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縣第一中學 新疆昌吉 831700)
高中數(shù)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難度較大且抽象的學科,對學生的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但由于學生基礎、性格、能力的不同,造成了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差異性。因此,為了解決該難題,經(jīng)過教育工作者和學者的探究,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隨著教育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1]。其原因在于教師只看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表”,沒有深挖小組合作學習的“里”,部分學生出現(xiàn)“濫竽充數(shù)”的現(xiàn)象,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降低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和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更注重教學效果的實效性,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快速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和技能。然而,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性格外向的學生,通常成為小組發(fā)言的代表人,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則成為“濫竽充數(shù)”的部分,不敢不愿在小組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思想,從根本上降低了小組合作學習中,交流和探究的效果,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失敗,形成了一種全新形式的“學生個體學習”模式,難以提升學生整體水平。
在高中階段中,學生不僅要面對高考的壓力,教師同樣也要面對高考的壓力。雖然高中數(shù)學教師必然有著過硬的數(shù)學教學能力和教學經(jīng)驗,但小組合作學習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一言堂”的模式,突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大部分高中教師更習慣傳統(tǒng)教學方法,所以,相比較而言,教師的整體素養(yǎng)相對偏低。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應用該模式時,不僅要深挖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還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如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能力及數(shù)學基礎等[2]。教師在對學生有了深入了解后,在分組時,要對組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遵循“組內異質,組外同質”的原則,將活躍和不活躍的學生、數(shù)學基礎好和基礎不好的學生平均劃分到每個小組中。其次,要求學生在組內合理分工,確保每個人都可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同時,為了避免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組內分工可采用輪換制,每周一輪換,從而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鍛煉,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和作用。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衍生出了很多新穎的教學方法。如問題導學法。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過提出與教學有關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教學重點,找到解題關鍵,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和水平。例如,教授“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這部分知識時,教師提出“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的問題后,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結合“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對問題進行討論和證明。通過問題導學方法,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調動學生的討論積極性,從而改善教學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僅是教學過程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其根本仍舊是“人”。所以,高中數(shù)學教師應做好監(jiān)督和引導工作,避免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偏離教學中心或出現(xiàn)盲目自信的不良現(xiàn)象,通過教師對學生這些行為的及時指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合作學習的實效性[3]。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放性,有助于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但絕對不是一種放養(yǎng)模式,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教師的參與,通過引導、指導,幫助學生克服討論過程中的難點和矛盾點,提升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傊?,“師者”的作用是“解惑也”,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教師的參與必然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高中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提升打好基礎。
總之,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需要學生間的合作學習,也需要師生間的合作學習,繼而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作用和意義,推動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