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緒是伴隨認知過程產生的對事物的體驗,人每時每刻都伴有情緒狀態(tài)。情緒又會影響事物發(fā)展,積極情緒起協(xié)調、促進作用,消極情緒起破壞、瓦解作用。本文通過對武警官兵情緒影響因素和情緒管理對策分析,為武警官兵做好情緒的管理和調適提供參考方法。
關鍵詞:情緒;消極情緒;武警官兵
情緒作為主觀體驗,是在個體從事各類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同時作為動力因素,又影響著活動本身發(fā)展。因此,個體對自身情緒進行識別、協(xié)調、引導,從而達到良好情緒狀態(tài)尤為重要。
一、情緒及情緒管理
情緒是指伴隨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事物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求之間關系的反應,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外界事物符合個人需要時,就會產生滿意、高興、愉快等積極情緒體驗;當不符合時,就會產生失望、憤怒、厭惡等消極情緒體驗。情緒影響廣泛,不僅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個人的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武警官兵的情緒狀態(tài)除了上述影響,還會影響任務完成。據(jù)調查,汶川抗震救災官兵中有90.1%的人產生了緊張恐懼情緒,48.6%的人產生了焦慮情緒,3.5%的官兵易怒或過度悲傷,而這些負性情緒會使官兵在救援過程中視野收窄、注意渙散,有的對危情視而不見,有的出現(xiàn)行為退縮,不敢不能參與戰(zhàn)斗,影響任務執(zhí)行。因此,武警官兵做好情緒管理非常重要。情緒管理指通過研究個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培養(yǎng)駕馭情緒的能力,并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武警官兵情緒影響因素
(一)認知因素
情緒的“評定—興奮”說認為,刺激事件并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xiàn)到情緒的產生,要經(jīng)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同一刺激情境,對它的評估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個體的許多情緒困擾是由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認知造成的。如“所有人都要喜歡我”、“所有人都要對我熱情”,這種認知的不合理之處在于絕對化要求,持這種不合理認知的個體一旦碰到他人沒有給他想要的回應,就會出現(xiàn)消極情緒。
(二)身心因素
人格特征、身體健康狀況是影響官兵情緒的重要因素。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對同一刺激的反應強度不同,膽汁質和多血質的人體情緒反應快,情緒感受相對弱;而粘液質和抑郁質的個體情緒反應偏慢,情緒感受相對強烈。身體健康狀況和情緒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情緒狀況會影響身體健康,《黃帝內經(jīng)》記載“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身體健康狀況會影響情緒狀態(tài),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健康人群,癌癥、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積極情緒水平低、消極情緒水平高。
(三)環(huán)境因素
軍營環(huán)境相對比較特殊,官兵生活作息遵循一日生活制度,行為舉止遵循條令條例,出入營區(qū)需要報備批準,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軍營生活環(huán)境在避免官兵受到消極刺激影響的同時,本身可能為官兵帶來壓力,產生消極情緒。許多新兵產生情緒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適應部隊的生活節(jié)奏。另外,有些官兵駐地相對偏遠,自然環(huán)境惡劣,像常年低溫、水資源缺乏、交通不便與外界隔絕等,會影響官兵情緒穩(wěn)定性。
三、武警官兵情緒管理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情緒是個體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人們由于世界觀、人生觀的不同,對同一事物產生的態(tài)度和認識不同,因此會引發(fā)不同的情緒。具有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武警官兵,能正確認識問題挑戰(zhàn),以積極奮進的情緒狀態(tài)努力克服困難;而具有消極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武警官兵,在遇到挫折困難時,容易產生無助的消極認識和情緒,從而輕言放棄。因此,要控制和調節(jié)情緒,進行人生觀教育是有效途徑。加強教育,培養(yǎng)官兵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樹立投身軍營立志報國的遠大理想,同時幫助官兵正確地認識自己,實事求是地看待周圍的一切,正確處理好個人與實際生活的矛盾沖突,可以減少消極情緒的發(fā)生。
(二)滿足官兵合理需求
官兵產生的情緒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一般由需要的滿足與否決定。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官兵們就產生積極的、肯定的情緒;當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消極的、否定的情緒。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必須注意了解和掌握官兵們的需要,同時判斷哪些是合理的,應該予以滿足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需要進行教育和引導的。只要我們對官兵的心理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并不時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就能使官兵情緒長時間的維持在積極穩(wěn)定狀態(tài)。
(三)加強情緒管理教育
(1)改變認知法
認知影響情緒性質,積極認知引發(fā)積極情緒,消極認知引發(fā)消極情緒,改變不合理的認知,可以改善情緒,促進個體適應。不合理認知具有常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絕對化要求,指個體常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認為某事物必然發(fā)生或不發(fā)生的想法,常表現(xiàn)為將“希望”、“想要”等絕對化為“必須”、“一定要”等。當事物發(fā)展與其絕對化要求相悖時,就會難以接受,從而陷入情緒困擾。過分概括化,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常表現(xiàn)為以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糟糕至極,這種觀念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發(fā)生,那將非??膳潞驮愀?,如“我考學沒考上,我的人生毫無希望”。根據(jù)不合理認知特征找到不合理認知,用合理認知替換不合理認知,能使情緒得到改善。
(2)合理宣泄法
消極情緒如果長期積累,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和釋放,就像腫大的氣球,隨時可能爆炸。對于官兵的消極情緒,一定要想辦法及時排解。合理宣泄法就是通過合理的渠道讓官兵把心中壓抑的消極情緒釋放出來的方法,運動是宣泄消極情緒的方式之一。同時運動中可以釋放內啡肽、多巴胺等產生積極情緒的荷爾蒙,從而讓人產生愉快體驗;我們還可以通過傾訴和寫日記的方式來舒緩壓力,如果將不開心的事情和情緒一直憋在心里,只會讓人一直陷在消極狀態(tài)里。
(3)轉移注意法
當一種情緒產生時,大腦皮層會產生與情緒對應的興奮灶,這時如果有意識地在大腦皮層建立另外一個興奮灶,用它去抵消或削弱前一個興奮灶,會使之前地情緒逐漸得到抑制。如官兵處在憤怒地情緒時,可以通過轉移話題、尋些開心快樂的事情干,聽喜歡的音樂,或者出去走走等方式來平復憤怒情緒。
個體每時每刻都伴有某種情緒,為了自身有良好感受,也為能以積極的狀態(tài)與環(huán)境互動,做好情緒管理很重要。武警官兵可以通過學習情緒管理方式做好自身情緒調適,基層單位也要通過教育、關心等方式去幫助官兵進行情緒管理,從而提升武警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磊,徐華,陳晶晶,等.潛艇長航對艇員情緒、認知能力影響的研究進展[J].職業(yè)與健康,2020(03).
[2] 繆勝龍.國內關于軍人情緒的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1(10).
[3] 李文清.基于ERG理論的軍校學員情緒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0(10).
作者簡介:楊程(1992—),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教育學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積極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