。2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4周。治療期間,2組患者均正常服用降血糖藥物,同時對患者進行糖尿病飲食指導和口腔衛(wèi)生指導。
1.5 觀察指標1)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其中患者牙齦出血、腫痛癥狀明顯減輕或基本消失,治療前后PD相差2 mm以上為顯效;患者牙齦出血、腫痛癥狀有所減輕,牙周袋探針深度差不足2 mm但大于1 mm為有效;患者牙齦出血、腫痛癥狀基本無減輕甚至加重,牙周袋探針深度差不足1 mm為無效。2)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PD、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和附著喪失(AL)。3)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yīng)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TNF-α、IL-6水平,使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RP水平。4)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偶聯(lián)比色法檢測空腹血糖水平,使用免疫比濁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2.1 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比較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8.67%,高于對照組的89.33%(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PD、SBI和AL比較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2組患者PD、SBI和AL均顯著下降,試驗組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PD、SBI和AL比較 (個,
注:與治療前相比,1)P<0.05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2組患者CRP、TNF-α和IL-6水平均顯著下降,試驗組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個,
注:與治療前相比,1)P<0.05
2.4 2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下降,試驗組小于對照組,均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個,
注:與治療前相比,1)P<0.05
2型糖尿病是指由陰虛燥熱而發(fā)的“消渴”,而牙周炎的病因主要有2個方面。外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和六淫之邪,其中六淫作用于機體后,極易導致氣血失調(diào),產(chǎn)生牙齦的病理變化;飲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如飲食不當,可使臟腑功能失調(diào)進而影響牙周。內(nèi)因包括腎陰虧損、氣血不足等,齒為腎之所主,陰虛火旺,致齒齦退縮;氣血不足,齦肉失養(yǎng)則致牙周炎。應(yīng)予以清熱解毒、泄火燥濕的治療原則[2]。
臨床上一般使用米諾環(huán)素治療2型糖尿病牙周炎,它可以抑制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并能夠長時間保持一定的藥物濃度,對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有一定的療效[3]。革蘭氏陰性菌產(chǎn)生的內(nèi)毒素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原因,黃芩苷屬于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味苦,性寒,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感染、肝炎、高血壓等疾病。相關(guān)研究[4]表明黃芩苷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且所使用的緩釋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無不良反應(yīng),可促進牙周膜細胞增殖,將黃芩苷制成緩釋膜置于牙周袋內(nèi),起到定位緩釋靶向的作用,與米諾環(huán)素聯(lián)合使用,可以提高藥物有效濃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試驗組的PD、SBI和AL低于對照組;說明黃芩苷口腔緩釋膜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對牙周組織的修復有較好的作用。TNF-α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chǎn)生。CRP屬于非特異性炎性因子,是機體炎癥的重要指標之一。有研究[5]表明,TNF-α、CRP水平與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病情關(guān)系密切,牙周炎癥越重,TNF-α、CRP水平越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的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黃芩苷可以抑制牙周膜細胞TNF-α的分泌,具有抗炎作用,同時可以抑制IL-6誘導的金屬蛋白酶的活性,而金屬蛋白酶和牙周炎的進展相關(guān)。監(jiān)測糖尿病血糖控制情況的主要指標包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朱水蘭等[7]研究證明黃芩苷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的釋放,降低花生四烯酸的濃度,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上述結(jié)果提示黃芩苷口腔緩釋膜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在抗炎的同時還具有顯著的降糖效果?,F(xiàn)代藥理學研究[8]表明,黃芩苷具有抗炎抑菌、鎮(zhèn)靜降壓、降糖、神經(jīng)保護、抗變態(tài)反應(yīng)等作用。
綜上,黃芩苷口腔緩釋膜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可以顯著緩解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CRP、TNF-α和IL-6水平,增加抗炎效果,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值得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