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艷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學體系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為了能夠?qū)崿F(xiàn)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教師則需要通過精心設計,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提升初中生的學習效率。本文以對生活化教學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的重要意義為切入點,然后探討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有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1-0096-02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junior high school,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smoothly,teachers need to connect teaching and life through careful design,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life teaching into moral and legal teaching classroo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ther teachers.
【Key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Life oriented;Effectiveness;Teaching strategy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其中的許多內(nèi)容比較枯燥,如果教師沒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那么初中生就會對所學內(nèi)容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設計,將教學與初中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將抽象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具象化,不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1.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降低課堂教學難度
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一些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如一些哲學觀點和法律條款等,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定的阻礙,即便是為了應付考試而記住知識點,也無法掌握和運用知識。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qū)⒅R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降低教學難度。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將課程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相互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知識,并學會運用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時,在課前需要進行更加精心的準備和設計,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將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相關知識。
2.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聯(lián)系實際,提升學生興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新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初中生而言,仍然處于一個好奇心比較重的階段,因而教師需要把握住這一點,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更加密切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還能夠懂得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講授《友誼與成長同行》一課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并且需要讓學生尋找自己與朋友的合影,然后做成PPT,并在課上講出一些與朋友印象比較深刻的故事。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使用更加生動的教學案例來豐富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和同學,感受到友情的寶貴。在課堂之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將自己的交友經(jīng)歷與同學分享,并且需要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這種導入方法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讓知識更加通俗化和生動化,讓課堂變得更加“接地氣”,以保證學生能夠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不再認為這一學科是無趣的,通過自己的探索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學生思考
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擁有一個融洽的課堂氛圍,才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那么教師可以在課上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以帶動學生更加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當中。為了充分調(diào)動初中生的參與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從問題展開思考,教師通過引導來帶領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例如,在講解《守望精神家園》這節(jié)課時,教師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可以使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將課堂上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制定的學習任務自主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首先,教師需要告訴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然后進行提問,如中華文化是如何產(chǎn)生的,有何特點?踐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需要我們怎么做?接下來可以讓學生先深入思考,再進行自由結(jié)組討論,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由此可見,教師通過問題的引導,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化于心。
(3)研究教材,把握生活化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來說,都必須要以教材為基礎,那么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也是如此,所挑選的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也需要以教材為主要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需要通讀教材,然后深入的分析教材,挖掘其中的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再對其中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以引導學生來開展后續(xù)的學習,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例如,在講授《維護消費者權(quán)益》一課時,教師需要先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尋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如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先為學生講述一個案例,即某個人在超市購買一瓶酒,回家之后發(fā)現(xiàn)這瓶酒是假酒,而后這個人又到超市購買了多瓶這一品牌的假酒,然后向超市提出了天價的賠償金額。但是超市卻認為自己一方受到了敲詐,由此引發(fā)了更大的矛盾。此后,雙方經(jīng)過多次調(diào)節(jié)無果后,選擇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為學生講述這一案例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并將學生分為三類,一類是同意消費者,一類是同意超市,而另一類則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法庭的活動,讓學生分別站在自己所選擇的角度來進行陳訴,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并反駁對方的觀點。通過深入的研究教材觀點,然后選擇與教材相關的熱點內(nèi)容,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
(4)開展實踐,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
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不僅僅應該被局限在教材和課堂之上,為了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該適當?shù)囊雽嵺`活動,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通過實踐來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追求和諧價值》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到當?shù)氐臍v史紀念館去參觀,讓學生感受到當前我國發(fā)展的歷程,對于和諧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加強對和諧價值的思考,不斷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什么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存在,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避免學生的枯燥感,還能夠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5)關注熱點,拓展學生視野
學習不是單純知識點的傳授,而是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應用,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發(fā)散自己的思維來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對于大部分的教材來說,雖然都是經(jīng)過專家精心編排的,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質(zhì),仍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為了能夠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一點社會熱點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更加關注當前世界和國家發(fā)展的情況,以拓展學生的視野。
例如,在講授《文明與家園》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當前的環(huán)境問題作為一個切入點,這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話題,并且與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比如,在去年開始,以上海為起始點許多城市都開始注重垃圾分類,這對于我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為學生講解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以及進行垃圾分類的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我們?nèi)祟惖陌l(fā)展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生態(tài)環(huán)境能夠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我們?nèi)祟惒拍軌蚋玫纳?。由此可見,將熱點內(nèi)容融入到教學當中,可以彌補教材的一些不足之處,讓學生的視野可以得到拓展。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教學體系的不斷改革,教師應該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促使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成績得到提升,進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建明.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11(24):140
[2]普紹.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探討[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2(07):102-103
[3]雷占梅.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高新區(qū),2018.12(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