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回民小學 趙小紅
英語教學需要滲透核心素養(yǎng)理念,英語教師需要把握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在英語課堂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強化人才培育。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但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一情況,英語教師應該堅持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全面推進閱讀教學。
黨的十九大提出,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需要解決教育不平衡問題,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使學生主動承擔“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的重任。新課程標準提出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為素質教育點亮了明燈,英語教師需要滲透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需養(yǎng)成的關鍵品格,其體現(xiàn)了英語教育的真諦。英語教師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者,應該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成長沃土,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文化理解的機會、交流互動的機會,使學生形成文化品格、養(yǎng)成學習能力。具體而言,英語教師應該立足以下幾點,在課堂上開展核心素養(yǎng)培育:第一,教師需要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第二,教師需要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品質。第三,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水平。第四,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閱讀教學占據(jù)關鍵一環(huán),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部分教師將著眼點放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上,為學生介紹了單一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對閱讀知識的吸收。學生無法主動投入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和教師建立平等對話關系。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無法順利達成,學生成長將陷入困境。
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在閱讀課程中開展核心素養(yǎng)培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一方面,核心素養(yǎng)培育能夠補充學生的知識庫,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框架。另一方面,核心素養(yǎng)培育能夠強化文化教育與道德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理念。核心素養(yǎng)培育與素質教育不謀而合,二者都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標,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性,為學生搭建自我發(fā)展的平臺。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比較單一。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秉持僵化教學理念,以自我為中心開展授課,向學生灌輸了很多理論知識。閱讀文本的單一輸入并不利于學生消化知識、理解知識,很多學生對英語閱讀課堂產生了厭煩心理,甚至與教師站在了對立位置。其次,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滯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難度較大,學生自幼生活在漢語語言環(huán)境中,在文本理解時難免會遇到阻礙。英語閱讀課程體系龐雜,教師應該樹立科學的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位置。部分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性思維,要求學生對詞匯進行死記硬背、對閱讀內容進行翻譯、對主旨大意進行歸納,導致閱讀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無法從課堂中收獲快樂。最后,部分教師的教學視野局限。新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師提出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使學生沐浴在良好的英語文化環(huán)境中,在自主閱讀中收獲知識。部分教師限制了英語教學的時空,將問答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連接點,影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核心素養(yǎng)培育淪為了形式化的產物。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想要打造經典課堂,教師需要重視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核心素養(yǎng)培育。很多小學教師忽視了課程導入的重要性,導致學生注意力轉移,閱讀教學效率偏低。教師應該考察學生的學習特點,捕捉學生的學習情況,預測學生的學習問題,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小學生處在成長的特殊階段,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教師應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以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閱讀導入方法很多,包括情境導入、游戲導入、歌曲導入等。教師應該立足教材,思考適合應用于教材文本的導入方法,使導入環(huán)節(jié)與文本分析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講“What’she like”這一課時,可以采用游戲導入的方式,讓學生根據(jù)英語描述猜測班級同學或學科教師。教師可以提供如下描述語言——“She is a teacher”、“She is very kind”、“She is strict sometimes”等,讓學生猜測所說的到底是哪一位學科教師。游戲互動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在游戲作用下,學生將快速投入課堂,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培養(yǎng)英語學習能力。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還需要引出語篇知識,使學生基本了解這節(jié)課所要講述的課程內容。教師需要對文本材料進行分析:一方面,教師要從語言角度入手,分析閱讀篇章所用的語法知識、詞匯知識等。另一方面,教師要從內容入手,分析閱讀篇章的大致內容和主題大意。在文本分析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導引,為學生自主閱讀指引方向,使學生快速進入高效閱讀狀態(tài),汲取閱讀文本的知識點。比如,教師在講“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對文本內容展開探討,思考語篇的引出點。教材中的閱讀部分提供了兩封信,信中記錄著主人公喜歡的食物和不喜歡的食物。為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插入與閱讀文本相關的插圖,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細致觀察,并提出相應問題“What would Yifan like?”“What would Grandpa like?”“What can they both eat?”在插圖作用下,學生可以主動開展語篇學習,探索語篇內容,感知語篇話題。
閱讀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該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初步認識英語文化,養(yǎng)成英語學習品格。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有兩個:第一是讓學生掌握閱讀文本的關鍵知識點,獲取關鍵信息。第二是讓學生增強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習思考的先導是問題,教師應該采用問題引導方式,以學習問題架構高效課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碰撞智慧成果,共同完成閱讀任務。比如,教師在講“What can you do”這一課時,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設定思考題目,并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小組學生共同完成閱讀學習任務。閱讀文本中提到了“Robin”,介紹了“Robin”所擅長做的事情。教師應該提出問題“What can Robin do”,并讓小組學生共同回歸文本,共同思考問題答案。小組成員碰撞智慧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邏輯思維、發(fā)展英語能力的過程。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英語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教師需要擴展閱讀教學的時空,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課程設計方式,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重新闡釋,根據(jù)文本內容開展角色表演等,從而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大目標。
綜上所述,在教學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出現(xiàn)了新變化,英語教師要響應新課程標準的號召,開展核心素養(yǎng)培育,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