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花
摘 要:在我國幼兒園中,一般都是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可以很好的提高幼兒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根據(jù)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開展現(xiàn)狀,并結合過往的幼兒園教育經驗,針對幼兒園中快樂互動教學模式的推進進行分析探究,以此達到提高幼兒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幼兒園;互動教學法;游戲
在幼兒園時期,幼兒學習的大部分不是學術上的知識內容,往往更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且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對于知識上的要求只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的內容。幼兒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入德育知識,讓幼兒能夠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德育方面的知識。因此,幼兒互動式教學可以很好的做到這一點,師生間的互動可以作為載體從而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在我國幼兒教育界,對于如何高效開展互動式教學都在積極的探討,希望能夠充分發(fā)揮互動教學的作用。只有利用好互動式教學這一模式,才能獲得好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幼兒園游戲中的互動模式
師幼型互動教育,主動發(fā)起與幼兒的互動:教師在課前設計好教學計劃,幼兒按照計劃進行活動,幼兒按照教師的安排,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被動的完成教學任務。幼師型互動:幼兒向教師發(fā)起的互動行為,為了向教師請求幫助和指導,幼兒主動的向教師發(fā)起互動,但是對教師有依賴感。幼兒與幼兒間互動:由幼兒向幼兒發(fā)起的互動,或者是教師組織幼兒間進行互動行為,增加幼兒間的交流和互幫互助,但也離不開對教師的依賴。幼兒與環(huán)境、器材互動:由幼兒或教師發(fā)起的互動行為,根據(jù)環(huán)境的不同和可選擇的器材,幼兒可以自主選擇互動的方向和方式,不過會受環(huán)境與器材的限制。由上述可知,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并不是全部都由教師可以控制的,也不是幼兒可以控制的,對于兩者之間的互動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影響教師和幼兒互動的原因有:(1)教師對于幼兒有絕對的主導權,幼兒的活動范圍和活動時間會受到教師嚴格的控制,這樣幼兒往往處于被動的互動情況。(2)對于幼兒的整體情況不夠了解,教師不能做到對每位幼兒的情況了解清楚,注意力往往會被一些活潑開朗愛說話的幼兒吸引,導致容易忽略一些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這樣教師就不能照顧這部分幼兒的感受,從幼兒身上得到的教學反饋也相對較少,久而久之,這部分幼兒就會出現(xiàn)負面的情緒。(3)在具體的活動計劃中,教師沒有實際參與進與幼兒的互動,往往只是在旁邊看著,指揮幼兒該如何做。(4)幼兒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由于活動范圍較小,互動活動不能很好的展開。(5)互動的器材不足,由于學校對于器材的投入資金較少,導致幼兒在互動時會出現(xiàn)器材短缺的情況。
二、幼兒園教學中如何進行快樂互動游戲教學
(一)開展游戲互動,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在傳統(tǒng)的幼兒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老舊,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腳步,對于幼兒的教學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在新時代的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以開展游戲的方式進行互動式教學能很好的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互動式教學可以讓幼兒主動參于到游戲的過程中,不僅能在游戲中獲得快樂,還能在游戲中收獲知識,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更加輕松,加強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靈活運用,幫助小朋友全面發(fā)展,提高綜合素養(yǎng)。在實際的游戲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我心中的溜冰鞋”游戲活動,然后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材料,提出問題“?。号笥褌儯銈冎苣┗丶叶纪媪锉藛??”小朋友們都積極對教師的問題做出回應,這時老師就可以讓小朋友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自己制作溜冰鞋,幼兒積極活躍的參與進這項活動中,幼兒都在不斷思考該如何做溜冰鞋,他們逐漸開始是嘗試削、壓、捏等方法,等幼兒完成制作,讓他們將自己做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幼兒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能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并且分享快樂,激發(fā)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對小朋友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有所提高,讓幼兒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二)自主游戲,展現(xiàn)主體地位
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將幼兒被動學習的地位轉為主動學習的地位,讓小朋友能夠自主的參與進學習當中,讓幼兒成為環(huán)境活動設計、參與和實踐的主要對象,教師則負責在旁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在幼兒有需要時提供引導和幫助。在建造活動區(qū)域是,教師可以讓幼兒負責設計,與幼兒們一起商量討論具體的細節(jié)和需要的器材。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全權負責的模式,幼兒可以參與進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有了一定的主導權和控制權的實踐活動,這樣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在設計活動舞臺劇“一堆水果成了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朋友多參與進實際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中,從活動前的準備,水果的數(shù)量等進行交流。在選擇水果素材時幼兒出現(xiàn)了不同意見,幼兒也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認為要選擇大家很少見的水果衣服作為材料,這樣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幼兒明明則認為選擇大家常見的水果,這樣大家才會感到親切,沒必要選擇少見的水果作為材料。此時,教師可以介入幼兒的討論中,幫助他們分析其中的利與弊,再斟酌進行選擇。
(三)注重教師的引導
幼兒自我能動性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幼兒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調節(jié)者、監(jiān)督者,保持幼兒在活動參與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作為幼兒學習道路上的觀察者,教師需要明辨幼兒的各種行為,及時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化解幼兒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良情緒,幫助幼兒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道路上的有效支撐,注重對幼兒進行引導,推動幼兒在游戲和課程學習中取得進步與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之,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教學整合是結合相關整合課程背景所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是能夠真正順應幼兒自我發(fā)展、幫助幼兒提高自身能動性的一條必經之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幼兒的實際發(fā)展需要,樹立科學的價值目標,營造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注重正確引導,以優(yōu)化課程教學設計,實現(xiàn)游戲與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朱曉玲.談幼兒園建構游戲中教師的適度介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96.
[2]劉鑫.生活材料在幼兒園區(qū)角活動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201-202.
[3]邱焱丞.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192.