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古今中外的眾多文學作品中,妓女一直是作家們熱衷于描繪的對象。19世紀之后,隨著人道主義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女性的權(quán)利和地位受到更廣泛的關(guān)注,作家們用飽含同情的筆調(diào)描寫這些弱勢群體的苦難生活,創(chuàng)作出不少杰作,《羊脂球》和《悲慘世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兩本小說的背景都設(shè)定在19世紀的法國,羊脂球和芳汀更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妓女形象。本文主要通過對比羊脂球和芳汀的性格特征、女性思想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等來分析兩者的形象。
關(guān)鍵詞:《羊脂球》 《悲慘世界》 法國 女性形象
妓女是文學創(chuàng)作者們慣于描寫的一個特殊群體,她們作為最弱勢的一群人,直面強暴、壓迫和墮落。女權(quán)主義則是近幾個世紀逐漸興起的社會話題,到了20世紀初,這種平權(quán)意識逐步成熟起來,“在1930年左右……她們能夠把她們的女性特質(zhì)看作是一種從根本上說是積極性的、生而有之的力量”a。而在女性開始具備為平權(quán)不懈抗爭的覺醒意識之前,她們經(jīng)歷了在壓迫中不斷摸索的漫長時光。女權(quán)意識的萌芽和發(fā)展,在文學作品中同樣有非常鮮明的表現(xiàn)。
啟蒙運動起源于歐洲,18世紀在法國達到高潮,但所謂“理性的光明”不過是虛妄的光明,而當時的社會也遠遠不可能實現(xiàn)人權(quán)平等,可人們卻從不曾停止對平等的渴望。19世紀以后,“資本主義現(xiàn)實面前理性王國的破滅以及科學對文學的影響”b使杰出作家們——作為心靈最為敏感的一群人——以人道主義的眼光去體察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揭示人們的生存困境和思想變化。《羊脂球》和《悲慘世界》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作品,這兩個故事都發(fā)生在19世紀的法國。雨果的《悲慘世界》發(fā)表于1862年,描寫了拿破侖戰(zhàn)爭(1812—1815)后十幾年的時光;而《羊脂球》初版發(fā)表于1880年,描寫了普法戰(zhàn)爭(1870—1871)期間的故事。兩部小說描寫的社會相隔了大約六十年的時光,但都塑造了獨特的妓女形象——芳汀和羊脂球。她們脆弱的美麗和掙扎的人生不但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還對研究女性意識的覺醒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一、芳汀與羊脂球的生存環(huán)境
(一)生存環(huán)境的相同之處
1.社會動蕩的侵擾
雨果筆下的法國社會動亂不堪,拿破侖戰(zhàn)爭雖然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但是戰(zhàn)爭帶來的一系列后遺癥讓人民苦不堪言。成千上萬的窮苦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靠偷竊或乞討謀生,而嚴苛的法律僅僅維護資產(chǎn)階級和貴族的利益。芳汀在充滿壓迫和欺瞞的環(huán)境中舉步維艱,受盡折磨,最后在絕望中奔向死亡——世上唯一公平的事。
羊脂球生活在普法戰(zhàn)爭期間,“法蘭西真的被打敗了,被羞辱了,民族尊嚴受到了極大的傷害”c。這帶給人民的痛苦是雙重的:一方面,他們無以為家,為了躲避戰(zhàn)亂的侵襲流離失所,如同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另一方面,作為戰(zhàn)敗國的恥辱銘刻在愛國者的心中,他們卻不得不忍受敵人的作弄和侮辱。
19世紀的法國,階級關(guān)系空前緊張,戰(zhàn)爭頻發(fā),民族感情受辱,動蕩的社會背景使妓女的處境愈加艱難。
2.人心的冷漠和虛偽
雨果描繪了很多有名有姓、鮮活生動的小人物,構(gòu)筑起法國的底層社會。德納第夫婦因財迷心竅收養(yǎng)了芳汀的女兒珂賽特,這二人是自私和黑心的代名詞,他們把珂賽特當作低賤的女仆,并以之為借口剝削貧苦的芳汀。而維克圖尼安太太不惜花費重金也要揭露芳汀擁有私生女這件事,讓芳汀被工廠辭退,無以謀生,不得不淪為娼妓。這些卑鄙的小人物構(gòu)成了芳汀的生活背景,“她的不幸的一生是非人道的社會迫害的結(jié)果”d,她在他們的步步緊逼下奄奄一息。唯有市長馬德蘭向芳汀伸出了援助之手,但資產(chǎn)階級的走狗沙威“在芳汀的病榻前逮捕了馬德蘭”e,奪走了她的希望。這些人的冷漠和卑劣行徑,加速了芳汀的墮落和死亡。
在小說《羊脂球》中,馬車里的十名乘客“是各個階層人物心靈的顯像傳真”f。他們虛偽地接受羊脂球的好意,又如同墻頭草般搖擺不定。當他們意識到羊脂球的拒絕將威脅到自身安全時,便立刻調(diào)轉(zhuǎn)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胞,在背后用下流語言毫無顧忌地表達對羊脂球的蔑視:“對她這么一個姐兒來說,這種事算個屁!”“這個‘婊子是不是要連累我們,害得大家在這么個鬼地方長期待下去?”g在他們看來,弱者的犧牲似乎理所應(yīng)當,地位卑微的人應(yīng)當保全高貴者的尊嚴,偽善者扭曲墮落的本質(zhì)將羊脂球推向了黑暗深淵。
芳汀和羊脂球在黑暗社會中孤立無援、備受欺凌,人心的虛偽、冷漠與自私是她們悲慘命運的催化劑。
3.貞潔觀念和對妓女的歧視
愛德華·肖特認為,婦女受到其子女的殘害,在于無法控制的繁重家務(wù)。h芳汀被富家公子玩弄后被拋棄,未婚生子。在當時的法國社會,不貞潔的女人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所以她不得不將珂賽特寄養(yǎng)在客店里?!胺敝氐募覄?wù)”也能看作是母親為孩子無休止的付出,芳汀為珂賽特獻出一切,在失去工作后不惜賣掉頭發(fā)和牙齒,甚至賣身為公娼。成為娼妓后的芳汀社會地位更加低下,連自身的生存都無法維持,最終精疲力竭,虛弱死去。
婦女遭到男人的殘害,則在于無限制的性行為。i羊脂球企圖在敵人面前維護戰(zhàn)敗國的尊嚴,在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看來,卻變成了妓女的假意矜持。女人不過是男人的玩物,更別提這是娼婦的本行——她一向在做的,并且理所應(yīng)當?shù)氖虑?。羊脂球滿足了同胞們的要求后,“正人君子們立刻變臉,又傲慢地冷淡這個曾為他們作過犧牲的女人”j。失貞的女人淫亂放縱,妓女則尤其不堪,如同傳染源一般,放任她們則會帶壞其他人。因此,只要有需要,權(quán)力者就會毫不留情地犧牲她們。
芳汀和羊脂球深受社會觀念的桎梏,身體的不潔和身份的不堪,是她們遭受不公待遇的直接原因。
(二)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之處
1.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
19世紀初的法國,底層人民被貧窮、暴力和不公所支配,在骯臟的角落里茍且度日。妓女連保障自身安全、解決溫飽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她們的身體無比虛弱,不得不忍受饑餓和病痛。精神也在施暴者的折磨下處于崩潰的邊緣,對一切都喪失了信任。芳汀淪落至此,毫無人權(quán)可言,她不過是男人的泄欲工具,尊嚴比不過一頓飯錢,她“被當作物品而不是人來看待”k。她為了救珂賽特,連身體器官都可以賤賣,失去了做人的體面。而這樣的女人在那個時代屢見不鮮,她們越是順從壓迫,就越是被剝削得干干凈凈。
相比之下,羊脂球的處境就比芳汀好了許多。六十年過去,妓女依然地位低下、遭人輕視,但至少不會像牲畜一樣被肆意踐踏。在小旅館里,普魯士軍官想要得到羊脂球,卻還要爭取她的同意,利用全車人的安全威逼她。同行的人們雖然嘴上說著要把羊脂球綁了送去,但他們最終也只是口頭勸說,不曾真的付諸暴力。上層階級的人蔑視妓女,但他們會“征求”妓女的意見,雖然這個行為的實質(zhì)依然是強硬的壓迫,但在芳汀的身上卻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19世紀中后期,女權(quán)主義者們公開為女性的權(quán)利、利益和地位辯護,“法國女人站在瑪利亞·德雷姆的身后,后者在1868年至1871年之間在一系列政治演講中研究婦女命運”l。人們對芳汀和羊脂球的不同態(tài)度,象征著羊脂球社會處境的改變,也體現(xiàn)出女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生活水平的提升
芳汀面對的最大困境是生存和溫飽問題,她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自己和珂賽特能夠活下去。她出賣身體,境況愈加凄慘,更是瘦骨嶙峋,整個人呈現(xiàn)出一種瀕死的蒼白?!安⒎堑赖潞托睦硖幘呈沟眉伺y以忍受她們的生活,而是他們的物質(zhì)條件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可悲的。”m在沒有解決最基礎(chǔ)的物質(zhì)問題之前,人們很難去考慮精神上的問題。
羊脂球不愁吃穿,打扮體面而整潔,甚至身形肥胖,臉頰上呈現(xiàn)出自然而健康的紅暈。不但如此,她的積蓄還足以支持她前往碼頭逃避戰(zhàn)亂。相比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芳汀,羊脂球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19世紀法國工業(yè)革命拉動了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敖煌ㄟ\輸所發(fā)生的革命,使得法國本土文化的統(tǒng)一進程有了可能?!眓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解決了生存問題,交通運輸?shù)母淖儎t模糊了階級關(guān)系,因此,羊脂球才比芳汀更有底氣去爭取平等權(quán)利。
二、芳汀與羊脂球的形象特點
(一)性格和品質(zhì)
1.無知、恭順的芳汀
芳汀最鮮明的性格特點就是美麗和天真。雨果著重描寫她柔順的長發(fā)和漂亮的牙齒,用出眾的外表去凸顯她心靈的善良。芳汀和她的另外三個朋友都將年輕美麗作為資本,企圖依靠男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芳汀卻與她們有所不同,她雖然有些輕浮,希望借此擺脫貧窮的命運,但心中還做著愛情的夢。在被無情拋棄之后,她還屢次幻想托洛米埃能再次出現(xiàn),拯救她于水火之中。芳汀對愛情的沉溺正體現(xiàn)出她的純潔和天真,但在那樣的時代,這樣的品質(zhì)不過是軟弱無知的代表。在失去男人的庇護后,她走投無路,輕信了德納第夫婦。她的天真,成為別人拿捏她的把柄,也最終將她送上了絕路。
芳汀另一個鮮明的性格特點就是恭順,仿佛羔羊一般,從不反抗。她順從于托洛米埃,成為他的情人,懷孕后卻被拋棄,心灰意冷中被動接受了這樣的結(jié)局。她順從于德納第夫婦,從不質(zhì)疑他們的謊言,只是拼命籌錢,滿足他們的貪欲。她順從于社會輿論,在被揭露秘密失去工作時,她既不找工廠主請求幫助,也不為自己分辯。她還順從于命運的安排,在她無法生存,沒有出路的時候,芳汀的墮落是非??焖俚?,頭發(fā)和牙齒換來的錢只能解決一時之需,于是她丟棄了尊嚴和廉恥。
芳汀身上有很多美好的特質(zhì),但她的天真無知、易受欺騙和逆來順受,是造成她悲劇命運的主觀原因。雨果借由芳汀的悲慘遭遇,抒發(fā)人道主義的同情,揭露社會的黑暗腐朽。
2.清醒、堅忍的羊脂球
羊脂球也是美麗的,她的美更富有生氣和活力。羊脂球真誠善良,她愿意在馬車上與輕視她的人分享食物,為了素未謀面的士兵們接受折辱,但她卻有著獨立的思想和原則。在小旅館里,羊脂球?qū)θ藗兊膭窠獗憩F(xiàn)出了一種近乎冷漠的固執(zhí)。她有著很高的道德水準,恪守底線,絕不肯讓步。她也是清醒的,對虛偽保持著警惕,既不因為自己的身份而看輕自己,也不因為幾句甜言蜜語就聽信了別人,女性的堅忍在她身上顯露無遺。
羊脂球與芳汀最大的不同就體現(xiàn)在她的不恭順。羊脂球并沒有屈服于妓女注定受人擺布的命運,不但如此,她還表現(xiàn)出了反抗的意志。她關(guān)注國事,勇敢發(fā)表了對戰(zhàn)爭的見解。她無視普魯士軍官和乘客們的訴求,在進退維谷中力圖保全民族的尊嚴?!霸谶@種場合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代表著自己的國家”o,相比同行的其他人,這種認識顯得尤其可貴?!白詮拿穹ü家詠?,婦女被放到了永久性的少數(shù)派這一邊,并被排除在政治之外”p,但面對男權(quán)無理的要求,羊脂球表現(xiàn)出一種坦然,這是她對上層階級的反抗、對個人話語權(quán)的爭取、對“妓女”身份桎梏的斗爭。
羊脂球?qū)捜荻屏?,她堅守氣?jié)、敢于抗爭,有清醒的意識和獨立的人格,她比芳汀更加堅強,有著更高的生活追求。莫泊桑借由羊脂球與其他乘客們的形象對比,意在以羊脂球的高尚品質(zhì)來諷刺法國上層階級的虛偽和不作為,以弱者的犧牲,來諷刺整個民族的悲哀。
(二)形象的社會意義
1.芳汀:男權(quán)社會下理想化的母親
芳汀除了是一個身世凄慘的妓女,還是一位無私的母親。芳汀所展現(xiàn)出來的母愛具有強烈的獻身精神。在芳汀與德納第太太初次見面的時候,雨果這樣描寫珂賽特:“她衣服裝飾的艷麗很可以和那兩個孩子競賽一下。”q彼時芳汀基本上一無所有,她并不打扮自己,只用一條頭巾包裹著全部的頭發(fā),也不笑,她臉上的貧苦和憂愁將她最美好的部分全部遮掩了。但她卻把珂賽特打扮得尤其漂亮艷麗,甚至可以和德納第夫婦的孩子一較高下。珂賽特是芳汀全部的生存希望,她為孩子殫精竭慮,乃至獻出了生命。但這種母性的偉大卻是不健全的,是男性對母親這一社會角色所提出的要求。女性作為母親,應(yīng)當有選擇生育的權(quán)利,但這一權(quán)利卻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無法拒絕男性對性行為的要求,自然無法擁有生育的自由。珂賽特的出生顯然不是芳汀所企求的結(jié)果,而是托洛米??v欲的產(chǎn)物,而這個孩子也成為她不倫之罪的證據(jù)。只要男性有要求,女人就會被迫成為母親,并且無法推辭母親應(yīng)盡的義務(wù),但當男性將母親這個角色強加到女性身上之后,他們并沒有履行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托洛米埃音信全無,芳汀對他來說是工具而非伴侶,父親這個頭銜更是形同虛設(shè),但芳汀卻不得不承受這個小生命帶給她的沉重負擔。雨果雖然表達了對母性的高度贊頌,但這不過是男性們理想化的產(chǎn)物,而不是女性真正的訴求。
2.羊脂球:帶有宗教諷刺的性對象
羊脂球這一形象的獨特含義則體現(xiàn)在她這可笑的外號上,莫泊桑讓“羊脂球”作為女主角的代號貫穿整篇小說,體現(xiàn)出上層階級對于女性的輕視?!把蛑颉背擞吧湟聋惿棕S滿的外形,還露骨地展現(xiàn)出男性看待女性時充滿肉欲色彩的眼光。他們對女性的評價只停留在她們的外表上,女性不過作為男性的性對象而存在。
“羊脂球”具有非常強烈的宗教諷刺意味。羊在基督教中往往代表了純潔和無辜,莫泊桑將妓女比作羊,這是第一重諷刺。其次,羊使人聯(lián)想到“迷途的羔羊”,同行的兩位修女本應(yīng)該指引“迷途的羔羊”以正確的方向,但她們卻成為殘害羔羊的幫兇,獻祭羔羊來換取自己的平安。第三,“羊”還是弱者的象征。面對普魯士軍官的無理要求,在場的人非但沒有向羊脂球提供幫助,還合伙將她推向火坑。法國的境況也是如此,侵略者囂張跋扈,當權(quán)者卻自顧不暇,對百姓的苦難不聞不問?!把颉边@一意象,讓整部小說有了更加鮮明的諷刺色彩。
三、芳汀與羊脂球的女性意識
從拿破侖戰(zhàn)爭到普法戰(zhàn)爭的這六十年間,人民成功進行了法國大革命,徹底地推翻了封建專制,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民主國家,民主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法國大革命的到來和它的正義與博愛的理想,使少數(shù)男人和女人開始明白,平等或者是給予所有個體的,或者不賦予任何人。r
這樣的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芳汀和羊脂球的思想和眼界上。
芳汀從不關(guān)心除自身以外的國家和社會問題,對于那個時代的女性來說,能夠生活下去已是不易。更何況權(quán)力和國家都是男人的,女性只需要時刻打扮得漂漂亮亮,供男人無聊時賞玩取樂就足夠了。而對于羊脂球來說,溫飽已不必擔憂,她不僅關(guān)注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還關(guān)注國家和社會,甚至對順從男性提出了抗議。羊脂球作為思想覺醒的女性,展現(xiàn)了她對選擇權(quán)與話語權(quán)的要求。
芳汀完全不敢也不能反抗,她沒有對于“權(quán)利”的認知,只是依賴于她遇到的男性,因此她柔弱不堪,任由男權(quán)拿捏擺布。而羊脂球不但擁有對“權(quán)利”的認知,還能夠積極主動地反抗權(quán)威,爭取權(quán)利,比芳汀更加獨立和堅強。
女性對于平權(quán)的渴望,彰顯出女性意識的覺醒。這主要是因為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保障了人們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從而使她們能夠去思考更深入的問題。而啟蒙思想帶來的影響和法國大革命的完成,促使民主和平等觀念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國家制度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因此在芳汀和羊脂球的對比中,女性體現(xiàn)出了很大的思想進步:女性從單純的生育工具轉(zhuǎn)變?yōu)橛歇毩⑷烁窈退枷氲娜?;女性的價值從肉體轉(zhuǎn)變?yōu)榫駜r值;女性從脫離男人就無法生存,轉(zhuǎn)變?yōu)閲L試擺脫男權(quán)的操控,并進行反抗;女性從只關(guān)注個人生存,轉(zhuǎn)變?yōu)殛P(guān)注國家乃至社會。
即便羊脂球相比芳汀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她依然無法擺脫自己身為妓女的命運,無法擺脫人們的鄙夷和侮辱,無法擺脫男性的玩弄——畢竟她也靠出賣肉體來保障生活。
高級妓女最大的不幸在于,她的獨立不僅是千百次從屬他人的騙人背面,而且這種自由本身是消極的。s
妓女“是整個社會的扭曲和不健全”t,只要有這樣的職業(yè)存在一日,女性解放就依然遙遙無期。
四、小結(jié)
19世紀初到19世紀70年代,法國妓女們的個人意識、生存狀況和社會處境都有所提升,但她們的命運依然悲慘,讓人同情。人權(quán)平等尚未實現(xiàn),當權(quán)者和上層階級依然在無情地剝削底層人民,而社會的黑暗和戰(zhàn)爭的侵擾,使人們無法得到和平的生活。女性雖然在思想上有所覺醒,但她們的社會地位還遠遠不及男性,她們依然是附屬品、犧牲者和弱勢群體,在狹窄的生存空間里寸步難行,可人們“在妓女身上看到對女性的頌揚,任何道德都沒有使之黯然失色”u。
《悲慘世界》和《羊脂球》描寫了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掙扎而凄涼的命運,傳達出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關(guān)懷,抨擊社會的黑暗和文明的腐朽,在當時體現(xiàn)出卓越的思想進步。“人類文明的改善靠的不是愚蠢麻木的瞞和騙,而是這種從心靈深處產(chǎn)生的懷疑和不滿”v,我們應(yīng)延續(xù)這種懷疑和批判的態(tài)度,讓文明保持在前進的道路上。
ahi 〔加拿大〕愛德華·肖特:《女性身心史話》,牛剛等譯,國際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1頁,第2頁。
b 柳鳴九:《論法國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0年第3期。
cfj 江伙生、肖厚德:《法國小說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第3頁,第179頁。
d 鄭克魯:《雨果小說創(chuàng)作簡論》,《臺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e 柳鳴九:《法國文學史2》,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頁。
go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撰中心:《莫泊桑作品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版,第11頁,第20頁。
k 鄭克魯:《女性問題的透視與自省——對女性主義理論經(jīng)典〈第二性〉的解讀》,《學習與探索》2008年第3期。
lu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頁,第268頁。
ms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411頁,第415頁。
np 〔法〕讓·皮埃爾等編:《法國文化史Ⅲ》,楊劍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頁,第333頁。
q 〔法〕雨果:《悲慘世界》,李玉民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頁。
r 〔西班牙〕羅莎·蒙特羅:《女性小傳》,王軍譯,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頁。
tv 陳思和:《文學中的妓女形象》,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頁,第16頁。
參考文獻:
[1] 愛德華·肖特.女性身心史話[M].牛剛等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89.
[2] 柳鳴九.論法國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0(3).
[3] 江伙生,肖厚德.法國小說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4] 鄭克魯.雨果小說創(chuàng)作簡論[J].臺州師專學報,1999(1).
[5] 柳鳴九.法國文學史2[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6]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撰中心.莫泊桑作品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7] 鄭克魯.女性問題的透視與自省——對女性主義理論經(jīng)典《第二性》的解讀[J].學習與探索,2008(3).
[8]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9]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10] 讓·皮埃爾.法國文化史Ⅲ[M].楊劍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1] 雨果.悲慘世界[M].李玉民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12] 羅莎·蒙特羅.女性小傳[M].王軍譯.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5.
作 者: 王詩昀,揚州大學文學院在讀本科生。
編 輯: 趙斌?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