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唯慰
(江蘇省昆山市陸家中心小學校 江蘇昆山 215300)
小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強的情緒化特征。他們在學習中很容易發(fā)生情緒的變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有積極、主動地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的意識,通過不斷鼓勵,給予積極的肯定,讓學生身心都能獲得正面的教育,從而使他們在課堂上有更積極的表現。小學時期,學生對外界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在這時給予情感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呢?
在課堂上,學生的情緒比較復雜、多變。不同的情緒會起到不同的效果。英語的學習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他們難免會因此感到緊張。而緊張的狀態(tài)通常會帶來注意力渙散、聽課效率不高的問題,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教師可以通過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體會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輕松歡快的音樂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舒緩情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上“At Christmas”一課時,筆者在課堂開始時播放了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學生聽了之后,感覺就要過圣誕節(jié)了,一個個臉上都顯得非常興奮。同時,播放歌曲使學生注意力有了提升,一些緊張的情緒隨著歌曲的播放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投入的神情。因此,在運用歌曲教學的時候,學生情感得到了感染,讓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在學習中取得成功是學習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激發(fā)學習的愿望?!痹谛W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一定表揚和鼓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Good!”“Great!”“Wonderful!”“Good job!”等鼓勵學生。一個微笑、一個肯定的手勢,也可以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經常組織一些比賽,如組內比賽、男女生對抗賽、小組比賽等,對獲勝的組給予獎勵。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果,學生會感到愉快,也能激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面對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情緒很容易受到感染,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授“Our Animal Friends”的過程中,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了在黑板上畫動物圖形的游戲。一名學生指揮,描述動物特征;另一名學生蒙眼,添加動物的外貌特征;最后,看畫出的動物與老師所給的是否一致。在活動中,一些學生的口令不夠到位,沒有表達清楚,坐在下面的學生就都躍躍欲試。那些平時不太主動的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氣氛中也被帶動起來了。學生在這種有聲有色的教學中被激發(fā)了情感,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如果老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有良好的期望,給予學生肯定和贊揚,那么,就會激起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敬佩感。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幫助教師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良好的情緒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適,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釋放緊張感,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愿。
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樹立威信。對此,教師需要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儲備。其次,教師要關愛學生,了解學生心理的變化。一次親切的交流、一個誠懇的表情,都遠比冷淡的言語來得有效。一旦教師在學生中建立了威信,學生對老師就會產生信心,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在教學中,師生之間應該互相溝通,遇到問題時相互協作。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應作為學生的朋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這樣,學生才會感到親切與溫暖。學生快樂的情緒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除了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外幫助學生,就學生薄弱的知識點加強交流,用鼓勵的語言和積極的態(tài)度,讓他們增強信心,感受到老師正在幫助他,關心他。
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
情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難免會犯錯誤。在犯錯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糾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在獲得成功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鼓勵,勉勵他們再接再厲、更進一步。學生學起來輕松,就有了成就感。這種感覺會激勵學生更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學習目標。這種良性循環(huán)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