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榮成市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 鞠曉丹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課程標準已經(jīng)將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列為日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圍繞知識掌握和思維品質的訓練展開日常教學,真正實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達到小學英語教學的理想效果。
提問是課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問題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源泉。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托提問藝術對學生進行問題提問,以問題意識促進學生主動思考。通過問題的解決,真正實現(xiàn)學生思維品質的塑造。
在課堂上,如果教師一直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則削弱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會在教師的牽引下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因此教師可以轉變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質疑和提問,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進入閱讀教學中,既能使閱讀更有針對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實現(xiàn)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My favorite colour is yellow的單元學習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想從這節(jié)課中學到什么呢?你們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這時將提問的主動權給了學生,這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思維活動,進行提問:為什么最喜歡的顏色是黃色?“他最喜歡的顏色是黃色”應該怎么說?我最喜歡的食物應該怎樣表達?這時學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教師引領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學習本單元的知識,讓學生獲得了自主思維的機會,又能使閱讀更有針對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
從閱讀文本中學習知識并從閱讀文本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也能促進學生更快地厘清閱讀思路,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閱讀路徑。例如,在What are they doing這一單元的學習中,首先讓學生通讀閱讀材料,并能了解What are you do?ing這句型的意思,也能從課本的學習中了解到本單元的陌生單詞和短語。這時教師呈現(xiàn)出doing這個單詞,讓學生圍繞doing再細讀文章,找到與doing相關的單詞,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和理解能力。接著,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找到文章中動詞現(xiàn)在分詞形式的書寫,并能把本單元這樣的單詞進行綜合,完成了以doing為中心詞的思維導圖構建,真正實現(xiàn)學生構建完整的思維路徑,促進邏輯思維的發(fā)展。在學完本篇閱讀文章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What are you doing?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并且根據(jù)動詞現(xiàn)在分詞的形式進行思考,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思維,也能增強學生對閱讀文本中重點句型的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繪本中的圖文優(yōu)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逐圖分析,借助圖片設置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深入解讀故事,培養(yǎng)學生對圖文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例如,在教學繪本The Sandcastle時,可以告訴學生,在今天的故事中,Kipper一家人去沙灘了,孩子們堆了一個超級棒的沙堡,我們一起看看去吧。通過創(chuàng)建沙灘真實情景,運用“圖片環(huán)游”的閱讀教學方法,將學生帶入繪本閱讀中。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引導,比如,圖畫中Chip拿著一個大箱子走在最前面,你覺得他拿的這個大箱子是裝滿東西的很重的一個箱子嗎?你能看到Biff和Kipper手里拿著什么嗎?當學生看到大箱子里面有沙子的時,可以提問學生:你覺得他們怎么把沙子放進箱子里的呢?是用手嗎?當閱讀到繪本第6頁時,學生可以看到他們已經(jīng)做成了兩層的沙堡了,這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覺得他們會堆第三層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在不斷推測和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和猜想可能會回答:我覺得他們會堆第三層,因為現(xiàn)在Biff正往小桶里面裝沙子呢?我覺得她正準備堆第三層。以問題貫穿整個課堂,調(diào)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品質。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很多故事教學,因此,教師應該立足于這些故事教學,根據(jù)課文中的題目和教材中的插圖對學生進行引領,讓學生發(fā)散思維,給予猜測。猜測的過程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更是學生暴露原始思維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從個人經(jīng)驗出發(fā),增添閱讀學習的樂趣。例如,在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中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的標題和文章中的插圖,迅速猜測到本篇閱讀是講述有關機器人的故事,而且機器人會做很多事情。學生在了解閱讀文章的背景知識時,會對機器人的功能做出預測和推斷,充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也能通過閱讀幫助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測和猜想,既讓學生迎合了自己的個人生活經(jīng)驗、情感經(jīng)驗,又讓學生嘗試探索和思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閱讀拓展活動是以閱讀材料為基礎,讓學生進行不斷鞏固和深化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文本進行的語言輸出,這是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過程,也是學生綜合思維提升的過程。例如,在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這一單元的學習中,讓學生在了解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寫,將文章中的一些動詞進行轉變,也可以將文章中的人稱進行改變,通過閱讀文本的改寫,能促進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的思維還處在形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教師應該以可視工具引領學生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可以通過表格、思維導圖等圖像式的工具還原學生的思維過程,塑造學生的思維品質。如,在We fly kites in spring的學習中,教師應該通過繪畫圖表以spring、summer、autumn、winter這四季為關鍵詞,以語篇內(nèi)容為基礎,讓學生進行表格填空,把四季與對應的活動進行整理。通過表格能幫助學生建立起思維框架,清楚本篇文本的脈絡。
以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為目標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實施是學生發(fā)展的依托。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巧妙運用提問藝術、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借用思維可視工具真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