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
摘 要:現(xiàn)如今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于學生們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也引起了各所小學極大的重視。學生們在小學階段的好奇心極大,同時其思考的角度也是較為獨特的,然而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大都不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在語文課堂當中缺乏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使得了學生們往往只會在心中產(chǎn)生疑惑,而卻不會執(zhí)著于獲取答案,很難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通過培養(yǎng)小學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們充分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增強學生們多元化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加強語文老師在課堂當中設置問題的質(zhì)量,讓學生們獲取到更多思考問題的機會,并能夠通過開展課堂討論來活躍語文課堂的教學氣氛。然而現(xiàn)如今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學生們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本文主要就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探討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培養(yǎng)學生們問題意識的有效措施。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注重講解,忽視了學生們思考的重要性
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自身并沒有充足的語文知識基礎,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在語文課堂當中很難有理論基礎來支持學生們提出問題,學生們只能夠被動的吸取知識。再加上小學語文課堂對于學生們的開放性較低,難以與學生們產(chǎn)生有效的互動,學生們即便是心生問題也可能會由于對老師的畏懼心理而不愿意在課堂當中進行詢問。而對于以上幾點,許多老師都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們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仍然保留著一種陳舊的教學理念,學生們在課堂當中的主觀主觀能動性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二)只注重教學知識的數(shù)量,忽視了教學的質(zhì)量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學生們除了需要要學習到足夠的基礎知識,還需要逐漸養(yǎng)成一些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然而現(xiàn)如今的語文教學活動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們每天都在試圖讓學生們在更短的時間里記憶住更多的知識,然而經(jīng)過實際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們付出的精力與記憶牢固的知識不成正比,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普遍較低,這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學生們貪于玩樂而沒有專心學習,而另一種原因就是過度的學習使得學生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們能夠直接通過課本尋找趣味的機會較少,逐漸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不僅僅是學生們失去了提問的意愿,也失去了對語文的興趣[1]。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們問題意識的有效措施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勵學生們積極提問
學生們在小學階段缺乏學習的動力,為了幫助學生們積極的學習就需要語文老師科學的設置教學情境,通過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來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語文老師在設置教學情境的時候應當充分結(jié)合該年齡段學生們的心里特點與生活經(jīng)歷,通過借助最能夠引發(fā)學生們討論、思考的事物來展開教學。
就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觸摸春天》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們通讀課文,讓學生們了解到接下來教學情境設置的核心事物,接著再圍繞著盲人小女孩、春天為基礎來進行情境設置,語文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們思考自己平時認為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隨后再通過多媒體來為同學們展示一些現(xiàn)在學生們在城市當中接觸不到的春天美景,讓學生們思考其中的差異。
接著再通過模仿盲人小女孩來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感受主人公的感受,以便于學生們接下來進行思考。老師可以先選擇幾位同學上到講臺上,然后老師可以準備出一個紙盒,紙盒有一面的打開面向整個班級的,然后讓被選到的學生去盒子中用手感受老師準備好的植物或者是動物模型,讓學生們在根據(jù)所感受到的事物進行思考,在提問當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的問題意識。通過這種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們近距離的感受課文當中的樂趣,通過這種解密的游戲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產(chǎn)生問題、提出質(zhì)疑,從而培養(yǎng)其問題意識[2]。
(二)科學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們提問思考
語文老師通過課堂來培養(yǎng)學生們問題意識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過設置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們思考。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由于自身經(jīng)歷較少,在面對一些較有深意的事物時難以提出具有價值意義的問題,也就不能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來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這也就需要老師充分結(jié)合課堂內(nèi)容科學合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們思考。
就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田忌賽馬》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通讀課文,然后問一問學生們孫臏這樣以自己的短處去應付別人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去戰(zhàn)勝別人的短處,這樣是大智慧還是小智慧?我們是否應該學習這種揚長避短的方式?做人應當直面挑戰(zhàn)還是應當跳出慣性思維圈尋找其他的制勝手段?同樣的文中只有孫臏注意到了賽馬的上中下等,其他人并沒有刻意的將每一匹馬一一對應起來,這種細心觀察的習慣也是學生們應當學習的良好習慣。原本是一篇簡單的文言文,但是其中卻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語文老師應當充分解讀文章,并加以結(jié)合現(xiàn)階段學生們的成長經(jīng)歷科學合理的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們思考。
(三)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們的問題意識
學生們同齡人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往往一些不愿意在課堂當面提問的問題都會與同學進行探討,而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開展教學。每次在對一些具有深層次含義問題的探討時,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來讓學生們進行提問、討論。
就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以啟示作為學生們小組討論的核心,讓學生們在小組當中討論一下地球都有哪些可愛之處?其次還可以在小組當中討論一下為什么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學生們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通過小組討論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答案。最后再鼓勵學生們說一說生活當中都有哪些浪費的現(xiàn)象,我們將如何改變這一浪費的現(xiàn)象?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即可以幫助學生們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又可以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問題意識[3]。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就需要語文老師結(jié)合學生們的性格特點,設置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情境,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科學合理的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們積極思考,積極提問。讓學生們養(yǎng)成自出探究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司潔.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名師在線,2020(07):92-93.
[2]石培文.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30.
[3]周海燕.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研究,2019(2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