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南豐鎮(zhèn)寄宿制小學 任宏寬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十分重視對學生合作精神以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信息化技術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教學中分成小組進行學習,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時刻關注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靈活地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輔助性教學,將語文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活躍語文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開展。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形式,能夠使課堂教學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以及應用價值,教師應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全面認知小組合作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得到廣泛應用。
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的教學質量雖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與新課改所要求的目標存在差異,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喪失語文學習信心,不愿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輸,缺少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的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發(fā)展,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隨著我國已邁入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時常出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變得獨具特色,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使學生正確認知與了解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播放松鼠的視頻,以此作為課堂導入,再讓學生進行分組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yè),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作業(yè),學生自主進行任務分工,使用網絡查詢松鼠相關的知識,最后以小組回報的形式完成作業(yè)。教師在信息化條件下做好小組合作學習,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與建議,引導學生合理地進行小組分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為學生今后成為素質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教師若想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就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應成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引導者,并在活動結束時及時進行總結與評價,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使學生的動腦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不到良好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信息化條件下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主動加入語文課堂中。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詹天佑》這一內容時,學生在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內容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詹天佑的做法,充分體會詹天佑獨特的人格魅力。同時,教師應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從而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所在。當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為學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課件,讓學生根據課件解決相關教學問題,節(jié)省語文教學時間。
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較為豐富,對于身邊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探究欲望以及好奇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進行分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學生的內心情感以及核心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新型玻璃》這一內容時,教師先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新型玻璃相關內容,再向學生提出問題:“《新型玻璃》這篇文章中的說明方法有哪些?文章中的哪些部分使用了說明方法?不同類型的說明方法有怎樣的優(yōu)勢?”提出問題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分析學習,從而加深對課堂知識內容的理解,使自身的探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在課后教師可以將相關課件上傳到微課平臺中,讓學生在課后也能夠進行學習,使語文課堂有效開展。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現狀,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斷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以及興趣愛好,使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等得到發(fā)展,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進取精神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變得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渲染學生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中,自主進行小組探究以及合作。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這一內容時,教師為了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課間將學生的座位按照六人一組的方式進行擺放,方便學生進行小組溝通與討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在上課前,教師先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制作的歌曲《池上》,讓學生感受歌曲中靈活、歡快的曲調,從而使課堂氛圍變得愉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歌曲后,教師再開啟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布置小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課上討論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師利用信息化渲染學習氛圍,能夠有效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使語文課堂效率大幅度提升。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有效利用互聯網中豐富的教學資源,改善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能夠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語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促進教育事業(yè)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觀察小組合作學習時所出現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總結與實踐,探尋出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積累自身的實踐經驗,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信息化技術有效融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為學生成為未來創(chuàng)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