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宜婷
(蘇州市吳江區(qū)英侖偉才幼兒園 江蘇蘇州 215200)
在幼兒教育中開展閱讀教學,能幫助幼兒愛上閱讀,并認識到閱讀的重要價值,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幼兒進行閱讀教育是非常復雜的事情,僅憑幼兒園教師的努力是很難保證教學效果的,需要幼兒園與幼兒家長的共同努力、緊密協(xié)作,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上達成一致,從而推動幼兒閱讀教學順利開展。然而,現在雖然很多幼兒園在以家園共育的方式開展幼兒閱讀教學,但在家園共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家園共育效果不佳。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對家園共育開展幼兒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如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開展策略。
隨著幼兒教育標準的不斷更新,家園共育成了幼兒閱讀教學的主要教育模式,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筆者將其總結如下。1.幼兒園缺乏合作與服務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幼兒園在家園共育模式中扮演的是指揮者的角色,往往只重視幼兒園內的閱讀教學,沒有主動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閱讀情況。由于幼兒園缺乏合作觀念和服務意識,導致家園共育模式下的幼兒閱讀教學難以順利開展,教育效果不佳。2.家長缺乏溝通意愿。部分幼兒家長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教育孩子完全是幼兒園教師的責任。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導致家長不愿意主動與幼兒園溝通,影響了幼兒閱讀教學的效果[1]。3.閱讀活動形式匱乏。在家園互動過程中,幼兒園往往更注重對自身教學成果的展示,忽視了閱讀活動對幼兒閱讀教學效果的積極作用,即便組織了閱讀活動,形式也比較單一。
要想提高幼兒閱讀教學效果,幼兒園需要增強家園合作,積極開展多元化的家園共讀活動,為教師與家長創(chuàng)設溝通交流的機會。因此,幼兒園要注重自身對家長的指導作用,通過各種形式將教育理念傳達給幼兒家長,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開展各種活動。例如,幼兒園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組織以“去超市”為主題的閱讀活動,邀請幼兒家長協(xié)助孩子整理與超市相關的經驗內容,并結合日常生活,用書面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此外,幼兒園還可引導家長與幼兒一同寫日記,記錄每天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以此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環(huán)境對幼兒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幼兒處于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興趣會進一步被激發(fā),閱讀教學效果也會顯著提升。因此,幼兒園需要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與幼兒家長一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這里所說的閱讀環(huán)境包括物理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物理環(huán)境主要是為幼兒創(chuàng)設適宜的閱讀空間,心理環(huán)境則是消除幼兒的心理負擔[2]。例如,幼兒園在開展閱讀教學時,為了豐富幼兒的閱讀內容,建立家園閱讀材料輪換機制,幼兒園為每一名幼兒都辦理了圖書借閱證,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借閱圖書,家長可以將自己孩子的圖書放到幼兒園的圖書館。家園閱讀材料輪換機制的建立,使幼兒的閱讀內容變得豐富多樣,家園共育視野下的幼兒閱讀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應先確定教學目標,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建立教學目標能夠檢驗閱讀教學的效果,也能保證閱讀教學質量。此外,幼兒園還要對幼兒的閱讀水平進行客觀評價,這兩點都做好后,家園共育視野下的閱讀教學效果才能有所保障[3]。例如,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并結合與家長的溝通情況,為每一名幼兒都制定了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幼兒進行閱讀能力評價,評價標準包括感情投入、閱讀經驗、閱讀技巧等多個方面,將多個評價標準融合在一起,對幼兒的閱讀水平進行客觀評價。評價結果不僅可以讓幼兒家長更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效果,為家庭引導和家庭教育指明方向,也能為幼兒園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總的來說,閱讀是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知識的主要方法,可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家園共育的視野下,幼兒園與家長要共同努力、緊密協(xié)作,盡可能使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保持一致,推動幼兒閱讀教學的開展,使幼兒真正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