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wèi)萍
(重慶市合川龍市中學 重慶合川 401520)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它是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在20世紀60年代初發(fā)現(xiàn)的,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方程式,意圖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長期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在一次實驗中,他把一個中間解0.506取出,提高精確度到0.506127,最終計算結果的差異讓他大吃一驚!此后他在演講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一場龍卷風。事物的變化在最開始的時候常常毫不起眼,而達到一定的量后,即使每次的變化依然只有一點點,但最終會帶來翻天覆地地變化。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昂敝粤钊酥?、令人激動、發(fā)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膽的想象,更在于其蘊含的深刻哲理。
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抓住運用“蝴蝶效應”原理的契機。在我所任教的班級里有一位同學的個人能力非常突出,她做事情非常積極主動,很善于管理班級同學,并且能像老師一樣給同學們講解試題(不會的提前問老師),給同學布置作業(yè),還要求班級同學默寫教材基礎知識并定期檢查;她的行為引起了辦公室老師的大討論,大家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積極能干的學生,在她的帶動下,他們班的政治成績在第一次月考中居然遙遙領先。我以此為契機抓住機會,在所任教的其他的班級里開始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還主動權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自我管理,使學生的義務感和責任感得到極大增強,主體意識開始回歸,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效果凸顯后,我把這個方法推廣到了整個政治教研組,使政治學科成為了學校的優(yōu)勢學科,在很多重要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就是這樣一只小小的 “蝴蝶”無意當中煽動了一下翅膀,通過有意識地干預帶動了我們教學方式的良性轉變,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引發(fā)了良性的“蝴蝶效應”。 如果我們想要學生有較大的轉變,這需要日積月累,長期堅持效果才會逐漸顯露出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如果能正確把握“蝴蝶效應”的規(guī)律,巧妙運用該策略,那么最終的教育成果將會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說不定也會給教學帶來一場風暴。
我們都知道“蝴蝶效應”靠的就是一點一點的積少成多,最終由量變引起質變。學生學習政治學科離不開對教材知識的大量記憶,因而我們在教學中要極為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積累。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蝴蝶效應”的點滴積累作用,督促學生識記基礎知識,做好夯實基礎的第一步。高中學生面對升學壓力,學習的科目比較多,課業(yè)負擔普遍較重,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強調當堂課的東西一定要當天記憶,加上及時的復習不斷累積,一學期結束以后整本書的內容就記熟了。首先我們要嚴格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做好筆記,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難懂的深奧的知識,可以采用實例法,記一個具體的例子使復雜問題簡單化,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偏差把知識搞混淆了。比如在講授《經濟生活》知識:“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這一知識點時,學生根本就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意思,我馬上調整思路舉了一個例子:某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50萬元,其中股東A出資30萬元,B、C分別出資10萬元。公司因經營不善一年后負債100萬元,而公司資產只有80萬元,資不抵債申請破產。問該公司和股東ABC分別承擔的責任是多少?有的同學把這道題當成了計算題并拿出草稿本開始計算,思路出現(xiàn)偏差,針對這種情況我急忙引導學生再讀教材上的“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這句話,很明顯,在這里股東ABC分別出資30萬元,10萬元和10萬元,那么他們承擔的責任應該分別為30萬、10萬、10萬元,公司承擔80萬元的責任。通過一個實例,就讓學生很容易理解了教材的內容。另外我還會要求學生把筆記歸納在書本最顯眼的地方,或者就記在相對應的知識的旁邊,這樣就方便以后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查找。如此日積月累,書本就會被越讀越厚,成為一本活字典,方便學生復習鞏固知識點。除此以外,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對細節(jié)進行思考和處理,才能引發(fā)積極的蝴蝶效應。很多學生的學習成功都是來自于平時的點滴積累和進步。因此只要學生能夠從小事做起,積累每一點知識,積累每一點成功,堅持每天都有一點進步的好習慣,就可以利用好“蝴蝶效應”,把學習政治學科的方法借鑒到其他學科,使自己每門學科都得到進步,必然會在學習中獲得很好的成績。
“蝴蝶效應”現(xiàn)象告訴我們“天下事,無小事”。我們要從小事做起,但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長期堅持就更是難上加難。好多學生都是在學習上只有三分鐘熱情,往往不能堅持到底,作為教師就應當在恰當?shù)臅r候鼓勵學生,激勵他們持續(xù)努力學習。成為他們引發(fā)“蝴蝶效應”的動力。因此我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應處處留意“蝴蝶效應”。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動作或是一個眼神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學生傳遞某種信息——或積極、或消極……教師的積極態(tài)度可能會讓學生終生受益;上課的時候多一點關切的眼神、課后多一句關心的問候,平時那微不足道的一點一滴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加強學生努力的持續(xù)性,因此我們要堅持鼓勵學生每天都要有一點小進步,每天都要積累一點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